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藝術—手籠的歷史
手籠曾是一種流行配飾,不僅可用於保暖,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手籠可上溯至古羅馬時期,最早僅為手套的延長,後逐步可為雙手保暖。古歐洲宗教典籍中就描述了修道士們就曾帶著一種翻羊毛皮製成的手籠過冬。這種手籠在當時很流行,但編織而成的手籠很久才出現在歐洲。直到19世紀,皮製和布制手籠仍然不屬於編織製品。
針織技術在歐洲
公元1000年左右,歐洲尚未出現雙針或多針針織技術。第一隻用多針織技術製成的襪子,甚至比單針縫製的襪子出現還要早。出土文物可以證明,隨著公元711年伊斯蘭教傳入伊比利亞半島,針織技術也同時傳入。公元13世紀末,針織工藝已傳遍北歐和東歐國家,歷史文獻記錄歐洲大陸成立了第一家針織同業公會,就像其他手工業者公會一樣,針織公會已牢牢掌握著整個針織技術的工藝流程。由於並未發現銷售記錄,證明它可能是秘密生產的,正如此才使得其製作工藝得以保存。
中世紀歐洲市場對帽子和襪子這兩種針織品需求量極大,但生產和銷售各環節都被各個公會所把持。15世紀至16世紀中期,針織公會不斷壯大,逐步覆蓋了西至西班牙巴塞羅那、托萊多、塞維利亞,南至義大利米蘭、那不勒斯、熱那亞、曼圖亞,北至比利時、荷蘭、德國等國家。法國香檳地區特魯瓦城在1505年正式頒布了地區同業公會法令,在1514年由巴黎各針織工廠組建的工業公會正式成立,並成為了巴黎六大公會中之一。隨著新技術和新機器的誕生,手工針織廠的市場地位和貿易份額不斷被侵蝕,直至被完全取代,但部分手工編織業者僥倖存活下來。
手籠引領時尚
皮手籠不僅被皮貨商和皮革商所把持,還被納入皮革公會的管轄和禁奢法案的管理。公元1200至1600年,這些法案不僅被用於貿易保護,還被用於控制社會中財富流轉和分配,維持社會等級體系,從而使得每個階層都可以通過著裝樣式、著裝材質和著裝價值而進行區分。公元1438年,倫敦皮革法令正式頒布,不僅用於控制貿易,也規定了著裝規格。例如,白貂皮,紫貂皮,香貓皮只能用於王室成員和貴族,宗教上層人物也可穿著貴重材質,中產階級被限制於只可穿稍遜一點的皮革,而普通民眾只能使用羊皮、兔皮、貓皮等材質。
佩戴手籠在威尼斯貴婦圈中慢慢成為一種時尚,並一直流傳至今。15世紀中葉,流行趨勢迅速從法國傳到了英國。公元1579年,伊麗莎白女王就曾命令她的駐法大使購買一副手籠,並十分鐘意這幅手籠。1586年,從一篇民眾為女王呈上詩篇的空白處發現,繪製了一個裝點著金邊的黑色手籠,這足以證明手籠不僅已成為一種流行的服裝配飾,也說明與其他皮革製品的明顯區別。
手籠逐漸在大眾中流行,不僅僅是追逐時尚,確因它可抵禦冬日的寒冷。歷史文獻記載法王亨利三世曾非常鍾愛一副天鵝絨綢紋手籠。約翰·奧布里(英國作家、學者、歷史學家)曾在其著作《短暫的生命》中提到,拉爾夫·凱特爾(牛津大學三一學院第三任院長)是如何保存一條手籠的。直至17世紀晚期,手籠依舊很流行。人們為獲得更溫暖舒適的毛皮,甚至還專門繁殖培育了專用犬只。
在18世紀,人們對手籠的熱愛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我們從法王路易十五時的宮廷中不難發現,手籠尺寸和奢侈程度隨時間的推進而不斷增大。在諷刺畫家和漫畫家的筆下,手籠的尺寸竟然可以達到拖地的程度,這足以證明統治們者們是多麼地奢侈!當路易十六時於1774年順利登基時,手籠的材質逐漸從皮草向高檔面料發展,這一變化直接影響到整個皮草貿易,並對其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以致於商人們一度上書教皇,要求把使用布質手籠的人們逐出教會。直到法國大革命時期,由於劊子手們總在斷頭台上佩戴布制手籠,才使得這種手籠逐步退出歷史的舞台,從而使皮手籠逐漸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19世紀初,隨著手籠小型化,使得南美洲栗鼠皮和北極狐皮等材質逐漸走紅。1870年,手籠越發地小型化,而俄羅斯紫貂皮成為了那一時代最受歡迎的材質,甚至還有用動物尾巴上的皮毛製成的手籠。20世紀初,手籠又逐漸大型化,從而使得一大批新材料流行起來,諸如皮革、天鵝絨、絲綢和布等。
20世紀30年代中期,隨著汽車的大面積應用,手籠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而今,手籠只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出現,並在社會名流們的照片中顯示出其特有的魅力!溫莎公爵夫人,金格爾·羅傑斯,瓊·克勞馥等名人,都曾經佩戴過手籠。時尚雜誌《Vogue》1938年秋季時尚主題就是一副大號的手籠。瑪麗蓮·夢露,在出席《願嫁金龜婿》電影首映禮時,就曾佩戴了一副白狐皮製的手籠。在電影《白色聖誕》中,有大量描寫手籠的鏡頭和情節,並引發了一波少女服飾的時尚潮流,就連黛安娜王妃都無法抵禦手籠的魅力,總佩戴著手籠出席各種活動。
針織技術和手籠製品,終於在19世紀初葉結合在了一起。與此同時,針織物以及其他針織產品一起逐漸走入每個家庭,並逐漸成為每個家庭婦女最熱衷的活動之一。隨著中產階級群體的不斷壯大,使得婦女們的休閑時間也在不斷增強,因此需要用各種休閑的活動來填充這些休閑時間。女裝、縫紉、刺繡、針織以及後期的鉤針織等方面的書籍和雜誌也應運而生,這些書籍和雜誌囊括了各種針織物的方法。當然也包括了手籠。在19世紀中葉,出現了部分介紹針織和鉤織技術的指南,部分設計使用仿皮製的材料,同時也包含了一部分紡織線的方法。
最後讓我們謝謝semmon的編譯!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