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對美女的審美標準真的是以胖為美嗎?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文 / 段生軍
【作者簡介】 段生軍 甘肅民勤人,《作家薈》《寫乎》簽約作者,《中外文藝》特邀作者。一個愛好讀書碼字的人。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直以來,人們的錯誤觀念認為唐朝對美女的審美標準是「以胖為美」,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人們之所以這樣認為唐朝女人「以胖為美」,主要是受楊貴妃的體態(實際上能歌善舞的楊貴妃恐怕並非因胖受寵)以及唐代宮廷繪畫和仕女畫中的女子形象的影響。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唐朝時代選美標準,也跟今天一樣:體形苗條,身材高挑,皮膚白皙。
一、詩詞佐證
實際上,唐朝對美女的標準,也是比較注重苗條身材的。《次柳氏舊聞》《唐語林》等文獻記載,唐明皇的兒子肅宗李亨還是太子的時候,唐明皇就讓高力士「選人間女子細長白者五人,將以賜太子」。
可見,玄宗時代選美標準,也跟今天一樣:體形苗條,身材高挑,皮膚白皙。
詩僧貫休在《白雪歌》詩中也寫道:「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也可以證明唐人並不是全以肥胖為美。
唐詩中「細腰」「窈窕」等詞語的使用都是用來形容美女的。
二、繪畫佐證
仔細看一下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不難發現,畫中的宮女、仕女,根本說不上肥胖,都是相當纖瘦的。
《簪花仕女圖》中的女子大約是身份較為高貴、年齡稍大一些的緣故,身形略顯豐滿,但站立姿態無不娉婷裊娜,輕盈如春風拂柳。毫無疑問,她們的身材,完全可以用「苗條」一詞來形容。
三、小說佐證
《楊太真外傳》上說,有一次唐明皇在百花院便殿看《漢成帝內傳》。楊貴妃看見後,問他看什麼書。唐明皇笑著說:「不要問。知道了你會心裡難受的。」楊貴妃搶過書,看到書上寫著:「漢成帝獲飛燕,身輕欲不勝風。恐其飄翥,帝為造水晶盤,令宮人掌之而歌舞……」這時唐明皇就開她玩笑,說:「你就比她禁得起風吹。」楊貴妃不服,十分自信地表示,自己的《霓裳羽衣舞》超過了趙飛燕。
由此可見,能歌善舞的楊貴妃恐怕並非因胖受寵,還有其他原因。皇帝心中仍然念念不忘的是那種婀娜多姿的芊芊少女。
四、出土唐俑佐證
陝西關中西部鳳翔原上的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兩尊三彩女侍俑。兩尊造型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一件的髮髻呈蝴蝶狀,襦衫施藍、綠、黃三色彩釉;而另一件的髮髻挽一大結,襦衫施綠、紅、黃三色彩釉。
仔細觀察這兩尊侍女俑,不難發現,她們的臉面雖然富態豐滿,表現出了典型的唐代藝術風格,但又身材修長苗條,與大多數同時期墓葬中出土的侍女俑形象有所不同,體現了一種多元美的藝術追求。
小編提示:點亮文末的大拇指,給個贊,也是對作者的鼓勵。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