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CES觀展總結,從汽車和《黑鏡》說開去

2018年CES觀展總結,從汽車和《黑鏡》說開去

汽創君:從CES回程飛機上一直忙著整理出一份材料給領導和同事參考,其中的一些感想,覺得也可以在此與廣大讀者交流討論;想起去程路上刷的《BlackMirror Season 4》,裡面有不少對未來人類出行的描述,兩相對照,很有些感慨,在此也一併聊聊。

CES這樣一個喧囂的大party之後,有人看到那麼多的Demo量產還遙遙無期;有人看到太多浮躁的牛皮如亂花漸入迷人眼;有人看到曾經還愛之如金縷的創新,今天已經被棄之如敝履;有人看到新的技術突破令人驚艷,亦或面臨難以跨越的創新瓶頸;有人看到商業上的合縱與連橫,大小公司的不同戰略......當我們側耳傾聽,這喧囂背後,是面臨不同挑戰的人們,面對未來同樣的焦慮和慌張。

本文分為以下四個部分展開:

科技文明躍遷推翻現有汽車形態

由汽車說開去,CES昭示的人類文明未來

這個未來會好么?《黑鏡》想到的

說說我的老本行,產業投資的新機會

一、科技文明躍遷推翻現有汽車形態

汽車科技作為今年CES的重頭戲無出其右,今年參展的汽車科技類企業多達540家(據「國際汽車技術轉移」統計整理),展位佔地近3萬平方米。可以說CES已經成為凸現汽車科技變革的升級版車展,其中圍繞無人駕駛和智能化的自動駕駛平台、人工智慧晶元、激光雷達、車聯網成為展會焦點。隱藏在這些技術背後的一個變化趨勢是,汽車智能技術正從單車智能化不斷延伸,智能汽車在更多的採集人的信息,採用更好的人車交互技術,讓汽車從理解環境到理解彼此(網聯)最終到理解人,正如王煜全老師說的「未來真正好的機器,不光擁有像人一樣的分析能力,擁有智商,同時還擁有理解人的情感的能力,叫做機器的人類智商」。本次CES展可看出汽車的人類智商正在被各大巨頭重視。

1. 無人駕駛平台

高通驍龍820Am汽車平台並集成了4G LTE數據機的信息娛樂系統,車聯網蓄勢待發。

英偉達在CES上宣布,其首批Xavier自主機器處理器現已開始啟動,它致力於藉助AI從各個方面提升駕駛體驗,並為NVIDIA在自動駕駛領域的320家合作企業和機構提供未來技術路線圖。Xavier將為NVIDIA DRIVE軟體棧提供支持,現已擴展至NVIDIA三大AI平台,涵蓋下一代汽車駕駛體驗的各個方面,此外,Xavier擁有超過90億個晶體管,號稱是迄今為止最複雜的系統級晶元,研發歷時四年,研發投入高達20億美元。配置方面,它基於了一個特別定製的8核CPU、一個全新的512核Volta GPU、一個全新深度學習加速器、全新計算機視覺加速器、以及全新 8K HDR視頻處理器而打造。並且,藉助NVIDIA統一架構,所有早前NVIDIA DRIVE軟體開發工作都得以持續進行。但總體來說:DRIVE Xavier可提供更高的處理能力,運行功率更低,每秒可運行30萬億次計算,功耗卻僅為30瓦,能效比上一代架構高出15倍。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科再奇(Brian Krzanich)發表了主題演講,推出了該公司研製的首款自動駕駛汽車。英特爾建立了一支由100輛汽車組成的測試車隊。這款自動駕駛汽車配備了12個攝像頭、雷達、激光掃描儀和來自Mobileye和英特爾的計算技術。汽車前部有3個高解析度攝像頭,可以為汽車提供180度視野;通過汽車中配備的圖像處理器,這款汽車可以感應的最遠距離為300米。英特爾宣布推出全新自動駕駛平台,該平台整合了汽車級英特爾凌動處理器和2個Mobileye Eye Q5晶元,為3到5級自動駕駛提供了一個具備行業領先的可擴展性和多功能性的平台。英特爾還宣布將與上汽集團在自動駕駛領域達成合作,並與四維圖新在整合和定位REM數據上展開合作。除推出自動駕駛平台外,英特爾還推出了2個EyeQ5晶元和一個凌動晶元。

地平線AI「中國芯」和「中國方案」CES首秀,在人潮湧動的LVCC上吸引無數關注,基於征程1.0處理器的高性能L2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駕駛員監控系統、基於第二代BPU晶元架構的L3/L4級別駕駛輔助系統,地平線智能駕駛方案全面展出。

百度也發布了最新的開放式自動駕駛平台Apollo 2.0,將用於支持英偉達、英特爾、NXP半導體、以及Renesas這四家主要的計算平台;公司強化與微軟、TomTom和Udacity等90家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百度與新加坡的Asia Mobility Industries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以促進Apollo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在人車交互方面,百度給商用車、乘用車提供了車內娛樂系統,強調能夠對人實現面部識別,根據每個人的偏好提供特定服務;同時百度也給卡車提供防疲勞系統,通過攝像頭監視司機,在司機疲勞的情況下報警,同時播放節奏更加強烈的音樂,如果是重度疲勞,卡車就會接管車的駕駛系統,切換成自動駕駛,同時找到附近最近的停車場,讓司機休息一定時間。

2. 5G通信

本屆展會上,高通、中興和三星等廠商展示了5G技術。雖說大多數參展公司並未將其標為主題,但5G的超高網速是物聯網、無人駕駛、AI、VR/AR走向市場的基礎。可以說,在CES上,5G是一條低調的主線。2019年5G相關技術就將逐漸成熟,將大大助推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進程,我相信5G也將是2018點重點投資主題

在CES2018上,高通宣布了將和美國AT&T、Verizon、中國移動、韓國電信公司(KT)等全球各大電信運營商的合作,為推廣5G網路做準備。高通表示,未來在移動方面主要投資兩個方向,一個是向移動轉變,一個是4G到5G轉變過程中的新設備、新階段、新用戶和新合作。在汽車、手機、VR等潛在的5G應用場景上,高通在本次大會也宣布了更多的合作夥伴,汽車方面有本田、比亞迪、捷豹路虎,手機方面有谷歌、HTC、LG、三星和索尼等,VR方面有Facebook和小米。高通還宣布了無線電頻率前端(RFFE),谷歌、HTC、LG、三星和索尼移動等OME製造商都與高通簽訂了合同。目前,5G無線服務將要求手機能夠連接多個頻帶,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做法是增加射頻晶元的數量。該產品可以讓終端接受不同的頻率,從而讓手機不再需要安裝多個射頻晶元。

本次CES上,三星還發布了5G聯網汽車計劃。三星發布了TCU遠程控制系統,號稱是「業界首個5G汽車解決方案」。在支持蜂窩網路連接的C-V2X技術支持下,三星與哈曼的5G解決方案可以讓汽車能夠直接與交通信號燈、外部交通管理系統和其它車輛進行通信。也就是說,TCU可以作為單獨汽車與大型交通網路的連接點。三星表示,全新一代的TCU兼容現有的4G CAT 16網路,未來該平台還可以直接升級到更高帶寬的5G網路中。同時三星還表示,目前已經與一家領先的歐洲汽車廠商簽訂了合作協議,後者已經成為了公司的第一個客戶。

3. 激光雷達

在自動駕駛由期望頂峰走向實質運用頂峰的進程中,2018年CES激光雷達熱度持續升溫,據不完全統計,有近20家激光雷達企業參展,國內的廠商今年在CES上的身影非常活躍。速騰聚創、北科天繪、北醒光子都前往參展。北醒光子在CES上秀出了其3D Flash路線的激光雷達CE-30D。而北科天繪在CES期間宣布了億元融資的消息。速騰聚創,則選擇將其MEMS技術路線的固態激光雷達M1Pre,拿到了CES的展台上進行首發,其探測距離達到200米,角解析度則達到了0.09°(水平)*0.2°(垂直),面向車規進行設計,計劃今年第一季度向車廠交付樣機。

速騰聚創展示MEMS激光雷達和視覺融合效果

Velodyne擺出了自家的128線激光雷達和固態方向的vellary。LeddarTech為大眾展示其第二代產品Leddarcore LCA2,據稱這是業界第一款能夠實現量產的3D固態激光雷達集成電路技術組合而成的產品,LeddarCore的晶元每秒將可進行高達24.5萬次數字化波形計算,而這依靠近13億個樣本和大量基於樣本的運算方式上產生的。這些波形計算進一步通過LeddarTech專有的信號處理演算法,而這種演算法每秒能執行250億次操作。基於這些複雜的數據,將產生了一個內容龐大、豐富的激光雷達資料庫,從而更有效地輔助其打造最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應用程序。

Quanergy的OPA固態激光雷達,可惜看不到點雲效果

Innoviz發布的新品InnovizPro是一款基於MEMS掃描技術的、獨立的固態LiDAR解決方案,InnovizPro將超高幀率與高角解析度、寬視場相融合,使它能夠高精度地創建高密度3D點雲。與此同時,該產品達到150米長距離的探測範圍,可保證其遠距離探測的精確度及清晰度。這些特性讓InnovizPro即使在如黑暗的夜晚、耀眼的陽光、急速變化的天氣以及車輛高速行駛等條件下,均能保持超高的精確度。

法雷奧投資的法國Navya公司在今年的消費電子展上推出全球首款無人駕駛計程車Autonom Cab。這款純電動無人駕駛計程車配備了7個法雷奧SCALA激光掃描儀。SCALA激光掃描儀是目前市場上首款也是唯一一款量產的車身級激光雷達,也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部件。

除此以外,豐田投資的Luminar上了豐田的雷克薩斯自動駕駛測試車頂。偏上游、提供激光發射模塊的Trilumina和炒熱固態激光雷達的Quanergy也亮相本次CES。

3.顯示屏

由於汽車智能化帶來的大量交互需求,車內多屏在此次CES由IDEA變成了現實,屏幕越來越大,屏幕無所不在成為了一大趨勢。

BYTON Concept內置50英寸中控大屏幕,貫穿整個前排,同時還給駕駛員方向盤後內置一塊8英寸觸控屏幕,在手扶方向盤的時候可以自然地夠到。並車內加人臉識別攝像頭,手勢和語音控制,物理按鍵極少(比如換擋鍵),BYTON Concept這套車內駕艙的打造似乎隱隱有一個終極目標,就是要讓駕駛者忘掉傳統右手側的控制區。

BYTON 50寸共享全面屏

起亞概念中控台上使用的屏幕則更為激進,不僅僅是長屏,更是一塊貫通式的曲面液晶長屏,從駕駛位一直貫穿至副駕駛位,從豎立高度來看,相對拜騰略低,一定程度避免了視線遮擋問題。

現代集團旗下現代MOBIS(摩比斯)展示的概念駕駛艙包含多塊液晶觸摸屏,最有特點的一塊屏被設置在靠近車頂的位置,駕駛員抬頭可見,這一設計方式在此前從未出現在其他概念車上。

豐田Fine-Comfort Ride概念車首次搭載了車窗屏,更準確的說是車窗投射概念,可顯示文字、圖像、視頻信息,並與用戶交互。不過,這一設計還處於純概念階段。

瑞士AR企業WayRay攜汽車抬頭顯示器(HUD)解決方案亮相CES 2018。該公司首次向公眾展示了其NAVION售後解決方案,同時也為其OEM設計了全息AR擋風玻璃產品。WayRay核心產品是採用增強現實技術的汽車導航設備NAVION,將導航信息、安全提示等以全息影像形式投射在擋風玻璃上,且無需任何額外眼鏡或頭套等設備。國內企業未來黑科技則有驚艷的全車窗顯示器低調亮相。

二、由汽車說開去,CES昭示的人類文明未來

除百度等科技公司的智能駕駛汽車從關注車開始更加的關注「人」,日產在CES展出了其「腦車介面」(B2V)技術,嘗試將人腦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將其變成「萬維網上的物聯網節點」。該技術通過使用腦電圖技術來閱讀和解讀司機的大腦信號,日產的腦車介面可以預測人類司機的行為,從而提前實現轉向或踩剎車等操作。這樣,半自動駕駛汽車將會比人類司機快0.2秒到0.5秒採取相應行動。

由汽車的人類智商提升說開去,此次CES可以看作人類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一個完美註腳。與以往三次科技(工業)革命不同之處在於,以往的科技(工業)革命更多體現在工業效率的提升,是圍繞「效率」的革命,而此次科技革命是圍繞「人」的革命。或者說,以往的科技革命更多是人類四肢的解放,而此次科技革命不但有四肢的釋放(例如無人駕駛、機器人),更核心的是聚焦於頭腦的革命:藉助現代信息技術和AI技術的進步,為人本身(眼、耳、嘴直至大腦的)賦能,使人類的生物性功能與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生物性耦合功能(如虛擬現實、語音交互、圖像識別、人工智慧、腦機介面)發生交火(Cross Fire),從而在人類大腦與計算機超腦之間構建起聲音、圖像甚至是生物意義上的交互通道,不但使人的價值發生前所未有的提升,而且為人類文明創造出無限種可能。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有幸處於一個人類科技文明躍階的大時代開端

三、這個未來會好么?《黑鏡》想到的

我們都知道,智能汽車給原有的交通法規體系和人類倫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拓展至各種新的科技,在發軔之初,人類知不知道一項新的技術到底都意味著什麼,人類和機器的未來會好么?

想起路上看的《黑鏡》第四季,一如既往,他們對未來的期待並不樂觀,這裡的人們生活在被科技寡頭壟斷的絕望世界裡。深入思考人類未來後,提出疑問,真正可怕的究竟是人類還是科技?這其中對未來汽車也有著諸多描述。

第一集《Crocodile》中,這輛運送披薩外賣的無人駕駛物流車發生的一起交通事故,成了劇情矛盾衝突的關鍵點

第四集《Hang the DJ》中,這輛用AI控制和調度的無人駕駛小車,可以看出大家對未來汽車出行方式的期待,也難怪豐田也要視谷歌為競爭對手

第五集《Metalhead》中,殺人的機器狗追蹤人類,似乎用到了視覺+激光雷達+紅外進行模型重建,製造這樣的殺人機器,其實已經沒有絕對的門檻,如果真到了這樣一天,可能真的像作品中表現的那樣,人之所以能逃命,得寄期望於機器電池耗盡了

四、說說我的老本行,產業投資新趨勢

先說觀點,從CES展發現,技術飛躍速度超越主業發展進度,產業投資+雙向賦能成大機構「標配」。

技術的飛躍、顛覆式創新的不斷湧現對於各個領域的頂級機構來講,是機會,更是挑戰。本次CES展,從Intel Capital、戴姆勒資本、高通資本等機構的深入溝通發現,大公司產業資本率先布局前瞻技術,實現和新勢力雙向賦能,戰略拓展業務外延已成產業界新「標配」。

本次觀展深入交流或者接觸到的產業資本有:Intel資本、高通資本、本田加速器、法國中小企業創新加速器、德勤加速器(推介中小創新企業)、印度SMG創新加速器、 Linux基金會、Bosch戰略投資、加拿大人工智慧孵化器等。這些產業資本或資本孵化機構,或退居幕後攜眾多參股新興科技公司「組團」參展、或者在酒店組織多場產業和客戶交流沙龍,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角」。世界大型機構的「創新引領」策略和初創中小企業的「積木式創新」不謀而合,成為未來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要趨勢,而中間的「連接器」,則正是這些大公司的產業資本。

本次交流中發現,以Intel資本為例,每年在主業外幾大新技術領域投資5億美元以上,以多樣化戰略投資推進Intel的外延式發展,實現基業長青。其中,智能網聯汽車成為Intel最重視的領域,也正是通過大舉布局該領域的新興公司,並對其進行系統的投後管理和賦能,以這些新興公司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反補Intel自身,英特爾才敢於宣稱在2021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

那麼,從CES展看,有哪些細分領域有投資機會呢,我比較關注的有:

電驅動汽車格局初定,新興力量仍有細分機會

如功率半導體、新型連接器、無線充電和無線信號傳輸、電池安全(防火防爆)、鋰陶等新介質固態電池等;

燃料電池方興未艾,蘊含重大機會

現代在拉斯維加斯發布了名為Nexo的氫燃料電動車,它的行駛里程可達600公里,而動力則比之前的燃料電池版ix35提升了20%。這輛Nexo藉助容量更大的電池,續航里程比前任ix35提升了217公里。動力也從原來的124KW提升到了135KW,扭矩則比之前的299Nm提高了95Nm之多。0-100km/h的加速時間相比之前ix35的12.5s縮短到了9.5s。

可以看到,從性能指標方面,燃料電池汽車已經進入大規模商業化的前夜,未來市場蘊含重大投資機會。

智能化技術為主角,產業鏈條仍在巨變,但小公司生存艱難

感測層仍然是各種技術路線互相絞殺的戰場,激光雷達和新3D視覺領域公司過度密集;人車交互HMI的用戶體驗需求,語音的崛起還未結束,智能座艙剛剛開始;智能汽車決策大腦、計算平台方面,巨頭的優勢已難撼動;以高精地圖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優勢;2018年將是5G的風口一年,也將隨之成為V2V、V2X技術突破的元年,天線、晶元、模組等各有機會;

商業模式的想像空間還在進一步打開,但由於全球主要科技巨頭均將技術創新的焦點轉向汽車,導致技術和商業模式迭代的速度急劇加快,中小企業,特別是在某一個領域有所突破的針尖型公司,將面臨時間窗口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則能贏家通吃,快速成長為行業獨角獸,錯失時間窗口則面臨巨大的創新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汽創新創業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中汽創新創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