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山藥加一物,吃走老胃病!益氣養血暖手腳,營養翻倍更養人

山藥加一物,吃走老胃病!益氣養血暖手腳,營養翻倍更養人

隨著養生知識的普及,很多家庭都紛紛將山藥搬上了餐桌。但是,並不是所有「山藥」都有強大的養生功效哦~

山藥,是山中之葯、食中之葯,不僅可做成保健食品,還具有調理疾病的藥用價值。

山藥被歷代醫家推崇,認為久服能輕身,不飢,延年,並列為「上品」。在醫家眼裡,它有哪些常見的功效?

1、滋補強身

山藥含18種氨基酸、10餘種微量元素等多種礦物質,有補中益氣、滋精固腎、健脾補虛、益心安神等作用,還能促進大腦分泌脫氫表雄酮,可輔助改善睡眠,愉悅心情。

2、保護血管

山藥含有大量的黏蛋白,可以防止脂肪沉積在血管中,使血管保持彈性,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也常被用於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症。

山藥中的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提高血液循環的功能,也能改善皮膚。

3、抗衰老

山藥中含有DHEA(青春因子),可以改善衰老、疾病等造成的激素失調,加快受損組織的修復,對滋養皮膚,健美養顏有獨特療效。

4、纖體減肥

山藥營養價值高,但熱量低,不易發胖,而且本身又富含纖維,食用後易產生飽腹感,進而控制食慾,是天然的纖體美食

5、抗腫瘤

山藥富含多糖,可加強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又能誘導產生干擾素,從而刺激調節免疫系統,增強抵禦疾病的能力,輔助預防腫瘤

但市面上的山藥價格參差不齊,便宜的幾塊錢一斤,貴的二三十塊一斤,都是山藥,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原來不同品類的山藥,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大不相同,保健價值也相差甚遠,尤以「鐵棍山藥」為佳。

冬季是食補的季節,很多人都會購買「鐵棍山藥」,但很可能只是買了普通的「菜山藥」,食補功效微乎其微!那麼,我們應該鑒別真、假鐵棍山藥?

1

看外觀

鐵棍山藥,粗細平均,一般直徑1-2.5cm,表皮顏色略深,根莖有鐵紅色斑痕;

若直徑較粗,表皮較潤滑,顏色較淺,也無「銹斑」,一般都為普通的菜山藥

2

掂重量

大小相同的山藥,較重的更好,但鐵棍山藥的單支重量一般不超過250g。如果太重,就有可能不是正宗的鐵棍山藥。

3

看肉質

鐵棍山藥折斷時,其肉質較硬,粉性足,斷面細膩,呈白色或略顯牙黃色,黏液少。

普通山藥往往肉質較脆,易折斷,且用手一掐水分較多,粉性不足。

4

品口感

鐵棍山藥水分較少,多糖等較豐富,液汁較濃。因此,煮食後口感較干膩、甜香,入口覺得「面而甜」,帶皮食用伴隨淡淡的麻味。

但是,鐵棍山藥也有不同的亞種。長期實驗證明,不同地區的鐵棍山藥,其品質都會發生變異,藥用保健功效也大不相同。只有懷慶府種植生長的鐵棍山藥才是正宗的鐵棍山藥。

「懷山藥」、「淮山藥」,估計很多人都弄不清楚,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兩者有差異。它們,有什麼差異,哪個更適宜藥用?

01

產地影響品質,懷山藥最佳

懷山藥,是河南省焦作地區種植的山藥;淮山藥,其實是將懷山藥移培至江蘇、安微一帶後,發展起來的新山藥品種。

但無論從藥用還是營養價值上,淮山藥都無法與懷山藥比擬。

02

功能不同,懷山藥入葯更佳

懷山藥,可以是一種專門的藥材,經常用於葯膳;淮山藥,更偏向於飲食或是菜肴。

03

藥用價值不同,懷山藥更佳

懷山藥的藥用價值更高,滋補功效更強,也更適宜健體養生,也常用於心腦血管疾病、消化不良、體虛等症的治療。相較而言,淮山藥的藥用價值要小一些。

山藥不宜過度加工,也不宜放入高壓鍋烹調,以免營養大打折扣。那麼,哪些吃法更養人?

01小米山藥粥

吃走老胃病

小米熬粥營養價值豐富,有「代參湯」的美稱,健脾和胃、補益虛損、滋陰養血,防反胃、嘔吐等功效;山藥健脾益胃、助消化,又有助於胃黏膜的修復。

兩者搭配在一起,可以增強養胃功效,防止老胃病複發,預防胃潰瘍。

02山藥烏雞湯

益氣養血暖手腳

體質虛弱人群往往手腳冰涼,山藥烏雞湯有很好的補中、益氣、養血作用,再配上紅棗,又能強化健脾養胃的功效,適合手腳發涼、脾胃虛弱者。

烹調方法

烏雞焯水,山藥去皮切滾刀塊,紅棗洗凈、姜切片;

將烏雞放入砂鍋中,放入薑片、紅棗,倒入清水,大火燒開後改小火鍋煲一個小時;

放入山藥煮開,繼續用小火煲半小時,加入鹽調味即可。

03山藥核桃露

緩解疲勞

核桃含有大量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與山藥一同食用,能明顯改善疲勞感。

烹調方法

山藥去皮切斷蒸熟,核桃仁焯熟或放微波爐烹出香味;

熟山藥切丁放入豆漿機,再加入熟核桃仁、牛奶,選擇果仁露或果汁等功能,完成後即可飲用,也可以添加白糖等調味。

來源:萬家燈火

有匠心|有溫度|有療效

武郎中工作室

九蒸九晒黑芝麻大蜜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郎中 的精彩文章:

貧血與血虛是一回事嗎?

TAG:武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