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三十九首《游東田》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三十九首《游東田》

【篇目】

[作品介紹]

[作者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賞析五]

【古風泊客一席談】

游東田

[齊詩·謝脁】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

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

遠樹暖阡阡,生煙紛漠漠。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拼音版:

qī qī kǔ wú cóng , xié shǒu gòng xíng lè 。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

xún yún zhì léi xiè , suí shān wàng jūn gé 。

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

yuǎn shù ài qiān qiān , shēng yān fēn mò mò 。

遠樹曖阡阡,生煙紛漠漠。

yú xì xīn hé dòng , niǎo sàn yú huā luò 。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bù duì fāng chūn jiǔ , huán wàng qīng shān guō 。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作品介紹]

《游東田》是南朝詩人謝脁創作的古詩作品。這首詩寫與友人攜手共游東田所見的美景和感受。詩人健步登臨層台累榭,縱目眺望自然風光。「曖阡阡」的樹林,「紛漠漠」的煙霧,從遠到近,盡收眼底。「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是一組特寫鏡頭,通過動態,突出景物的多姿多彩和勃勃生機。「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兩句,寫陶醉於美景、連美酒也不想喝,從景轉到情,突出詩人對自然風光的酷愛。全詩語言清新流麗,多工整對句。

這是一首紀游詩。作者寫他平日生活很不愉快,便和友人攜手出遊。看到水中的魚戲荷動、林間的鳥散花落,很有興緻,心中苦悶也就得到了暫時的排遣。東田:《文選》李善注說:「朓有庄在鐘山,東遊還作。」這首詩就是他去別墅遊覽回來之後作的。東田在鐘山下面。

[作者介紹]

謝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附近)人。是南朝的世家豪門子弟。年少時就有文名,又曾出任宣城太守,所以又稱他「謝宣城」。他與同族前輩謝靈運均擅長山水詩,並稱「大小謝」。謝朓先在京城任職,經常出入竟陵王蕭子良的藩邸,為「竟陵八友」之一,享有很高的文學聲譽。後在荊州任隨王蕭子隆幕僚,深受賞愛。永明十一年(493年),謝朓因遭受讒言被召回京師後,逐漸陷入困境。雖然,他的官職不斷提高,從宣城太守做到尚書吏部郎,但由於他的家族和個人的聲譽,從蕭鸞(明帝)篡政,到始安王蕭遙光謀廢東昏侯自立,都曾拉攏他以為羽翼,使他深感危險。最終他還是因為有意泄漏了蕭遙光的陰謀,被誣陷下獄而死,年僅三十六歲。

謝朓和沈約同時,詩也齊名。號稱「永明體」。梁簡文帝曾稱讚他們兩人的詩為「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見《梁書·庾肩吾傳》)從謝朓現存作品看,他的五言詩確實有新的特色,即:寄情山水,不雜玄言。雖然曾受謝靈運的影響,但內容的深刻和文採的清麗都超過謝靈運。嚴羽《滄浪詩話》說:「謝朓之詩已有全篇似唐人者。」這話說得不錯。今天看來,他的詩對唐代詩人是有較大影響的。謝眺的賦也寫得清麗,對後代也有影響。有《謝宣城集》。

[注釋]

1、東田:南朝太子蕭長懋在鐘山(今南京紫金山)下所建的樓館。

2、戚戚(qī):憂愁的樣子。

3、悰(cóng):快樂。

4、行樂:遊玩。

5、尋云:追尋雲霞的蹤跡,指登高。

6、陟(zhì):登,上。《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

7、累榭(xiè):重重疊疊的樓閣。榭,台上有屋叫榭。

8、隨山:順著山勢。

9、菌閣:華美的樓閣。王褒《九懷》有句:「菌閣兮蕙樓」,用菌、蕙等香草來形容樓閣的華美。

10、曖(ài):昏暗,不明晰。

11、阡阡(qiān):同「芊芊」,茂盛的樣子。

12、生煙:指新生之煙。謝靈運《撰征賦》:「睹生煙而知墟。」

13、漠漠:瀰漫,散布。

14、荷:荷花。

15、余花:殘餘的花朵。

16、不對:不面對著,這裡指不飲酒。

17、芳春酒:芳香的春酒,這裡指美酒。

18、青山郭:靠近青山的城郭。郭,外城。

[譯文]

戚然無歡,邀友一同遊樂。

登上雲霧籠罩中的高高樓榭,順著山勢眺望遠處的菌形台閣。

遠處樹木鬱鬱蔥蔥,一片煙靄迷離的景象。

游魚嬉戲,觸動水中新荷;飛鳥辭樹,枝上余花散落。

春酒雖美,還是停杯對景,眺望青山。

賞析

壹/

東田是建康(今南京市)有名的遊覽勝地,西臨富麗豪華的台城,北傍虎踞龍盤的鐘山、東靠紆迴迤邐的青龍山,南有熱鬧繁華的秦淮河,居中的雀湖(即前湖)。游魚成群,碧荷覆面,更是意態萬千。齊武帝的文惠太子非常喜愛東田的景色,特在此設立樓館,並經常到這一帶游幸。樓館的華麗,甚至超過台城的上宮。謝脁在建康時,因有庄在鐘山,所以也經常到東田去遊覽,《游東田》就是一首記游之作。

佚名

賞析

貳/


文本賞析

詩的第一、二句說自己心中不樂(悰,樂),故與朋友攜手來游東田。次二句寫登上聳入雲霄的層層台榭,隨山勢望去,只見樓閣華美無比(菌閣)。接著四句繼續描寫遠近景色,遠處樹木蒼翠茂密,山間煙靄繚繞瀰漫,「阡阡」、「漠漠」兩個疊音詞將樹木的蔥蘢和雲煙的氤氳表現得非常生動。接著,詩人目光稍稍收回,只見水面上荷葉顫動,於是推想一定有游魚在水下嬉戲,又見棲息著的鳥雀一飛而散,留在枝條上的殘花紛紛飄落下來。詩人在「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二句中將魚、荷、鳥、花結合起來寫。由荷動可推知魚戲,此以實寫虛也;「鳥散」是瞬間的景象,稍縱即逝,而「余花落」相對和緩些,詩人用「余花落」這一細緻的動態描寫來表現飛鳥散去後由動人靜的一瞬間,顯得餘韻悠悠,體現了詩人閑適恬靜的心境。「新荷」、「余花」也點出了時節正是初夏。詩的最後兩句寫不去飲酒取樂,而是凝神眺望城郭邊的青山,詩人陶醉於自然景色中流連忘返的形象躍然紙上,詩開始時的苦悶至此已蕩然無存了。

全詩寫景既有全景式的概括描寫,顯得視野開闊;又有局部細膩的生動刻畫,精警工麗,富有思致。這樣寫景避免了冗長的鋪排,同謝靈運的某些寫景鋪排過多相比有了進步,顯得流麗清新。


名家評論

據《南齊書·謝脁傳》記載:謝脁「長五言詩」,與謝脁同時代而稍後於謝脁的詩壇領袖沈約常說:「二百年來無此詩也。」可見其對謝脁的崇高評價。鍾嶸在《詩品》中稱讚謝眺的詩作:「奇章秀句,往往警道"。鍾惺在《古詩歸》中說:「玄輝以山水作都邑詩,非唯不墮清寒,愈見曠遠。」《游東田》詩,皆可當之而無愧。

佚名

賞析

叄/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遠樹曖阡阡,生煙紛漠漠。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謝脁(464-499)字玄暉,與謝靈運同族,人稱之為「小謝」。謝脁曾做南齊諸王幕下參軍、功曹、文學等職,495年出任宣城太守,官至尚書吏部郎。謝脁生活在黑暗社會中,常有憂生之嗟,儘管他奉行明哲保身原則,但最後在貴族內部欲廢齊東昏侯時,因知情不肯參與而被殺,死時年僅三十六歲。

謝脁的山水詩中多用「望」字,一個「望」字交代了詩人觀賞景物的視角,即從靜止的一點攝入山水風景,通過視線的拉遠、收近,呈現出一幅焦點透視、錯落有致的山水畫。同時,由於詩人定於一點觀察,景物單純,因而捕捉到了景物的動態之美。謝脁(464-499),字玄暉,與謝靈運是同族,又都以山水詩見長,所以並稱「大小謝」。他曾任宣城(即今安徽宣城縣)太守,人稱「謝宣城」。為「竟陵八友」之一。小謝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一是發展了山水詩,二是他所代表的新體詩為唐代近體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小謝的山水詩有以下三方面特點:一是著重表現了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象,這一成功的嘗試使山水詩從登臨游賞擴大到羈旅行役送別等日常生活範圍,為後世山水詩開出一個極為廣闊的天地。二是在寫景方面突破了大謝「寓目輒書」、全面鋪寫的格局,精心選擇和剪裁景物,真切細緻地表現出景物的特徵、動態和情趣。如《觀朝雨》中「空濛如薄霧,散漫似輕埃」,生動展現了細雨被風吹動飄飛不定的情狀:《游東田》中「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細緻觀察並精心刻畫出遊魚戲於新荷、飛鳥撞落余花的動態:《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用「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兩個形象貼切的比喻表現出黃昏時分晚霞與大江互相映襯的優美意境和寧靜澄澈的境界。三是在景物描寫中自然融進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發端便說:「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將客子的悲傷和日夜奔流的長江聯繫在一起,突出了詩人憂思的深廣。《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橋》展現了浩淼無涯、東流而去的江水和佇立船頭、回望天際的孤客,「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中,「辨」、「識」二字精確刻畫出詩人極目回望的無限深情和專註的神情。被王夫之《古詩評選》稱為「語有全不及情而情自無限」的「活景」。 與直抒胸臆、達情務盡的漢魏古詩相比,新體詩更注重特定情境的描寫,寄意象外。謝脁是寫作新體詩成就最高的詩人。他既注意學習南朝樂府民歌優美的情韻和明快的口語,又汲取了晉宋以來體物工細和講究對偶的技巧,形成含蓄凝練,思致工巧的特點。如《玉階怨》:「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截取深宮夜景的一隅,通過螢火飄流的景象和縫衣的細節,暗寓宮女愁思的深長及她再邀恩寵的希望,興象玲瓏,不著怨字而意在言外。《王孫游》:「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取《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而能自出新意,表達了錯過春光的遺憾。「絲」與「思」諧音雙關。再如《同王主簿有所思》:「佳期期未歸,望望下鳴機。徘徊東陌上,月出行人稀。」透過思婦的動作和陌上行人稀少的畫面見出渴盼遊子的心情,意余象外。初步解決晉宋以來詩歌情景分離的問題,這也是謝脁對詩歌的最大貢獻。受「永明體」影響的南朝詩人還有王融、范雲、江淹等。

《游東田》是謝朓的名作之一。東田,是齊惠王於鐘山下立的樓館,附近風景宜人。這首詩即以清新流媚的筆觸描繪了東田山水的自然之美。

開首二句「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先寫自己出遊的原因,即苦於內心悶悶不樂,所以約伴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樂趣。悰,心情,這裡指歡樂。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生活感受,當心情不好的時候揀個有山水草木的去處走走,便可以消去許多煩惱。看來謝朓也是這樣,於是他很快就陶醉在自然景物之中了。

「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這兩句寫出遊的路線。陟,即升、登的意思。沿著重迭連綿的台榭向上登攀,回首俯瞰,山下的樓閣宛若芝菌一般。這二句的妙處在於開了一個大的畫面,可以使我們想像到飄轉的白雲、堆迭的台榭樓閣那種美妙的景象,甚至能辨識出詩人拾級而上的身影。「尋雲」與「隨山」四字表現了詩人這時閑適自得的情懷。「尋」字饒有興味,「尋」的是雲,而非水、或風,或其它什麼,這固然是說所游的地方是在高處,但更重要的是雲的飄渺悠遠的姿態更能激起人們翩翩的聯想,「尋雲」是虛寫詩人內心的想望,而「隨山」則是實寫詩人外表的情狀。因尋雲而來,但隨山而去,表現詩人詩思的高遠,和情態的悠閑,具有語淡態濃,筆留神往的藝術效果。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在其《抒情歌謠集序言》中道:「詩人的思想對象隨處都是;雖然他也喜用眼睛和感官作嚮導,然而他不論什麼地方,只要發現動人觀聽的氣氛可以展開他的翅膀,他就跟蹤前去。」隨著眼界的不斷開闊,詩人敏銳地捕捉著自然界中富有特徵的景物,濬發巧思,加以形象地描繪。

「遠樹暖阡阡,生煙紛漠漠」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廣闊的遠景。詩人這時登上山巔,縱目遠眺,只見遠處林木叢茂,連成一片,周圍又為一層薄霧輕煙所籠罩。猶如中國畫中常見的山水,於煙霧迷茫中偶爾露出點山光或樹色。「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漠漠」,散布的樣子。這兩組疊字既寫出綿邈的自然空間,也給讀者留下闊大的想像空間,樹色的瞹叇,煙霧的氤氳,乃至山姿的連綿,雲塊的團結,一個富有詩意的、美麗的自然山水畫卷就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彷彿也同詩人一起憑高送目、涵泳沉酣,領略大自然之美,竟至留連忘返。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這是寫近景,也點明節令。兩句寫得情彩飛動,意趣橫生,向來為人們所傳誦。如果說前面數句猶如寫意山水,那麼這兩句則似工筆花鳥了。詩人緊緊抓住一瞬間的活動,把自然界充滿生機的景象,尤其是把初夏特有的景物,生動細緻地表現出來。二句中又有層次,前句寫俯視,後句寫仰看。寥寥十字,卻有很大的藝術容量。動靜互現。古詩的意境多呈「靜」的狀態。但也有靜中見動感者,使詩境產生靈動之氣。「魚戲」的「戲」字,寫出魚兒優遊不迫,怡然自得的活潑神態;「新荷動」,又使鮮嫩的荷葩的娉娉嬝嬝的風致躍然紙上,「鳥散」句,把近景稍拉開,向人們展示了眾鳥歡唱、落英繽紛的景象。而花之為「余」,因而容易灑落,魚動新荷,點出時間是春末夏初之交。兩句中的四個景物,構成一個畫面,整個畫面寫的又是一剎那間的活動,字裡行間,繚繞著詩人的斐然的情思,噴薄著大自然的活力。後人儲光羲《釣魚灣》有「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即從「魚戲新荷動」擴展開來的。

面對著大自然美好的圖景,詩人如夢如醉,完全忘記了自己初來時的煩悶,以致使詩人發出:「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這種由衷的慨嘆。在詩人看來酒味再美,也莫如山塢水涯更為令人神往的了。在篇章結構上,這兩句又是與頭兩句相呼應。古時酒與愁是連在一起的,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詩句。故有「借酒澆愁」的說法。而在謝朓此時看來,即使有很多的愁煩也無須用酒來消解,最好的辦法就是到大自然中去。詩人彷彿從自然山水中找到了與自己內心情感相契合的東西。

整首詩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深切熱愛和美好的嚮往。也體現了詩人狀物寫景的才能。謝朓山水詩最大特點就是善於用清新自然的筆調,描繪出自然界秀麗明媚的景色,而且給讀者留下馳騁想像的藝術空間,具有一種意境深邃的含蓄美。意境的深淺僅僅以有無形象和能否做到情景交融來衡量是不夠的,更重要的在於作者要能使讀者的「意」與作品中的「境」交融。謝朓山水詩就有這種特點。雖然寫山水,但他不是作地理風水介紹式地羅列一些景物,而是選擇一些主要的特徵加以形象的描繪,給讀者留出很大的想像空間。正象中國畫常於一兩抹斷水殘山之外留下一大片空白,使讀者在空白處也能感到山勢的巍峨和水氣的浩蕩。劉熙載《遊藝約言》中就說:「高山深林,望之無極,探之無盡,書不臻此境,未善也。」無論詩文,抑是書畫皆是如此。謝朓山水詩富有空間感,與他喜用疊字也有關係,因此常有一種深遠幽邈的思致,如這首詩中的「阡阡」、「漠漠」兩組疊字就把詩人所要描繪的畫面拉得很開,空間顯得異常的遼闊。在謝朓其它詩中也有這種現象,象「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暫使下都》);「眇眇蒼山色,沈沈寒水波」(《出藩曲》);「從風既裊裊,映日頗離離」(《秋竹曲》)等等不勝枚舉。

謝朓這種清新秀逸的詩風在當時別具一格,與他時代相近的沈約就說他的詩「調與金石諧,思逐風雲上」(《傷謝朓》)。謝朓的詩風對後代尤其是唐代的山水詩頗有影響,李白小詩清新俊逸的一面也可以見出謝詩的浸淫。

謝脁的山水詩中景語、情語則無固定的位置,結構靈脫不居。有的先寫山水而後言情,如《之宣稱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觀雨潮》、《和劉西曹望海台》、《和江丞北戍琅琊城》等詩;有的是中間數句寫山水,首尾言情,如《游東田》、《移病還園示親屬》、《休沐重返丹陽道中》等詩;有的是景言情之句捉對而出,如《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有的是「以景結情」,以寫景結束全詩,如《登山曲》、《同王主簿有所思》等詩。因而其山水詩中的景象較為單純,描寫更為集中,只對眼前細微的景物進行精緻的工筆描繪,達到了「狀物生動」、「乃為活景」的藝術效果。

謝脁的詩清新秀麗,奇章秀句,俊拔有力。例如:「日出眾鳥散,山冥孤猿吟。」「雲中識歸舟,雲中辨江樹。」「大江日夜流,客心悲未央。」「風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餘霞散成綺,澄江散如練。」「朔風吹冷雨,蕭條江上來。」『金波麗鵲,玉繩低建章。」等均為千古傳頌名句。清代詩評家沈德潛說:「玄輝靈心秀口,每當誦讀他的名句,淵得冷然,覺筆墨之中,筆墨之外,別有一段深情妙理。」 《詩品》的作者鍾蝶,是謝脁的好朋友,也稱讚謝脁的詩才,說謝脁常常同我議論詩歌,他慷慨激昂,抑揚褒貶,超過了他的詩作。

謝脁的山水詩中多用「望」字,一個「望」字交代了詩人觀賞景物的視角,即從靜止的一點攝入山水風景,通過視線的拉遠、收近,呈現出一幅焦點透視、錯落有致的山水畫。同時,由於詩人定於一點觀察,景物單純,因而捕捉到了景物的動態之美。謝脁的山水詩中多用「望」字,一個「望」字交代了詩人觀賞景物的視角,即從靜止的一點攝入山水風景,通過視線的拉遠、收近,呈現出一幅焦點透視、錯落有致的山水畫。同時,由於詩人定於一點觀察,景物單純,因而捕捉到了景物的動態之美。

後者的詩歌主情,重在抒寫思鄉懷友之情。後者將山水作為情思的外化,以山水表現自我的情感。後者篇制縮減,從細微之處見精髓。後者定點透視,在靜觀中攬勝。後者重聲律民歌,語言淺顯流暢。謝朓的詩風清麗脫靈。他的山水詩旨在抒發思鄉懷友之情,這成為中國山水詩中最具普遍性的典型。其短小的篇制,和諧的音韻,體現著中國詩歌由較自由的古體詩向格律化的近體詩的轉變。謝朓的山水詩貫通了南朝山水向唐代山水演進的坦途。

佚名

賞析

肆/

本篇寫游束田時所見初夏景緻。 「 東田 」 ,齊惠文太子立樓館於鍾山下,名為 「 東田 」 。

詩人以清新流媚的筆觸描繪了山水自然美景。 「 遠樹 」 二句寫遠景:只見樹影輕淡,煙雲朦朧。 「 魚戲 」 二句寫近景,詩人巧妙地運用初夏特有的風物,寫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氣。魚戲荷動,既見出魚兒的活潑神態,又活畫出嫩荷的婀娜風姿。鳥散花落,展示了眾鳥歡鳴,落英繽紛的景象。荷之為 「 新 」 ,花之為 「 余 」 , 都點出是春末夏句。 「 遠樹 」 二句用疏淡之筆寫闊大之背景,「 魚戲 」 二句則工筆點染出精美的細部,遠近相襯,構成一幅意境淡遠而生意盎然的畫面。

此詩的章法精嚴。 詩的開端稱出遊的原因是: 「 戚戚苦無悰, 攜手共行樂 」 ;而詩的結尾則說: 「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 顯然,詩人似乎在山水自然中找到了足以清除內心煩悶的東西,他忘卻了眼前的美酒,悠然眺望著遠處的青山,若有聽思,若有所悟。

這首詩不僅情景相生,錯落有致,充滿詩情畫意,令人心馳神往,而且在聲調與語言的運用上也很有特色:語言清新曉暢而又富于思致,音韻鏗鏘而又富於變化,尤其是「戚戚」、「阡阡」、「漠漠」等雙音詞的運用,更增強了形象性和音韻美。流動的音聲之美同詩中充滿動態美的山水景色相配合,使畫面更加細膩秀美、清麗自然,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而其中所蘊含的深長細微的詩思與情致,也同樣使人「覺筆墨之中,筆墨之外,別有一段深情妙理」(沈德潛《古詩源》卷十二)。沈約在《傷謝朓》詩中所說:「吏部信才傑,文鋒振奇響。調與金石諧,思逐風雲上。」就是對謝朓詩歌這一突出特徵的肯定與讚美。

佚名

賞析

伍/

一個是令李太白「一生低首謝宣城」的謝眺,一位是「當代詩匠,又精禪上理。」的王維。謝宣城詩歌創作的主要成就是發展了山水詩。其詩被譽為「五言上品」。王右丞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突出貢獻是使山水詩的成就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胡應麟稱其五絕為「卻入禪宗」。謝眺寫景狀物的技巧,不僅影響了唐代詩人,而且影響了一代詩風。王維則在前人的基礎上踵事增華,取謝之細麗精工,成了詩壇上開宗立派的大師。可以說,謝朓的詩歌,對盛唐「詩佛」王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那麼,究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呢?還是「薑是老的辣」?我們窺豹一斑,以謝宣城《游東田詩》中的「魚戲新荷動」和王維《山居秋暝》中的「蓮動下漁舟」為例分析比較。

「魚戲新荷動」和「蓮動下漁舟」都寫的是荷塘景色,都在闡明荷(蓮)動的原因。謝認為是「魚戲」使「荷」動,王認為是「漁舟」使「蓮」動。那麼,從詩歌藝術性的角度講,誰寫的更好呢?

「魚戲新荷動」這是寫近景,也點明節令。寫得情彩飛動,意趣橫生,向來為人們所傳誦。這句似工筆花鳥,把自然界充滿生機的景象,尤其是把初夏特有的景物,生動細緻地表現出來。「魚戲」的「戲」字,寫出魚兒優遊不迫,怡然自得的活潑神態;「新荷動」,又使鮮嫩的荷葩的娉娉嬝嬝的風致躍然紙上。整個畫面寫一剎那間的活動,字裡行間,繚繞著詩人的斐然的情思,噴薄著大自然的活力。

「蓮動下漁舟」看水面蓮葉波動,漁舟順流而下,一個「下」字,是順風順水,順流而行,這個字把漁舟之輕巧,敏捷、自由自在都表現出來了。漁舟在荷塘里航行時,由於蓮葉遮蔽,並沒有引人注意,後因觸動蓮葉才被發現。詩人寫漁舟「下」而引動蓮葉是非常自然的。此句五個字,其中三個字都是富有各種具體動作的詞,真是寫盡了動態。其餘兩個字也都各具形象,躍然紙上,如見如聞,使山村充滿活力,充分顯示出動態之美。

從語序上看。「魚戲新荷動」是正常語序。因為魚戲,所以新荷動。而「蓮動下漁舟」則採用倒裝的手法來表達:一是變補語為狀語,把「蓮」分別前置到動詞「動」之前;二是因果倒裝。把結果「蓮動」前置到句首,主謂語放在句尾;三是主謂倒裝,變「漁舟下」為「下漁舟」。所以,「蓮動下漁舟」的正確語序應為「漁舟動(而)蓮動」。但詩人為了創造詩中意境,巧妙的運用倒裝句之後,就產生了以下幾點藝術效果:一是增強了真實感。「蓮」處於靜態之中的。起初被它們遮住的漁舟未見,到了「蓮動」之後才被發現。因此這樣前置符合生活的邏輯,顯得自然而真實,富有生活氣息;二是先聲奪人,產生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效果;三是使動作「下」富有節奏感和持續性,給人以想像的餘地;四是引人入勝,倒裝句也是一種巧設懸念的辦法,引人注意,使詩的意境更加豐富,動感更加強烈。

從構圖上看。「魚戲新荷動」是一幅工筆花鳥畫。清新可愛,圓美流轉。整個畫面寫的是一剎那間的活。「魚戲」「荷動」皆是瞬間的微動,幾圈漣漪,小荷微擺。而「蓮動下漁舟」則是一幅水泊風景畫。視野開闊,輕快自然。整個畫面寫的是流動的。「蓮動」則「漁舟」現。現,也是若影若現。「下漁舟」則「蓮動」。動,是左右搖擺,大有壓倒之勢。若將「魚戲新荷動」比作小家碧玉,那麼「蓮動下漁舟」則是大家閨秀。到此,這兩句詩的胸襟高低也無需在辯。

從動靜結構上看。「魚戲新荷動」是以動寫動,用了兩個動詞,在意義上構成相互影響,因為「魚戲」故而「荷動」。因為「荷動」所有魚游。將那一剎那寫活。而「蓮動下漁舟」則是以動寫靜。用詞非常講究,「蓮動」之「動」,「下漁舟」之「下」,用的都是有具體行為的實義詞。就是偏正結構的名詞中,「漁舟」之「漁」也是從有動作的行為動詞中變化而來的,在此仍保留著動詞的實義。故而說,此句五個字,其中三個字都是富有各種具體動作的詞,寫盡了動態之魂。

並且動中仍還有靜意。愈幽靜,愈顯生靈活躍。因為「蓮動下漁舟」寫的是整個畫面空間的流動。故而「蓮」是因「下漁舟」而「動」的,漁舟未下時或漁舟下後,蓮葉依然是寧靜的,詩人這種以動寫靜,以求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寫法,不但使畫面形狀多樣,線條、點面諧調,而且使動態與靜態在變化中得到統一。

從人類氣息上看。「魚戲新荷動」是純靜物描寫。把自然界充滿生機的景象,尤其是把初夏特有的景物,生動細緻地表現出來。而「蓮動下漁舟」重點寫的是「漁人」。通過寫山村居民的神態和心態來映良辰美景。他們不論男女都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安居樂業,正如生活在「桃花源」中一樣,這是一幅山村歡樂圖。於詩情畫意中寄託了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綜上所述,從語序方面、構圖方面、動靜方面、人類方面分析比對可以得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應當學習先人,超越先人。從而促進文化的發展繁榮。

佚名

《游東田》 [齊詩·謝脁]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

戚然無歡,邀友一同遊樂。

戚戚(qī):憂愁的樣子。悰(cóng):快樂。行樂:遊玩。

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

登上雲霧籠罩中的高高樓榭,順著山勢眺望遠處的菌形台閣。

尋云:追尋雲霞的蹤跡,指登高。陟(zhì):登,上。《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累榭(xiè):重重疊疊的樓閣。榭,台上有屋叫榭。隨山:順著山勢。菌閣:華美的樓閣。王褒《九懷》有句:「菌閣兮蕙樓」,用菌、蕙等香草來形容樓閣的華美。

遠樹暖阡阡,生煙紛漠漠。

遠處樹木鬱鬱蔥蔥,一片煙靄迷離的景象。

曖(ài):昏暗,不明晰。阡阡(qiān):同「芊芊」,茂盛的樣子。生煙:指新生之煙。謝靈運《撰征賦》:「睹生煙而知墟。」漠漠:瀰漫,散布。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游魚嬉戲,觸動水中新荷;飛鳥辭樹,枝上余花散落。

荷:荷花。余花:殘餘的花朵。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春酒雖美,還是停杯對景,眺望青山。

不對:不面對著,這裡指不飲酒。芳春酒:芳香的春酒,這裡指美酒。青山郭:靠近青山的城郭。郭,外城。

顧名思義,《游東田》 就是一篇遊記詩。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戚然無歡,邀友一同遊樂。

東田是京都建康的風景區。遊玩不足奇怪,奇怪的是詩人起首就是一句「戚戚苦無悰」。為何不樂?根據前詩,當然是憂懼仕途。

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登上雲霧籠罩中的高高樓榭,順著山勢眺望遠處的菌形台閣。

山景遠眺。

尋云:追尋雲霞的蹤跡,指登高。此兩字用得極佳。泊客以為,這是詩人卸下心頭的憂慮,尋得暫時歡的心態。

遠樹暖阡阡,生煙紛漠漠。」遠處樹木鬱鬱蔥蔥,一片煙靄迷離的景象。

視線稍微拉進,遠處樹木鬱鬱蔥蔥。

以上兩句詩文宛若古代山水畫。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游魚嬉戲,觸動水中新荷;飛鳥辭樹,枝上余花散落。

此對偶句極為靈動。魚戲鳥散,讀此句,彷彿動畫片,又可探得詩人心中暫時的愜意。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春酒雖美,還是停杯對景,眺望青山。

戚然無歡,邀友出遊;美景當前,暫望憂懼。停杯對景,眺望青山。卻又彷彿能聽得見詩人心中的一聲嘆息。

《游東田》,抒寫詩人邀與友共游東田所見的美景,讓詩人暫忘心中的苦悶。但目睹大好河山,詩人的心境終要回到險惡的政治環境里。

點擊輯期圖標,暢遊古詩文世界。

《古風泊客》第二輯《詩經》

《古風泊客》第三輯《楚辭》

《古風泊客》第四輯《樂府詩集》

《古風泊客》第五輯《古詩十九首》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註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古風泊客》第六輯《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139

心 ? 養性?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作者簡介: 徐建老師,此處省略無數字…… (作者屬低調之士,囑咐省略簡介)

本文已經過作者授權,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出處:古風泊客(czgfpk)

編輯:近蘭寒舍(ydfqy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蘭寒舍 的精彩文章:

TAG:近蘭寒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