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世界陸軍武器裝備發展分析

2017世界陸軍武器裝備發展分析

來源:軍事文摘

作者:謝海

目前,海軍、空軍和天軍已經成為各國的寵兒,武器更新迭代速度也比較快,而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陸軍,其武器發展受重視程度相對較低,但受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影響,陸軍武器的發展也有了新的變化。

坦克升級成主要趨勢,炮兵裝備更加自動化、精準化

被稱為「陸戰之王」的坦克是一個國家陸軍的主要武器裝備,佔有著重要的地位,雖然近年來有不少唱衰坦克的,但作為陸軍的重要突擊武器,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其在正規陸戰中的主體地位仍不可動搖,仍然是世界大多數國家,特別是軍事強國陸戰武器主要發展的軍事裝備。

從目前世界坦克發展狀況來看,在主戰坦克發展方面,一部分國家選擇研製新型主戰坦克(即第四代主戰坦克);而另外一些國家則選擇對現役的第三代主戰坦克進行升級,升級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信息化、防護力和火力。

俄羅斯展示的BAS-01G戰友無人戰車

2015年5月的「勝利日」閱兵期間,T-14阿瑪塔主戰坦克首次向公眾展示,引發了大眾對第四代坦克的熱烈討論。2017年5月,俄羅斯國防部發表了聲明,表示阿瑪塔坦克的實際服役時間將推遲到2020年以後,該坦克原計劃在2017年服役。在8月舉行的「軍隊-2017」國際軍事技術論壇期間,俄羅斯宣布將在2020年之前向俄武裝部隊交付100輛阿瑪塔主戰坦克。該坦克採用了無人炮塔設計,配備了全新設計的2A82型125毫米滑膛炮。據資料顯示,2A82的身管倍徑要比2A46M長了一些,並且在使用膛壓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火力超過了T-90系列坦克。在美國媒體評選的俄羅斯未來五大最強武器清單,排在第一的就是阿瑪塔坦克。阿瑪塔坦克的發展不順有技術上的原因(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測試工作進展不順,但官方沒有披露問題出在哪裡),也有資金上的因素,這也說明研製下一代坦克在國家政策、軍費投入和技術發展等方面都具備條件,研製和測試工作才能比較順利地推進。

相對於俄羅斯研製下一代主戰坦克,許多西方國家選擇在現役第三代基礎上進行改進。以美國和德國為例,美國計劃將M1A2 SEPv2升級到M1A2 SEPv3的水平,2021年後還將升級到SEPv4的水平,而德國計劃為豹2A6/7換裝130毫米滑膛炮。M1A2 SEPv3開始換裝防護效能更好且更重的下一代革命性裝甲(NEA),具備更優異的抗動能穿甲能力。火炮則可以使用M829A4新型穿甲彈,製造廠商宣稱M829A4可以有效破壞俄羅斯的爆炸反應裝甲(ERA),例如接觸5型,並且外界推估在穿透ERA之後還可再穿透780毫米 RHA的厚度,顯示其威力強大且針對性明顯。與美國升級彈藥路線不同,德國計划走升級火炮的路線。為了對付阿瑪塔主戰坦克,德國研製的新型130毫米滑膛炮炮管長度為口徑的51倍,採用立楔式炮閂,增加了葯室容積,同時其內膛採用鍍鉻。據稱這種坦克炮的威力比120毫米炮威力增加了50%。

主戰坦克發展方興未艾,輕型坦克發展在2017年也嶄露頭角。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17年11月報道,美國陸軍計劃研製新型輕型坦克以加強火力,該項目命名為「機動保護火力(MPF)」,目前美軍已經提出了具體要求。與之前美國陸軍招標的聯合輕型戰術車輛類似,此次輕型坦克的招標也將在兩家公司之間競爭。根據美軍授予的合同,兩家公司將分別製造12輛原型車,然後美軍將決定勝出者,以低速率生產總共54輛輕型坦克,首批26輛,然後視情況追加28輛。其中包括8輛經過改裝達到預生產型標準的原型車。美國陸軍計劃在2025年裝備首個新輕坦作戰部隊。根據計劃,美軍將在2019到2022財年撥款1.76億、3.11億、3.6億和3.76億美元,為美國陸軍提供一款具備較強防護能力、遠程網路化精確直射火力的輕型坦克。按照美國陸軍提出的要求,其戰鬥全重不超過30噸,搭載105或者120毫米火炮。C-17運輸機可以裝載2輛以上的戰車進行空運,並且希望能將其裝入C-130運輸機直接向前線進行投送。

俄羅斯無人戰車在敘利亞參與作戰

在炮兵裝備方面,俄羅斯新型車載炮、法國改進型凱撒車載炮和美國LRPF彈道導彈是2017年炮兵裝備關注度最高的武器。俄羅斯新型車載炮在2S35聯盟-SV自行加榴炮基礎上發展而來。其最大亮點是炮塔採用無人模塊化設計,並且實現了完全的彈藥自動裝填,自動化水平達到了瑞典弓箭手和法國改進型凱撒車載炮的水平。早期的凱撒車載炮火炮採用半自動裝彈機,彈頭輔助裝填,發射葯人工裝填,改進型凱撒車載炮通過一個機械臂快速送彈裝置,實現全自動任意角自動裝填。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使車載炮「行軍-戰鬥」的轉換時間大為減少,具備「打了就跑」的能力。

如果說車載炮發展體現了自動化的發展趨勢,那麼,LRPF彈道導彈則體現了陸軍炮兵裝備向遠程化精確打擊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2017年7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獲得美國陸軍一項價值7380萬美元的合同,用於推進遠程精準火力(LRPF)項目的第二階段工作。LRPF第二階段計劃包括技術成熟和風險降低,用於開發LRPF原型導彈系統和發射箱,並與多發射火箭系統M270A1、多管火箭炮和M142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發射裝置兼容。LRPF導彈射程為500千米,導彈採用了新型固體發動機和制導系統,具備更快的飛行速度和突防能力,打擊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該導彈計劃在2027年服役,取代現役的陸軍戰術導彈(ATACMS)。

美國陸軍導彈和航天計劃項目執行辦公室發言人丹·奧博伊爾認為,LRPF導彈將利用由導彈運送的間接精確火力攻擊、消滅、壓制和摧毀目標。該導彈將為戰場上的炮兵部隊提供全天候的遠程和深度打擊能力,同時為旅、師、軍、陸軍、戰區、合成軍種和聯軍等部隊單位以及執行全面、有限度或遠征行動的海軍陸戰隊空對地特遣部隊提供支持。2017年10月,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陸軍可能為LRPF導彈增添額外的反艦能力,以適應陸軍未來多域戰的要求,這意味著該導彈不僅可以對付陸地固定目標,還具備一定的反艦能力,具有很強的多用途性。

無人戰車初試鋒芒,陸軍地面無人系統加速發展

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局勢後,敘利亞戰場就成了俄新型武器的「試驗場」,巡航導彈、反艦導彈、轟炸機等許多武器迎來了服役生涯的首次實戰。在敘利亞戰場上,俄不少新型地面武器也進行了實戰,其中,無人戰車最為引人關注。

和其他軍事大國一樣,俄羅斯很早就意識到了無人戰車和機器人發展的重要性,認為這些武器將是陸軍未來裝備序列中的重要成員。近年來,俄羅斯國內軍工企業推出了十餘種不同戰鬥全重級別的履帶式無人戰車,小的只有數百千克,而大型的可以達到15噸,其規模和發展勢頭都引人矚目。在這些無人戰車中,較為典型且技術成熟度很高的代表型號,當屬平台-M、BAS-01G BM戰友、天王星-9以及旋風等,有些無人戰車還接受了實戰的考驗。

俄羅斯軍工企業已經研製了十餘種型號的無人戰車

2017年1月,俄羅斯媒體公布了一段俄特種部隊在敘利亞作戰的視頻。視頻顯示,特種部隊使用狙擊步槍、反坦克導彈等武器與敵人作戰,引導戰機進行空襲,甚至還操作無人戰車進行實戰。2015年,俄軍將剛裝備部隊不久的平台-M履帶式無人戰車部署到敘利亞戰場上。平台-M履帶式無人戰車的首次戰場秀,就選在了協助敘利亞政府軍攻佔位於拉塔基亞市郊區的754.5高地的作戰行動中。在戰鬥中,俄軍派出了1個2S3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群、6輛平台-M履帶式無人戰車和4輛暗語輪式無人偵察車,此外還有數架小型無人偵察機配合作戰。戰場上所有俄軍部隊的指揮控制由仙女座-D自動化指揮系統負責,戰場態勢信息實時傳輸回指揮中心並顯示在大屏幕上,而無人戰車以及無人機的控制則由前方的操控人員負責,形成了一套控制指揮加察打一體化的無縫連接作戰體系。

在具體作戰任務分配上,平台-M履帶式無人戰車主要負責對恐怖武裝分子實施100~120米距離上的抵近射擊,暗語輪式無人偵察車和小型無人偵察機負責戰場態勢偵察,2S3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群則適時對恐怖武裝分子的陣地進行火力壓制。敘利亞政府軍士兵依靠俄軍先進無人作戰裝備的掩護,在距離平台-M履帶式無人戰車後方150~200米處跟隨推進。最終,在俄敘雙方空地火力的聯合打擊下,70多名恐怖武裝分子被擊斃,而敘利亞政府軍士兵無一陣亡,展現了無人戰車的戰場作用和新的作戰樣式。

這次戰鬥是俄軍地面無人戰車的首次實戰,充分展現了俄軍指揮員高超的作戰指揮能力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堪稱是一次有人與無人作戰裝備空地聯合作戰的教科書般的典範之作。此後,俄軍又將天王星-9履帶式無人戰車投入到敘利亞戰場上,同樣取得了很好的實戰效果。

這些無人戰車通常安裝了一個無人炮塔,可集成小口徑機關炮、機槍和輕型反坦克導彈等武器。車上裝備有白晝和夜視光電感測器,能夠實現自動和半自動跟蹤目標。瞄準後,由控制人員發出攻擊指令來遙控車上武器系統射擊。機槍和機關炮可以用於打擊有生力量和輕型裝甲車輛,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為8千米,可用於攻擊堅固碉堡和重型裝甲車輛。作戰時,控制人員通過攜帶型操控台,利用像遊戲手柄那樣的操控桿對無人戰車進行遠距離操作。

無人戰車除了直接參与戰鬥,其還可以用於掃雷、物資運輸等任務。俄軍在敘利亞部署了一種代號為天王星-6的無人戰車,主要用於戰場掃雷,並取得了較大成效。天王星-6車體覆蓋有8~10毫米厚的裝甲板,可有效防止在掃雷觸爆過程中車體被高速飛行的地雷破片損壞,同時其車體內部的設備特別是電子設備也經過特別加固的防震設計,防止因地雷爆炸衝擊波造成車體內部導航、控制等部件損壞。在動力方面,天王星-6採用改進的六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能夠連續工作16小時,每小時可以掃除2000平方米的雷區,相當於20名工兵的工作量。

卡-52武裝直升機

目前,世界無人戰車技術發展迅猛,並被廣泛地應用於現代戰爭。由於無人戰車具有持續行動能力強、無人員傷亡、可長期值守等特點,可用於快速機動、遠程偵察、情報處理、排雷破障和火力打擊等作戰和支援任務。未來作戰方式向非接觸、非線式、非對稱、零傷亡變革,因此無人戰車將成為必要裝備,並對未來軍隊發展和戰爭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直升機改進中挖掘潛力

為專用武裝直升機配備毫米波雷達已經成為世界軍用武裝直升機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配備名為長弓的毫米波雷達。該雷達安裝在主旋翼軸頂端,可360度全方位連續掃描。配備毫米波雷達後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可穿透戰場煙霧,探測到機載光電探測系統無法探測到的目標,使其在複雜氣象條件下的作戰能力大幅提高。根據公開論文,配備長弓毫米波雷達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實戰中證明其戰力較配備早期型號雷達的同型直升機有很大提升,如殺傷力提高4倍,戰場生存能力提高7倍,作戰效率提高28倍。由此可見毫米波雷達對現代武裝直升機的戰術意義。

配備毫米波雷達的直升機除了可以使用光電探測系統進行探測外,還可以使用雷達進行探測,探測手段更加豐富,整體作戰能力大幅提升。除了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俄羅斯卡-52武裝直升機也配備了毫米波雷達(勁弩-52型雷達),歐洲直升機公司也計劃為其虎式武裝直升機配備毫米波雷達。

藍海長青系列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海長青智庫 的精彩文章:

被稱「星球大戰司令部」的俄軍自動指揮所投入戰略值班

TAG:藍海長青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