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家修行不顧父母,是不是不孝?

出家修行不顧父母,是不是不孝?

佛教是講孝道講到極點,提升到極點了,一般人看著以為是不孝似的。

仁、義、禮、智、信──是人人本來俱有的,孝乃德之本,「孝」正是人類與畜生不同之點。

不過有的畜生也能對父母有「孝」的表現,譬如小羊吃奶時,會在母羊前雙腿跪下,表示尊敬及感激。

烏鴉年老不能飛時,小烏鴉會出去找吃的,帶回來給母烏鴉先吃,然後才自己吃。烏鴉雖然全身是黑的,一點也不漂亮,但它很孝順。

我們人,生為萬物之靈,如果不孝順父母,可以說是不懂人性,孝順這種的德行就缺了。

為什麼會缺了呢?因為仁義禮智信這五德,被五欲取而代之。

什麼是五欲?就是財欲、色慾、名欲、食慾、睡欲。這五欲是往下墮落的五條道路,而仁義禮智信就是向上的五條道路。

懂得孝順父母的人,可以說是上達;不懂得孝順父母的人,就追求財色名食睡,可以說是下達。上達或者升天,或者來生得到富貴。

下達或者墮地獄,或者來生做一個六根不全、貧窮、或者疾病纏身的人。為什麼受這種果報?就因為他顛倒了。

做人應該具有仁義禮智信,他都忘了。應該看輕財色名食睡,可是他只知道求財,只知道追求色慾,只知道追求名譽的欲,只知道吃好東西,只知道要睡夠了覺。

睡少一點,他覺得吃虧了;少吃一口好東西,他又覺得不夠本了;不弄一個假名去欺騙人,得到假名譽,又覺得不夠派頭;要是見到美色不動心,又覺得自己很愚痴;見到財更是不要命,不擇手段,譬如去搶呀,殺人放火呀,這都是為「財」,生出種種問題及許多麻煩。

所以我們要明白「財色名食睡」,是令我們失去人性的五條道路,也是減輕你智慧的五條道路。而「仁義禮智信」是增加我們做人的智慧,更是增加我們本有的能源。

一般人被「財色名食睡」迷得不知道它的害處,我們本來都俱有的「仁義禮智信」,本有的智慧,都不用了,這就叫「背覺合塵」,不知道將來什麼時候才能背塵合覺。所以在做人的這條路上,自己要有真正智慧,來選擇光明的道路。

不孝的人像什麼?就像是貓頭鷹一樣,它一出生就把媽媽吃了,是一種不孝鳥。誰會去做這不孝鳥呢?就是在它做人的時候不孝順父母,於是以後就做貓頭鷹,可是它還是那麼霸王,還是不孝順父母。

所以我們應當知道畜生裡邊,也有這樣不孝順的畜生。人要是不孝順父母,大約都有機會去做貓頭鷹。

如果有人說:「我不相信有來生。」那慢慢地等你有來生的時候,你就知道了;現在沒有來生的時候,你是不知道的。說起來,世間奇奇怪怪什麼都有。

為什麼這叫五常之德呢?五常是誰都應該具足的,尤其是孝順父母,這是人真正的義務,真正的本份。

我們一般人把這義務和本份都忽略了,捨本逐末,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忙也不知為的是什麼,奔波忙碌沒有休息的時候。大家要是把這個道理明白了,世界上人人都盡孝道,你不求和平,這世界也和平了。

為什麼不和平呢?因為人不知道盡孝道,不知道愛惜、保護父母給我們的這一個身體。

保護身體並不是給它吃點好的,住個好房子,買部最名貴的汽車,這不算保護身體。真正保護身體是要守本份、守規矩,要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什麼時候都要諸惡不作,什麼時候都要眾善奉行。

若能「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那世界就沒有紛爭,世界就真正和平了。

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有誰反對我所說的理論,可以盡量反對,總而言之,我不反對你們。

※※※ ※※※ ※※※ ※※※ ※※※

以下為宣公上人與現場信眾的問答。

觀眾:在《聖經》里,講到有關十戒的地方,也有一條是關於孝順父母,可是西方人把這一條忽略了。

而佛教怎麼可以說「孝是德之本」呢?因為佛陀本身也離開了父母,沒有實踐父王本來對他的抱負和期望,他也離開了妻兒。那佛教怎麼還可以說孝是德之本呢?

上人:你們誰能用簡單的例子,答覆這個問題?

法師:巴利文記載的小乘經典里說,如果一個人照顧他的父母親五十年,也難回報父母對他的恩典。

梵文記載的大乘經典,有部經叫《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另外還有一部《地藏經》記載佛及菩薩們過去的願力,其中提到佛為了報答父母恩,他到母親往生之處去教化她,令她覺悟,這是佛教里很重要的傳統觀念。

觀眾:你的意思是說佛離開父母,為了要將來能夠教化他們?

法師:是的。他離開家庭是為了先要自覺,方能覺他,包括令他自己的父母覺悟,將來成佛。在他自己本身尚未覺悟之前,又如何能令他人覺悟?

觀眾:盡孝道會不會把一個人在覺道上纏住,得不到解脫?

某居士答:孝就是解脫。真正有孝心的兒女,不會貪名利錢財,他能使老人生活安定,教他也明白道德,教老人也能盡心做善事,教老人自己也能勸導、幫助其他的老人去利人。孝子儘力盡責,侍奉父母親,慢慢地勸諫,令他們也放下,走上修行的路。

觀眾:很感激你們提醒我做人要以孝為德之本,其實在基督教及天主教傳統里也有這種教法,可是現在許多小孩子都不孝,身為父母的有沒有責任教他們孝道?

某居士答:父母有責任。什麼責任呢?以身作則。做父母的要對自己的老人盡孝,自己孝順父母,將來孩子也孝順你。你自己不孝順父母,想要孩子將來孝順你,是不可能的。辣椒的子是辣的,鹹魚的子是鹹的。

在美國很多人把老人放在老人院,老人院只能使老人的生活安定,但他的精神很空虛。如果兒女可以每個禮拜買點吃的給他送去,看看老人家,可以使他精神上安慰許多。

中國古代有位皇帝,母親病了,雖然周圍有許多人侍候他的母親,但他每天還親自三次去侍候母親湯藥。身為皇帝,還要親身去看他媽媽,別人喂她是不能代替他盡心的。

上人:還有沒有問題?在儒教里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在《禮運大同篇》又說:「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方才有位教授說佛教不講孝道,其實佛教是最講孝道的。佛教是講孝道講到極點,提升到極點了,一般人看著以為是不孝似的。

佛陀曾說:「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他看一切眾生都是他過去的父母,未來的諸佛,所以他不看輕每一類的眾生,要把一切眾生都度成佛,有這樣大的願力,所以他是真孝,是至孝,再沒有比這個更孝的了。

以廣大普遍的孝順對一切人,所以他修行成佛,之後再度一切眾生成佛,這樣孝道算是究竟圓滿了。

佛教里講孝道,任何一部經典里都有講,一般不懂佛法的人,從表面上來看,佛出家修行不顧父母,其實這是真正想要對父母盡孝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這樣念佛,就叫做「凈念相繼」

TAG:正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