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紅極一時的微型老爺車,現在除了寶馬Isetta,還有誰

曾紅極一時的微型老爺車,現在除了寶馬Isetta,還有誰

在乘用車領域,轎車和SUV是近年來熱度最高的兩大品類車型,而在轎車的細分車型中,微型車卻總給人一種被冷落的感覺。當然,這與市場環境發展息息相關,但不得不說的是,微型車這一品類車型,對整個汽車工業的發展都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這就跟現在的純電動微型車和二戰後出生的那些可愛又丑萌的爺爺輩微型車作用一樣。到現在除了寶馬Isetta,還有誰?

20世紀50年代的歐洲,微型車製造業可是一個龐大的新興產業。二戰結束後,歐洲汽車工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但不同於受影響較少的美國的迅速復甦,當時的歐洲人雖然都非常渴望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來體驗其便利性和舒適性,但對於剛剛渡過戰爭的人來說,手頭的存款不多,許多人根本買不起一輛合適的車型,二手車市場也是明顯的供不應求,微型汽車的出現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那時的微型汽車,通常由單缸或者雙缸發動機驅動,以玻璃纖維為外殼——新時代的材料。儘管當時一些微型汽車的特色是以鋼板為外殼,但玻璃纖維的出現使小規模生產變得可行,至此,輕量化、油耗低、價格低廉的微型車便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不過,隨著汽車工業和經濟的發展,1959年英國汽車公司(BMC)推出Mini車型後,許多微型汽車製造商就陸陸續續的倒閉了。但這些具有50年代歐洲汽車市場歷史烙印的微型車,卻給汽車工業增添了可愛又有趣的一面,也產生了不少令人驚訝、充滿創意的車型,雖然不一定都是好的。

Mochet CM-125 Luxe (1951年):這是由法國Mochet公司生產的汽車,據說頂棚都是車主後加的,這種微型車設計簡單,由125cc二衝程發動機驅動,生產成本低廉,在當時那個不需要許可證的年代,由於其售價便宜,很快便流行了起來,在1951年到1953年間,共生產了1250輛。

Biscúter (1953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1953年到1960年間,大約有1萬輛Biscúter被製造出來,Biscúter是雙踏板車的意思,它來源於一輛摩托車,是由Gabriel Voisin設計的一款經濟型車。Gabriel Voisin是一名航空先驅者,是歐洲第一個載人飛機的創造者,同時他還在20世紀30年代生產了許多當時最豪華最昂貴的汽車的傳奇人物。但對於這款車的顏值,實在是不敢恭維。

Iso Isetta (1953年):Isetta最初是由義大利Isomoto公司在1953年開發的,一經推出便引起了轟動,它的外形小巧類似於蛋殼狀,車窗是泡泡狀的,車門被直接安裝在方向盤正前方,這些造型都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甚至在1954年Iso Isetta還參加了著名的Mille Miglia(一千英里耐力賽),這是20世紀初舉世聞名的國際大賽。不過Isetta車型被現在的廣大車友所熟知卻是受益於寶馬。

BMW Isetta (1955年):經過一番談判,寶馬最終購得了Isetta的名稱所有權和生產所需的工具,1955年,寶馬Isetta正式推出。BMWIsetta保持了Iso Isetta的主要設計元素,但它重新設計了一個247cc的單缸四衝程摩托車發動機,能產生13馬力。從1955年到1962年年底,共生產了超過160,000輛,可見其受歡迎程度。回顧寶馬歷史,Isetta也可以說是BMW復興的一員重要功臣。

Glas Goggomobil (1955年):Goggomobil是HansGlas GmbH公司(1966年被寶馬收購)在1955年至1969年間在巴伐利亞小鎮生產的一系列微型汽車,這也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微型汽車之一。流暢、性感的車身外形設計,搭載電子傳動系統和手動離合器,發動機安置在後輪附近,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從1955年推出,Goggomobil轎車共生產了超過20萬輛,還不包括其他雙門跑車、皮卡等。在當時的英國,擁有一輛Goggomobil轎車也被看作是身份的象徵。

Brütsch Mopetta (1956年):Brütsch Mopetta可以說是把汽車極簡主義推向了極端,Peel P50(世界上最小的量產汽車)看起來都比它要豪華,至少它還有個車頂。在1956年到1958年之間,它總共只生產了14輛,每輛車僅能容納一個人,也是Egon Brütsch(德國人)設計的系列微型汽車中最小的一款。

Spatz (1956年):最原始的Spatz應該就是上面Egon Brütsch發明的三輪車了,它的結構簡單脆弱,非常不安全。在1956年到1958年之間,捷克TATRA卡車公司的設計大師Hans Ledwinka將這輛車改成了四輪驅動,隨後生產銷售了約1600輛。

Dornier Delta (1956年):德國Dornier公司是一個家族企業,它最出名的是飛機研製和生產,但在戰後的和平時期,飛機製造行業變得艱難起來,公司便開始嘗試建造汽車。Delta是車型名稱,可惜的是,由於企業資金問題,在這款汽車投入生產之前,項目就被賣掉了。有趣的是,如今的Dornier公司專註於醫療設備,並且製造了一款名為Dornier Delta的產品,不過它是一部治療腎結石的「半整合碎石機」設備。

Zündapp Janus (1957年):摩托車製造商Zündapp 公司為了擴大業務,便購買了Dornier公司的Delta微型汽車項目,隨後便將這款四座微型汽車重新命名為Janus。不過這款車有幾個比較坑爹的地方,第一它的前後排座椅是背靠形式的,也就是說,車輛行駛時,第二排乘客一直是看倒退的景象,這簡直就是對暈車人士的嚴峻考驗;第二便是它車頭車尾實在太相似,以至於行駛在Janus後面的車輛駕駛員會產生有車輛向他逆行而來的錯覺;最後就是它的前後門開啟方式,這要是停車時車尾太靠近牆壁,後排乘客基本就下不來了。

Vespa 400 (1957年):Zündapp不是唯一一家熱衷於製造汽車的摩托車製造商,義大利品牌Vespa也做了同樣的事情。1957年Vespa400車型問世,這是一款後置發動機的兩座微型車,不過它的座椅後方可以容納行李或者2個小孩兒的可選配坐墊空間。Vespa 400投入量產的前兩年,共生產了超過20000輛,不過到1961年便停止了生產,雖然它的生命周期比較短暫,但絲毫不影響粉絲對這款雙門小車的喜愛。

可以說,微型車製造業的爆髮式發展便是整個50年代歐洲汽車工業特點之一,微型車成了當時的「國民車」。這與我國目前三四線城市及廣大農村異常流行的純電動微型車類似。新能源汽車雖然是一大發展趨勢,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這些小型化、經濟型的電動汽車產品便起到了很好的銜接過渡作用,這個作用無論是對新能源車企還是農村人口基數巨大的中國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嬌說車 的精彩文章:

TAG:雪嬌說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