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明岳飛連戰連捷,為何宋高宗卻下12道金牌召回岳飛?原因很簡單

明明岳飛連戰連捷,為何宋高宗卻下12道金牌召回岳飛?原因很簡單

自古以來,中國的君臣之道,最基本的不唯兩個字—信任。沒了信任,君王必定猜忌乃至殺害臣子,臣子疑心君主,必定會起叛逆之心。所以君臣之道,圍繞中國上下幾千年,演繹了一幕幕悲喜交加的人生大戲。而宋代名將岳飛,就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提起岳飛,大家立馬會想起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確實,岳飛也是這麼做的。他曾留下這樣一首宋詞,題為《滿江紅》,講的正是這紛爭世界,和他的報國之心。裡面曾有這樣一句金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足以彰顯他對於國家的忠誠。岳飛為國家、為民族奮力抗擊金人,一生東征西戰,以馬鞍為家,為國家收復了大量失地。可就在戰勝大捷之時,宋高宗卻連下12道金牌,召回岳飛,最後將其除去。

為什麼會這樣呢?四個字「功高震主」。用現代話來解釋,就是你的出色表現,引起了頭頭的疑忌,沒辦法,只好把你除掉。

從宋朝開國以來,就一直重文輕武。岳飛是功勛卓著的武將,聲望之高,當時無人能及項背,宋高宗顯然擔心其會危及宋氏江山,同時,殺害岳飛也是和金議和的條件之一。還有需要注意的一點,本可以滅掉金,趙構卻要談和,岳飛曾在庭辯之中,沒有顧忌皇上的顏面,出言厲聲辱罵秦檜。所以就在岳飛即將大敗金軍之際,快要收復北方失地的時候,趙構將其以12金牌迅速召回,最後殺死在風波亭。

岳飛被冤殺致死後,宋金達成合議。南宋向金進貢,並許諾會向其稱臣,每年向金進貢25萬兩金銀,絹25萬匹,劃定邊界,東以淮河、西到大散關。這也就在事實上承認了金國對北方的統治。泱泱大國本馬上打贏了戰爭,卻在此時賣地求和?

此事一出引起天下不滿,讓人惋惜,讓人痛恨!誅殺忠臣,還割地求和,這並不是百姓所想要的結果。皇上為堵悠悠眾口,收攏民心,鞏固自己的統治,宋孝宗就以宋高宗趙構的名義,為岳飛平反昭雪,將其官復原職。有趣的是,當時趙構還活著,是太上皇。這不是妥妥的打臉?

現在再聊聊替趙構背鍋的秦檜,他以莫須有的罪名,在臨安風波亭殺害了岳飛及其兒子岳雲,因此,自己也留下了千世萬代的惡名。陷害一代功高名將,甚至還連他的兒子也一併殺害,利欲熏心,殘忍至極!至今,他們一家的跪像,仍留在岳飛祠前,被人唾罵。

有人說,岳飛是民族英雄,也有人說,被殺害,是因為岳飛情商低。而在我看來,岳飛之所以是岳飛,是因為他忠於的是國家,他的赤子之心是天地共見的。他忠於的不是皇帝,不是名利,這是很多人難以做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呂蒙生擒關羽,為什麼一定殺了他破壞東吳和蜀漢的聯盟關係呢?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