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為錢幣,你又知道多少?

何為錢幣,你又知道多少?

古錢幣--宋錢4枚錢幣銘文反刻范內,經澆鑄取出銅幣,范即毀壞,一范只用一次。幣材多為青銅,含銅70-80%,余為錫、鉛、鋅等。晚期布幣多為各諸侯國所鑄,鑄有城邑名稱,初要在本城邑內流通,後範圍逐漸擴大。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同時發行人民幣,這是我國建國以來首次發行人民幣。

基本介紹

錢幣,古代鑄造方法比較粗放,殷商冶煉技術出現,鑄造了模擬貝的銅貝,其範圍尚有一定局限。春秋時期簡單的手工冶鑄作坊已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鑄造工場。侯馬春秋鑄銅遣址出土的煉爐、坩堝以及空首布的陶范和泥內范,顯示出一座古代鑄幣工場的規模與工藝水平。泥范由泥沙加工製成,錢幣銘文反刻范內,經澆鑄取出銅幣,范即毀壞,一范只用一次。幣材多為青銅,含銅70-80%,余為錫、鉛、鋅等。晚期布幣多為各諸侯國所鑄,鑄有城邑名稱,初要在本城邑內流通,後範圍逐漸擴大。

摺疊鑒別方式

1、憑手感,聽聲響。多數偽鈔用紙偏薄,質地偏差,不及真鈔挺括,尤其是做舊以後,更顯得軟弱無聲。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對於特殊情況,則要作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2、看文字圖案製作。錢幣收藏品從宏觀上看它是否符合所處時代的特徵,以及區域特徵和特定社會的環境。

3、看紙張用材。各種鈔票紙的材料,都不一樣。譬如,元鈔的材料取用桑樹皮製成,紙紋粗糙而有韌性。近現代的鈔票紙,一般都是特定生產的專門用紙,紙漿中要配製專門用料,多數是目測者所不能分辨的,但也有的在紙漿中加入彩色纖維,則是一目了然。

4、看花押、簽字和印章。古鈔多有花押、印章,私帖也有花押或簽字,即使是機器印刷的現代紙幣,也有簽字或印章,特別是手書的花押或簽字,不易模仿得完全真切。

5、看雕刻工藝。關鍵是手工雕刻部分,如人物頭像及其他主景的手工雕刻,不僅一般人不易仿製,即使本人再刻,也難做到絕對一致。

6、看印刷技術。國家發行的鈔票,都是採用當時比較先進的印刷技術,譬如人民幣的彩色接線技術、對印技術、凸凹印交錯使用技術等等,仿製者一般不易做到。

7、看油墨色澤和印泥硃砂的顏色。因為仿製的油墨,很難將顏色調得和原鈔的色澤完全一樣,而現代鈔票在印製時,油墨中往往要注入常人所不可得知的某些配料。古鈔中所用的印泥硃砂,各時期也完全不同。

8、看各類暗記。包括不同的冠寧、編號、水印、安全線、微縮雕刻,以及隱藏在圖紋中的種種暗記符號。[1]

摺疊編輯本段錢幣種類

鑄幣:指鑄成一定大小形狀,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額價純正的中國古代貝幣值,充當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屬貨幣,古代鑄幣材料以銅為主,以後相繼出現金銀鑄幣。在中國,金銀鑄幣的出現儘管比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主要還是在近代現代。

貝幣:中國古代以海貝充當的原始貨幣。貝幣以「朋」為計算單位,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貝產于海,不敷流通,就用仿製品來代替,遂有珧貝、蚌制貝、骨貝、石貝、陶貝等,乃至出現向金屬貨幣形態過渡的銅貝。

布幣:對春秋戰國時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鏟狀貨幣的總稱。

刀幣: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

圓錢:圓形貨幣的總稱,包括圓孔圓錢和方孔圓錢兩種,一般指後一種。

空首布:春秋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聳肩尖足空首布。

平首布: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布,異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圓足布等,主要流通於三晉和燕國地區。西周貝幣銖兩貨幣:指中國隋以前鑄行的以銖,兩為重量單位,重量為錢名的貨幣,如半兩,五銖等。

五分錢:西漢高後六年鑄,屬於半兩錢的一種。

交子:交子被認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發行於北宋時期1023年的成都。

三分錢:西漢武帝建元五年發行的貨幣,屬半兩錢的一種。

比輪:東晉時沿用孫吳舊錢,大小輕重並行,大錢稱「比輪」,形容其大如車輪。

四文:即一錢當小錢四枚用,一般指東晉時沿用孫吳舊錢中大小適合的錢。

小平錢:值一文的小錢,也稱平錢,小錢,一般直徑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錢:當二文使用的錢,一般直徑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折三錢:當三文用的錢,一般直徑在3.1厘米左右。重10克左右。《以此類推》刀幣大錢:大面值錢和大型錢的總稱,六朝時稱標準大小的五銖錢為大錢,

文:錢幣的基本單位名稱,一枚小平錢稱一文。

貫:一千釷稱貫,又鑄錢場所穿在錢孔中的方形木條也稱貫

小樣:指錢徑小於同類型錢者。

大樣:指錢徑大於同類型錢者。

面:指錢幣之正面。

面文:錢幣正面的文字。

背:錢幣的背面,又稱幕。

背文:錢背文字,也稱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圓者叫圓穿,圓孔。

廣穿:指錢孔較大者。

狹穿:指錢孔較小者。

內郭:指錢孔四周這突出部分,又稱好郭。咸豐寶直當五十樣錢廣郭:指內部較寬者

狹郭:指內部較狹者。

重郭:指兩重內郭。

決文:指錢身方孔之一角或數角尖出者。

四決文:指錢身方孔四角尖出者,又稱四決。

粟角:是一種特殊的四決文,方孔四角尖出處呈小點狀。

四齣文:指錢身方孔四角有陽文延伸至郭外,又稱四齣,四道。

外郭:指錢身外周之突出部分,又稱外緣,外輪,肉郭,邊郭。

寬緣:外郭較寬,又稱寬輪,寬邊,

狹緣:外部較狹,又稱狹輪,狹邊。

重輪:指二得外郭。

額輪:指外郭外高內低,多見於王莽錢。

削邊:指外郭向外斜削,正與額輪相反。

磨邊錢:指磨去外郭邊緣之錢。

肉:指錢幣的內外郭之間無文字圖案部分,厚者稱厚肉,薄者稱薄肉。日:指錢背之凸起的圓圈,又稱日文

月:指錢面,背之凸起圓弧,又稱月文,甲文,月痕,圓弧向上稱仰月,向下做工精湛的民國25年(1936)一分紫銅幣正面稱偃月

星:指錢面,背之凸起圓點,又稱星文。

圈星:指錢背下凹之圓圈。

孕星:指背的仰月上星。

光背:指錢無文,又稱素背,光背,素幕。

合背:指誤用二件面范鑄成的錢。雙面均有錢文。

合面:指誤用二件背范鑄成的錢,雙面均是錢背。

直讀:錢文按上下右左次序排列,也稱順讀,對讀。

旋讀:錢文按上右下左次序排列,也稱環讀。

左讀:指錢文由左向右讀。

傳形:指刻成正字的陰文范鑄成之錢,錢文呈反字狀,見於先秦至六朝時期。

離郭:指錢文遠離內郭

接郭:指錢文均與內郭相連。紀念幣中國連體鈔隔輪:指錢文遠離外郭不相連接。

連輪:指錢文與外郭相連。

深字:指錢文特別深峻。

隱起文:指錢文高低粗細不一。

聚頭:指錢文之首均對內郭,又稱聚首。

並足:指錢文之首均對外郭。

重文:指錢身上出現重複錢文,又稱搖頭,因為范身上有重複印痕所致。

生坑:指新出土之錢,表面氧化嚴重。

老生坑:指出土已久的銅錢銅銹被傳世色澤所掩。

熟坑:指未經入土的傳世古錢。

傳世古:指流傳世上未經入土之錢表面的顏色,一般呈褐色,有光澤,又稱黑漆古。

包漿:指銅錢傳世色澤,除黑色外,又有褐色,暗紅色,橙黃色等多種。

水銀古:出土古錢表面之一種銀白色氧化層,又稱水銀銹,水銀沁。

雕母:用銅,錫,鉛,牙,骨,木等材料雕成的錢幣模型,又稱祖錢。

母錢:翻鑄時作模之錢,一般由雕母直接翻鑄而成。

鐵母:指鑄造鐵錢之母錢,本身為銅質。

鐵范銅:以鐵錢範型翻鑄的銅錢。

樣錢:試鑄及初鑄的樣版錢.

部頒樣錢:由中央戶,工兩部監製頒發各省作為標準的樣錢,也可稱作母錢用。

進呈樣錢:地方進呈有關當局審查的樣錢。

剪鑿錢:剪邊錢與延環錢的總稱,即將一枚圓錢剪鑿成內外二枚。

剪邊錢:被剪鑿去外圈之錢。又稱對文

餅錢:王莽時厚型貨泉的俗稱。後來在北宋時寬緣厚型的咸平,祥符錢也稱餅錢。

對錢:指錢文對稱之錢,其錢文,輪郭,大小,厚薄,銅質等相同,惟採用不同的書體,但字形筆勢仍互相吻合,又稱和合錢。始於南唐,盛於兩宋。

公式女錢:南朝梁武帝時所鑄無外郭的五銖錢,也稱女錢。

男錢:王莽時布泉的俗稱。

紅錢:清代新疆鑄行的銅錢,因紅銅岳而得名。

制錢:封建時代本朝鑄行的錢幣。

正用錢:作為正式通貨的錢幣。

厭勝錢:屬壓邪取吉性質的非用錢,多作吉慶,上樑,供奉,懸掛,佩帶之用,又稱壓勝錢,押勝錢。

宮錢:封建時代皇宮內節日慶典作裝飾,賞賜用的特製錢。

佩錢:古人佩帶在身上作為裝飾品的錢幣。

供養錢:寺觀內作為供品的錢幣,一般藏天佛像腹中或掛於佛龕之旁,又稱佛髒錢。

春錢:元代的一種金銀小錢,婦女用作首飾。

秘戲錢:帶有簡陋的男女性交圖案的錢幣。

打馬錢:打馬遊戲中的棋子,又稱馬錢。

金背:明代用四火銅(經過四次熔煉的銅)鑄的銅錢。

火漆:明代用二火銅鑄的銅錢。

旋邊:用旋車對鑄錢進行挫磨加工。

惡錢:唐代劣質私鑄錢的稱謂。有鐵錫,銅沙,銅盪,穿穴等名目。

夾錫錢:北宋微宗年間蔡京主行的一種夾錫鐵錢。

錢範:鑄錢模型,印錢幣正面的稱面范,印背面的稱背范。

印子金:即金鈑,是戰國時期楚國鑄造的黃金貨幣。形狀有龜背形、長方形、方形等數種,多出土於安戰國刀幣一枚微、江蘇、河南等地。目前發現的印子金印文有郢爰、陳爰、、專鍰、、爰等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演變

一直以來黃金、白銀因其價值高、美觀、堅固、不易氧化鏽蝕的特性,在世界上很早就用來製作貴重的器飾,並且因其價值相對穩定,可任意分割,適於交換、收藏和轉讓,也很早就用作貨幣。

在中國,金銀作為貨幣也有著久遠的歷史,《管子》一書中談戰國的貨幣是「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在《史記·平準書》中又記載著:「古者皮幣,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白金即是白銀。所以春秋戰國時期,金銀已不僅表示著財富,而且已進入了貨幣領域。

中國金銀幣的貨幣性很早就體現了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在大量先秦文獻中,先秦使用黃金的記錄很多,主要用於貴族之間的朝貢、賞賜、饋贈、大額支付等。與銅鑄幣不同,中國古代金銀總體而言屬稱量貨幣,須稱重計值,而非計枚行使,故在各個時期往往並未被製作為統一形制、統一重量、統一成色的鑄幣。金銀幣稱重時使用天平、砝碼等,衡制單位先秦有的地區用「斤」,合16兩。有的地區用「鎰」,合20兩。秦統一全國後,法定專用「鎰」。漢改為「斤」。魏晉以後用「兩」為單位。

從古代金銀幣的使用看,秦統一時,法令明定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東漢開始,銀始見文獻有用於賞賜、賄賂之用,魏晉前後黃金使用一度減弱,唐宋時,金銀幣使用有了很大發展,民間也開始使用,特別是銀幣逐漸成為通貨,宋時銀已用以表示物價,流行於社會之上,直至明中葉銀幣正式成為法定貨幣,確立了銀兩制度,政府的田糧、稅收都折收銀兩,官俸和國庫開支用銀支付,實施了銀、錢平行流通的幣制。與白銀在流通領域的發展相對的,自明中期之後黃金逐漸減少了在流通領域的使用。清朝延續了銀、錢並行的貨幣體制,清時期的銀幣其形態變得多樣化,並隨之產生了相關銀貨幣製造、流通、兌換、成色鑒定等多方面的問題。後來,隨著西方貨幣和金融制度進入中國,銀兩的使用受到銀鑄幣--銀元的大力衝擊,舊式的銀幣漸漸被近代貨幣銀元等所取代,至1933年當時的政府實施了「廢兩改元」的貨幣政策,終至結束了銀兩制度,舊式的銀幣才退出了貨幣流通領域。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幣成為國家的法定貨幣,金銀等貴金屬體現於貨幣領域是從1979年發行第一套金銀紀念幣開始,至今已大大豐富了人民幣幣種,現已成為社會公眾喜愛的、用於藝術收藏和投資理財的貨幣品種,同時也成為中、外文化和工藝技術交流的重要載體。[3]

摺疊編輯本段名稱由來

錢幣名稱的由來

一、以幣面文字命名。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刀」、「即墨刀」、「安陽刀」、「明刀」,漢、魏、晉、南齊等時期的「五銖」以及唐朝以後的「元寶」、「重寶」、「通寶」等,都是因幣面的文字而得名。

二、以幣面圖案命名。清末各省多鑄銀元,因錢幣中央有蟠龍紋,故稱「龍洋」。

三、以幣體形狀命名。春秋戰國時期的「針首刀」、「圓首刀」、「三孔布」,漢代的「莢錢」,以及秦後的「方孔錢」,都是根據幣體的不同形狀而命名的。齊刀幣四、以幣體重量命名。秦始皇時全國統一鑄幣「半兩」和開始鑄於漢文帝五年時的「四鑄」,都是以當時每枚錢幣的實際重量命名的。

五、以流通地域命名。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銀行、晉察冀邊區銀行、豫鄂邊區建設銀行等發行的貨幣,都在本區內流通,故稱「邊幣」。

六、以譯意命名。維吾爾語「普爾」譯意為錢,「普爾錢」由此得名。

七、以通稱命名。「番餅」是舊時對流入中國的銀元的俗稱。過去在廣東通稱外國為「番」,中國舊稱銀幣為銀餅,故對外國銀幣稱「番餅」。

八、以幣材產地命名。朱提銀是漢代一種白銀名稱,產於雲南昭通的朱提山。後世稱銀為朱提,即由此而來。

九、以幣材與幣形結合命名。「馬蹄銀」因其製作材料為銀,又形如馬蹄,故名。光緒元年馬蹄銀錢:周朝有一種鏟形的耕具叫錢,它的形狀和漢字「大」差不多,古人經常把它作為交換的媒介物,後來金屬貨幣又仿它制

造,「錢」就成為貨幣的通稱。

泉:漢代統治者出於聚斂財富的願望,將「錢」改稱為「泉」。泉是由四面八方彙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直到現在,集幣迷們仍以「泉友」相稱。

白水真人:王莽代漢稱帝後,十分嫉惡劉氏,因為錢字有「金刀」,而「劉」字正是由「卯、金、刀」組成(皆指繁體字),王莽便改稱錢為「貨泉」。「泉」字由「白、水」兩字組成,故稱「白水真人」。

孔方兄:又稱「孔方」、「家兄」,古人把一百來個半成品銅錢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銼外沿,圓棍穿錢,修銼時來迴轉動,方棍穿錢,就避免了這些麻煩,於是銅錢中間有了方孔。錢為何稱「兄」?錢字由「金、戈、戈」組成,「戈」「哥」音同,於是「稱兄道弟」。

青蚨:這是虛構出來的一種蟲,見於晉干寶的《搜神記》。據說其蟲生子必依草葉,大如蠶子,取其子,母即飛來,無論遠近。以母血塗錢八十一文,買東西,無論先用母錢或先用子錢,皆復飛歸,輪轉無已。這則傳說寄託了錢久用不減的心愿。

沒柰何:宋人洪邁《夷堅志.支志》記載,宋人張循王家中富有,怕人盜取,為此,他讓人把每一千兩白銀熔成一個大球,稱為「沒奈何」,意思是誰也奈何它不得。

老官板:我國明朝時把壞錢叫做「板兒」,稱好錢為「老官板兒」,簡稱老官板。此典出於官局鑄錢每板為六十四個,板板一個模樣,故有此別名。民間諺語中給予了新的含意,用「板板六十四」來形容拘泥呆板不善隨機應變的人。紀念幣1999年五元除上述古錢別稱外,尚還有很多代名詞如紫紺,錯刀和赤仄等。銅錢,則是民國時期對歷代古錢的稱呼,上海人側讀作銅細的,以來區分民國流通的銅元,直到今天,還被廣泛地作為財富的象徵,鈔票的代用詞,成為我國古錢稱呼中家喻戶曉至今尚在使用的錢幣代用詞。

古代

古代鑄造方法比較粗放,殷商冶煉技術出現,鑄造了模擬貝的銅貝,其範圍尚有一定局限。春秋時期簡單的手工冶鑄作坊已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鑄造工場。侯馬春秋鑄銅遣址出土的煉爐、坩堝以及空首布的陶范和泥內范,顯示出一座古代鑄幣工場的規模與工藝水平。泥范由泥沙加工製成,錢幣銘文反刻范內,經澆鑄取出銅幣,范即毀壞,一范只用一次。幣材多為青銅,含銅70-80%,余為錫、鉛、鋅等。晚期布幣多為各諸侯國所鑄,鑄有城邑名稱,初要在本城邑內流通,後範圍逐漸擴大。

秦半兩亦用泥范澆鑄,鑄出的錢輕重相差很大,秦半兩與布幣不同之處在於秦半兩是國家統一和度量衡統一情況下多為官爐所鑄,布幣則是各城邑自造。西漢鑄錢技術略有提高,所鑄四銖半兩始採用銅範,鑄出錢大小一致。漢代五銖錢鑄造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已十分工整。山西有多處漢代五銖錢範出土,可知漢代山西仍是鑄錢重地。山西定襄曾出土一具五銖鐵范,很少見。

北魏

北魏時,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冬十二月,尚書崔亮奏請於王屋等山采銅鑄錢,「詔從之。自後所行之錢,民多私鑄,銷就小薄、價用彌賤」。王屋就在山西垣曲縣境內。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詔漢王諒,聽於并州立五爐鑄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仍置錢監於洛、並、幽、益等州」。到唐天寶年間,「天一爐九十九:絳州三十……」,山西已是全國主要鑄錢之地。乾元二年(759)絳州諸爐「更鑄重輪乾元錢」,徑一寸二分,其文亦曰乾元重寶,「一當五十,二十二斤成貫」,「於是新錢與乾元、開元通寶錢三品並行」。其時,「每爐歲鑄三千三百緡(每千文為一緡),役丁匠三十,費銅二萬一千二百斤、邋三千七百斤、錫五百斤。每千錢費錢七百五十。天下歲鑄三十二萬七千緡」。山西所鑄錢約為全國的四分之一多一些。唐錢私鑄多,錢濫惡,「河東舊使錫錢,民頗為弊,宜於蔚州置五爐鑄錢」,「自是河東錫錢皆廢」。足見當時惡錢充斥山西。

宋鑄錢規定「凡鑄錢用銅三斤十兩、鉛一斤八、錫八兩,得錢千,重五斤」。初對「諸州輕小惡錢及鐵邋錢悉禁之」,但難以禁住。「又請因晉州積鐵鑄小錢。及奎徙河東,又鑄大鐵錢於晉、澤二州,亦以一當十,助關中軍費。……於是奎復奏晉、澤、石三州……鑄小鐵錢,獨留用河東。河東鐵錢既行,盜鑄獲利什六,錢輕貨重……」。民間私鑄鐵錢,甚至使官爐罷鑄,對這種情況,熙寧八年(1075)「詔河東鑄錢七十萬緡外,增鑄小錢三十萬緡,於是知太原韓絳請仿陝西令本重模精,以息私鑄之弊」。山西宋錢官家鑄額頗大,如張州垣曲監每年鑄26萬貫銅錢,鑄額在全國鑄錢監中居前。北宋末年,「唯河東三路聽存舊監,以鑄銅、鐵錢;產銅郡縣聽存,用改鑄小平錢」。並「俄詔並河東罷鑄夾錫錢,止用舊法鼓鑄」。南宋時山西在金統漢下設有阜通監,在代州,鑄大定通寶。宋錢鑄行數量極大,大額交易用錢已不便,往往用銀,錢只為小額買賣所用。

金元

清代

清代制錢在山西的鑄造可上溯到順治年間,當時戶部設寶泉局,工部設寶源局,鑄順治通寶錢,並「頒行各省,開爐鼓鑄」,錢文為漢、滿兩種,正面鑄「順治通寶」四個漢字,北面鑄「寶泉」兩個滿文。「直省則以局名……山西曰原」。「雍正七年更定各省錢文……山西曰『寶晉』」,此後,山西鑄錢局名「寶晉局」。寶晉局原設六爐,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後「只開四爐」。道光四年(1824)後因銀貴錢賤,全國鑄爐漸減至道光九年,山西鑄錢爐「一併停止」,後道光二十三年又「遵戶部咨,先以四爐開鑄」。咸豐初年,全國各鑄錢局開鑄當十到當千大錢。寶晉局在咸豐四年(1854)亦開鑄當十大錢,因「成本過重」,「每年共虧折錢五萬九百餘串,合銀二萬餘兩」。只得暫行停鑄,並「移爐就鐵,……在平定州設局安爐,鑄鐵錢解京」。「原由戶部派員督辦,在准部改為晉省接辦」。鐵錢鑄出「無法暢使,難以流通」。後鑄爐時有停開,光緒十三年(1887)山西「寶晉避遵旨派員赴天津買銅(進口銅)開爐鼓鑄」,「光緒二十五年十一月先開一爐」,「光緒二十六年添一爐鼓鑄制錢」。以後,制錢漸被銅元所代,各省競相改鑄銅元,制錢鑄爐即告終結。

清白銀地位更加重要,山西多有銀元寶鑄造,上嵌有縣名,由當地銀爐鑄造,尤其是五十兩一錠的大寶,山西所鑄數量之多居全國之首。

清末民初銀元漸多,廣為流通,銀兩雖依然在山西部分地區使用,但已不如以前,制錢仍有少量行用,據載民國6年(1917)流行在山西境內的制錢經約有3億枚左右。

紙幣印行可上溯至宋,據記載,潞州設交子務專管山西交子一應事務。

金是先印行紙幣,紙幣交樂印行權交由各路單管,交鈔上印有準流通區域,並規定兌換之州、府,如陝西東路交鈔可在河中府(今永濟)、潞州(今長治)兌換;平陽、太原府路印行交鈔可在平了、太原路官倒換錢券。元代紙幣印行也襲舊制,但其借貸、勞務、物價、交易都用銀,並以銀作紙幣發行手段,低幣印製用木版或銅版,加蓋印鑒。元各種鈔發行額較大,並已不限流通年月。官票寶鈔「先於京師行用,後流通漸廣……頒布各省,一律遵辦」同時對民間的銀錢私票行用仍聽其便。

清官票寶鈔行用于山西,已是咸豐十一年(1816),其行用也不是當做完全法償幣,商民繳納厘稅、官兵俸餉都是只能搭用幾成,一般是三成左右。晚清山西交納田糧賦稅,分為銀四成、制錢三成、米豆三成,內中三成制錢即准搭用鈔票,就是這樣,鈔票的行用依然令「商民恐慌,市肆混亂」。及至咸豐末年,對官票寶鈔不得不加以清理。到同治年間,除捐稅、納官、贖當偶有搭配使用外,基本上已停用。值得一提的是大清寶鈔負責制多用山西白色雙抄毛頭紙。金、元、明、清山西紙幣發行機關多為政府或稍後的官錢局、官辦銀行等(如大清銀行)。民國初年統計山西官銀號官錢局發行紙幣2077236元。稍後,山西紙幣更加複雜,種類繁多,幣值各異。直至民國8年(1919)山西省政府統一幣制後,才禁止各種雜鈔的發行,由山西省銀行及鐵路墾業、鹽業銀號發行的晉鈔取代。山西四銀行號發行的鈔票壟斷山西貨幣市場達20年之久。

人民幣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同時發行人民幣,這是我國建國以來首次發行人民幣。人民幣的發行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至目前為止,已先後發行了五套人民幣。文中所提人民幣昨天、今天、明天的界定劃分是:昨天是指第一至第四套人民幣,今天指第五套人民幣,明天指今後發行的人民幣。筆者希望通過對各套人民幣的發行背景、發行券別、版別及特點等方面的分析,與大家共同回顧人民幣的過去,展望人民幣美好的明天。

人民幣的昨天

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

1、發行背景

第一套人民幣是在統一各解放區貨幣的基礎上發行的。1948年,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解放了祖國大片土地,華北、西北、東北各解放區已連成一片,發展生產、商品貿易等都要用錢、花錢、收付貨幣,但由於當時各解放區發行的貨幣不統一,貨幣比價不固定,貨幣間相互兌換十分繁難,迫切需要發行一種獨立、統一、穩定的貨幣。

2、發行券別與版別

第一套人民幣發行時間從1948年12月1日至1953年12月止,期間共發行12種券別,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券。有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

3、特點

第一套人民幣帶有明顯的戰爭時代色彩。一是印製質量粗糙,印製技術、工藝不統一,紙張易磨損;二是票面設計圖案比較單調,色彩變化少;三是票券的面額、版制種類繁多;四是面額大(最大的50000元),單位價值低,在流通中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不利於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給人們帶來不便;五是票券防偽功能差。

第二套人民幣的發行

1、發行背景

第二套人民幣是在第一套人民幣統一全國貨幣的基礎上於1955年3月開始發行的。50年代初,醫治了戰爭創傷,制止了通貨膨脹,國民經濟逐漸恢復,工農業生產發展,商品經濟日益活躍,財政收支基本平衡,市場物價趨於穩定,貨幣制度也相應鞏固和健全,一個獨立、統一的貨幣制度已建立起來。但是,由於解放前連續多年的通脹遺留的影響沒有完全消除,加上第一套人民幣面額大、種類多、質量差、破損嚴重等弊病,國家決定發行第二套人民幣,同時收回第一套人民幣。

2、發行券別與版別

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從1955年3月至1962年4月,共發行了11種券別,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券。共16種版別,其中:1分、2分、5分2種(紙、硬幣各一種);1角、2角、5角各1種;1元、2元券各2種;3元券1種;5元券2種;10元券1種。

3、特點

一是消除了戰時痕迹和通貨膨脹的影響。版別少,面額小,單位價值大,方便流通;二是版面圖案體現了各民族大團結,共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風貌,具有好看、好認、好算、好使用「四好」特點;三是精心製作,印製技術和紙張質量都比第一套人民幣好,防偽性能增強;四是鈔券的印製,由部分依靠外援過渡到本國獨立印製,1961年我國自製的水印紙研製成功,即用在第二套人民幣鈔券上。

第三套人民幣的發行

1、發行背景

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4月15日開始發行的,60年代初,我國經歷了連續三年的經濟困難,國民經濟開始好轉,工農業生產逐步恢復,國家財政金融狀況逐漸好轉,為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促進生產建設和商品??使用,國務院決定發行第三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的發行使我國貨幣制度進一步完善。

2、發行券別與版別

第三套人民幣在第二套人民幣的基礎上,經過了18年的逐步調整和更換,共陸續發行7種券別,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券。13種版別,其中:1角4種(紙3種、硬1種),2角、5角、1元各2種(紙、硬各1種),2元、5元券各1種。至此,我國第三套人民幣各券別、版別發行齊全。

3、特點

一是體現了當時的建設方針和我國特有的民族風格;二是採用了手雕與機雕相結合等多種先進技術,印製精細,對各券別近似圖案顏色進行調整,使不同面額鈔券有所區別,既方便使用又美觀大方;三是體現了我國全部自行印製鈔券的能力,實現了從設計、製版到紙張、原材料、印製設備全部國產化,同時,由於油墨、紙張、製版、印刷等技術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了防偽性能;四是各種券別結構,經過調整,進一步趨於合理,加之紙幣、硬幣品種豐富,更加方便人民群眾和市場貨幣流通的需要。

第四套人民幣的發行

1、發行背景

第四套人民幣是在國民經濟迅猛發展,商品零售額大幅增長,貨幣需要量大量增加的情況下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的發行使我國貨幣制度更進一步得以完善。

2、發行券別與版別

第四套人民幣採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辦法,從1987年4月至1992年8月發行完畢。共發行9種券別,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6種主幣和1角、5角3種輔幣。版別有80版和90版兩種,在80年代陸續發行的各種券別人民幣,均為1980年版,此外,50元、100元、1元、2元券開始發行1990年版。

3、特點

一是體現了政治性與藝術性的有機結合;二是突出了防偽性能,反映了我國印鈔技術水平的提高。

人民幣的今天

第五套人民幣的發行

1、發行背景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中國家需要,進一步提高人民幣的設計、印刷和防偽技術。第五套人民幣的發行標誌著我國貨幣制度更加完善。

2、發行券別與版別

第五套人民幣共有8種券別,至目前為止,共發行20元、100元50元、10元四種紙幣和1元、1角兩種硬幣。

3、特點

首先,其特點體現在:一是設計先進。第五套人民幣將國際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與我國傳統手工繪製有機結合,既保留了中國傳統鈔票的設計特點,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既突出「三大」,即大人像、大水印、大面額數字,既便於群眾識別,又增強防偽功能;二是取消了傳統設計中以花邊、花球為框的設計形式,整個票面呈開放式結構,增加了防偽設計空間;三是增加了機讀技術,便於現代化機具清分處理;四是背面主景設計採取組合風景方式、焦點透視和散點透視相結合的技藝,體現了中國文化特色,圖紋花邊設計既保持了貨幣的傳統風格和特點,又具有防偽功能;五是票面簡潔、線紋清晰,色彩亮麗。

其次,第五套人民幣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防偽功能增加,防偽技術先進。第五套人民幣防偽種類比第四套人民幣多,如100元券僅公眾能掌握的防偽措施就有10種,20元券有8種,且公眾掌握的防偽特徵設在鈔票主要圖案的明顯處,只要通過直觀的眼看、手摸就能識別,便於群眾反假、防假。

再次,隨著經濟發展,市場貨幣需求量增大,大面額支付多,原有的貨幣結構已不適應貨幣流通的需要,如1元、2元券原作為主幣起大額支付作用,而現在只能起找零作用,同時還必須增加印刷、調運、發行費用,因此,第五套人民幣在保留第四套人民幣的大部分面額外,取消2元券、2角券,增加20元券,適應了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需要。

3、特點

第五套人民幣具有券種少,單位價值大,方便流通的特點。

人民幣的明天

人民幣的明天將是怎樣,筆者試從人民幣的設計特徵、設計特點、防偽特徵、券別與版別、發行流通時間等方面談點個人意見。

一、設計特徵:第五套100元券主景採用人民幣大會堂,讓人們有一定的親切感,便於辨認,其他圖案搭配非常合理,有一定的觀賞性,今後發行的人民幣也可採用此特徵,並建議人物頭像可以換近代領袖或者著名的建築風景作主景,因為毛澤東去世已30年,意味著30-40歲年齡的人對毛澤東的人像已不是十分熟悉,這是換主景的原由。

二、設計特點。今後的人民幣仍採用國際的先進技術和我國傳統手工繪製相結合,既體現國際的先進性,又體現中國傳統的民族特點。

三、防偽特徵。第五套人民幣的防偽技術非常先進,防造者很難模擬,群眾比較容易鑒別,應該說是歷套貨幣中防偽技術最好的一套。今後的人民幣會有更先進的防偽技術,但值得一提的是,對公眾能掌握的防偽特徵,還應選一、兩處大的、更為明顯的特徵,讓群眾一看就能識別,一般情況下不需利用機器和專業人員鑒別。

四、人民幣券別與版別。人民幣的券別是隨著經濟發展、市場貨幣需要量決定的,如第五套人民幣50、100元券的發行適應了現階段經濟發展和貨幣流通的需要。筆者認為,我國經濟發展較快,市場商品交換對貨幣需求結構不斷發生變化,應該不斷調整貨幣結構,如目前分幣不再起支付作用,輔幣應該到角即可,同時也減少不必要的印刷、發行、調撥等費用。而對因一些特殊需要,如銀行支付利息需要,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解決。筆者建議,今後人民幣的其他券別在保留現有第五套人民幣券別的基礎上,根據貨幣需要量的增加,適時往大面額結構調整,如相應增加200元、500元券別。關於人民幣版別,按照慣例可以一種券別多種版別,如第五套人民幣100元券偏紅,流通過程中容易變舊,流通次數少,可以改版為深色。

五、縮短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時間。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時間長短,與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密切相關,鈔票稱為國家的「名片」,意味著代表著國家的形象。同時,鈔票發行、流通時間長,容易破損,不利於防偽,如第一套發行6年,流通8年,第二套發行7年,流通7年,第三套發行18年,流通25年,第四套發行5年,流通12年,這些鈔票更新換代的時間長,帶來了許多弊病,因此,今後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時間應相應縮短,更新快,既有利於提高人民幣的整潔度,又有利於反假防假。

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明天的人民幣票面特徵更亮麗,設計特點更突出,防偽技術更先進,將以更嶄新的面貌展示在人們面前。

中國1949----2005年的錢幣

錢幣

錢幣

錢幣

錢幣

錢幣

錢幣

錢幣

摺疊中國貴金屬紀念幣

在我國龐大的貨幣體系中,貴金屬紀念幣較鮮為大眾所知。其實,貴金屬紀念幣同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民幣一樣,同屬於我國貨幣體系之中。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的限量發行的國家法定貨幣,它由金、銀、鉑、鈀等貴金屬或其合金製作而成,是人民幣的有機組成部分,但不能進行流通,其面值不計入市場現金流通量。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由直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的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中國金幣總公司依託龐大的銷售網路,以「兩個層次、四種工具」的「大直銷」體系面向廣大金銀幣愛好者及投資者進行銷售。

貴金屬紀念幣的發行要素主要有紀念幣的主題、圖案、面額、材質、式樣、規格、重量、成色、發行數量、發行時間、鑒定證書等。

紀念幣正、背面一般均由圖案和文字組成,而圖案都要表現一個特定的內容和思想,這就是圖案的主題。

國家發行的貴金屬紀念幣均為法定貨幣,但面額只是法定貨幣象徵性的符號,並不是與黃金或白銀等值的面值,面值和實際價格脫鉤。

式樣是指貴金屬紀念幣的形狀。一般有圓形、方形、扇形、梅花形、多邊形等。

在我國,貴金屬紀念幣的重量一般用金衡制單位盎司計量,一盎司為31.1035克,英文簡寫為OZ。

摺疊編輯本段收藏六忌

摺疊一忌不懂裝懂

了解掌握一定的錢幣知識是錢幣收藏者的必修課和基本功。隔行如隔山,如果你對錢幣常識一知半解或道聽途說,就猶如盲人摸象,在收藏過程中就會常交「學費」,上當受騙花冤枉錢。這就需要錢幣收藏者不斷學習有關錢幣知識,提高錢幣鑒賞能力,了解和熟悉歷代錢幣的形制、材質和錢文書體的變化,並知曉古今錢幣造假制假的種種手法,發現假幣的種種破綻。這些經驗的獲得,一是向書本學,購買有關錢幣方面的書籍資料。二是從實踐中學,多接觸錢幣實物,細心揣摩,進行分析比較和把握。三是要向專家請教。四是經常與藏友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摺疊二忌頭腦發熱

購買古錢幣一看真假;二看品相;三問價格。要學習掌握購買錢幣的交易技巧,在錢幣市場或金店內發現自己喜歡的藏品,不要喜形於色,直奔目標,不惜重金買下。而是暗中觀察,不動聲色,迂迴接近,不妨先探問其他錢幣的價格,以分散賣者的注意力,然後不經意詢問價格,故意把它說得一文不值,俗曰:褒貶是買家,把價格侃到最低時再成交。

摺疊三忌易聽人講故事

諸如拿「祖傳」、「扒房子、挖地基時發現」、「急用錢」之類的「故事」說事。須知這些故事大都是賣者自己瞎編的,在美麗的謊言背後卻隱藏著矇騙買者上鉤的陷阱。經不住誘惑、靠聽「故事」而盲目買入,事後發現上當受騙者不乏其人。

摺疊四忌隨心所欲

錢幣收藏要有目標、有計劃。古今錢幣紛繁浩翰,品種極多,僅人民幣就有紙幣系列、普通流通紀念幣系列、貴金屬紀念幣系列,它們之下又可分若干系列。所以,必須根據自己的財力和愛好,有選擇地加以收藏,最好是少而精、成系列收藏。

摺疊五忌偃旗息鼓

錢幣市場充滿誘惑和風險。首先是收藏假幣贗品的風險。初涉收藏者買入假幣贗品不足為奇,就連專家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錢幣造假古今有之,特別是價格昂貴的珍稀錢品贗品更是防不勝防。其次是價格風險。如1997年香港回歸時,正逢錢幣市場炒作登峰造極,錢幣市場詮釋了不少一夜暴富的神話,從而加大了收藏者的投資衝動,不惜在高位接盤,當時200多元的香港回歸普通流通紀念幣(兩枚面值20元),目前市場價僅21元。收藏者如不慎買入假幣贗品或遭受價格暴跌的打擊,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而是要加強學習,認真汲取經驗教訓,總結摸索錢幣市場的運作規律,趨利避害,做一名成熟、理性的投資者。

摺疊六忌急功近利

錢幣市場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企盼自己的錢幣藏品快速升值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望。錢幣收藏是一種志趣高雅的活動,收藏之道,貴在賞鑒。古人談收藏的益處:一是可以養性悅心,陶冶性情;二是可以廣見博覽,增長知識;三是祛病延年,怡生安壽。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錢幣收藏活動的經濟價值導向也是不容置疑的。錢幣收藏者要有一個平常心態,由過去趨利性收藏轉到觀賞、把玩、研究、交流上來,提高錢幣收藏的品位,養成寧靜、淡泊的操守,擺脫銅臭的困撓和煩惱,感悟收藏真諦。

摺疊編輯本段收藏誤區

錢幣作為媒介存在於世界已經超過2500年了。對於錢幣的收藏主要有兩大分類。一部分是普通金屬材料鑄造而成的如鎳幣、合金鋼幣;還有一種是貴金屬所鑄造的特種貨幣或者紀念幣。那麼我們怎樣避免走入收藏貨幣的誤區。請從四個方面看。

誤區一:收藏各國錢幣就是收藏全世界

各國錢幣收藏過程中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大多數藏友把全世界的紙鈔當做收藏目標,認為收藏的範圍越廣,價值就越高,以至於藏品用厚厚的十幾本集幣冊才能裝下。不可否認,外鈔收藏的範圍要比人民幣收藏擁有更廣、更深的收藏維度。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一定要採取收藏全世界錢幣的方式去進行。因為收藏全世界紙鈔本身就是不切實際和無法實現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品種又浩如煙海,是收藏不過來的。如果只是淺嘗即止,選擇中低面值的一般品種,那就無法感受世界紙鈔中精品的魅力了。

任何收藏都是從廣度到深度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在收藏前期因為要進行基礎藏品的儲備和學習進行廣度收藏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一味地採取有廣度無深度的收藏方式,就會錯過很多值得收藏且非常有潛力的優勢品種。

誤區二:紙鈔品相只要GEM UNC

所謂GEM UNC,即國人所說的絕品,是國外評級公司對於紙幣品相的一種等級稱謂。品相之於紙鈔如同生命,關係到紙鈔鑒賞效果的最大化和未來保值增值的最大化。所 以,只要以流通時間、發行時間、品種等諸多方面為前提,追求完美品相永遠都是正確的。比如我們收藏近30年以內的現代紙鈔,由於其發行流通時間離目前比較近,因此提出更高的品相要求是非常合理的,即使要求評級幣的評分在67分(Superb Gem Unc)也不過分。但如果不管品種只一味追求最高,恐怕就要顧此失彼,錯過一些非常好的品種了。比如一些老法屬紙鈔恐怕AU(近全新)或者XF(極美品) 品相已經是最高品相了。要想收藏到珍稀品種恐怕只要絕品的思維已經不符合實際情況了。

誤區三:流通紙鈔也是收藏品

收藏任何物品的理念都是共通的,都是物以稀為貴。流通中的紙鈔的實質是工業產品,是國家進行物品等價交換的一種媒介,是不斷銷毀、生產的產品,要不斷進行數量調節的,其印製數量非常巨大,以美元為例,每天要印刷幾百萬張紙鈔。如此大的數量,某種程度說,流通紙鈔只有鑒賞功能而沒有收藏意義。

誤區四:各國錢幣收藏不賺錢

不少藏友都有過相同的感慨,認為各國錢幣收藏並沒有「錢」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並不是不賺錢而是你沒有選對品種。即便是歐債危機以來歐元貶值20%以上仍有很多品種依然逆勢而上,價格屢創新高。比如受追捧較多的荷蘭盾、數量較少的愛爾蘭鎊都存在不小的升值。在價格相對穩定的西方紙鈔市場,在匯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其價格沒有變化或小幅上揚就等於是升值了。所以,各國錢幣收藏不賺錢的說法一定是相對於大眾品種、流通品種而言的。對於經典的老鈔精品恐怕出高價也可遇不可求了。

各國錢幣收藏作為整個收藏界的新生事物,生命力是極其旺盛的。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大,國人對外鈔的認知度會越來越高,外鈔收藏也會不斷發展前進,最終會與人民幣收藏一樣,成為各國錢幣收藏群體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2]

摺疊編輯本段收藏暗語

錢幣收藏行內暗語有:行貨、行內人、掌眼、皮殼、活拿、輸、拿分、臭、提、打眼、漏兒、方、吊、跑道兒、一張等。

「行貨」一般指「大路貨兒」,也指藝術家或工匠為應付市場而批量生產的不精美的藝術品,這與我們通常聽到的電子產品行貨相差比較遠;

「行里人」指專業從事人民幣收藏的人員;

「掌眼」是指水平一般的人購買收藏品時,邀請高明的人替自己把握一下尺度,以免在鑒定上有什麼閃失,「還請幫忙掌掌眼」也是藏友虛心請教的話語。

「皮殼」指古玩在歷史長河中所受熏染,而呈現在外表上的歷史痕迹。竹,木,漆,雕,青銅作品上,好像包上了一層油皮。

「活拿」是指談好價格,只能多賣錢,不能少賣錢,當時不付款,即必須保底,言必有信這叫「活拿」。

「輸」指虧本。

「拿分」指幣商收購的錢幣,能獲得較高的利潤。也叫「快貨兒」。

「臭」指本來比較好的東西,放久了或舊了賣不出去的東西。

「提」指幣商人對幫助自己賣貨的人的提成。

「打眼」指判斷有誤,買了假貨。

「漏兒」指幣商購買錢幣時,賣主不懂,好東西未被重視,行市也不明,因而揀了便宜。買東西的人是「撿漏兒」,賣東西的人是賣漏了。

「方」指人民幣萬元。

「吊」指古代制錢一千枚為一弔,現指千元。

「跑道兒」指中介。

「一張」不是指貨幣數量,而是鈔票載體的數量單位。20世紀80年代一張指十元,90年代已指百元,隨著年代的不同代表的面額不同。

本人以及公司,不收購,也不會上門交易,非誠勿擾!!!!!

想知道更多古玩市情 請關注小編頭條號哦~

聲明:本著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收藏界大咖都在關注

微信

公眾號掃

資訊.按二碼關注獲取拍賣會,交易會最新資訊

搶先別人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藝術鑒定交易 的精彩文章:

正真意義上天價古幣產生的歷史原因原來是這樣

TAG:古玩藝術鑒定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