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周易》精髓,成就人生事業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如今國學之風日甚,研易有成就者自五四以來不下百人,專著論文無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周易》的重視和研究更是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那麼,如此眾多的研究論著、論文,觀點、新論,我們在學習《周易》的時候怎樣才能做到提綱挈領,應該如何把握其精髓主旨呢?
《周易》的精髓在於認識論與方法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如果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周易》是一部研究宇宙自然規律的著作
宇宙萬事萬物的生成與發展都存在於生生不息的運動中,《周易》的陰陽理論揭示了宇宙萬物形成的根本原因,它的變化論也反映了宇宙萬物的存在發展規律。我們可以通過六十四卦的排序看出《周易》對萬物發展規律的認識。
乾第一,先有天;坤為二,後有地;天地造萬物。屯為三,人與萬物共生,需要屯積,才能無憂;蒙為四,這個時候人處在蒙昧階段,需要教育;需為五,人有了進步的思想,就會有更為高級的需求,或者說要有大的需求;訟為六,有需求就會有爭訟……直到最後既濟六十三,未濟六十四,周而復始,循環往複到新的一輪開始。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就是按照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由低級到高級逐步遞進的。
我們再來看它的爻變規律。《周易》是把一個卦的每一爻都動起來看的。從初爻一直動到六爻。當然也可以從六爻到初爻。按照陰變陽,陽變陰的成卦規律以觀其玄機,這也同樣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變化規律。一方面它是一種挖掘卦中深層次信息的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在運用六爻推斷,運用互錯綜象來推斷事物,看事物的內外,看事物的正反面,看事物的上下等等變化現象。由一個卦爻,我們可以一連看它的幾個側面和放大似的來看它的好幾個變化,這樣我們的聯想力就加強了,思維也就更加活躍了,就不會把一個問題看死,這樣六爻推斷的思維才會顧此及彼,文思如涌,這正是六爻快速推斷法所必須的。與此同時,我們對事物發展變化、各個層面各個方面的特點也都了如指掌了。
《周易》是一部研究對立統一規律的著作
《周易》號稱無字經書,它最先是由兩個爻象即陽「___」陰「__ __」構成八卦圖,八卦兩兩相對。乾對坤、震對巽、離對坎、艮對兌。發展到文王演繹出六十四卦,也是由三十二對兩兩對應的卦象構成。由此可見,易經的整體構成就是「相對而出,統一成型」的。《周易》陰陽對立統一論的精髓在於陰陽的相互作用產生運動,運動產生萬物,(包括生命物)故生命在於運動。正如《易·繫辭》中所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既是易學的哲學基本原理,也是構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原則。《易·繫辭》中還提出:"剛柔相推易生變化"。提示了陰陽兩氣的變化是宇宙的根本規律。
《周易》還反映了時間空間上的對立統一。從時間而論:其陰極到陽極再從陽極到陰極,代表著一晝夜子時到午時,午時到子時;一年四季從冬至到夏至,從夏至到冬至的推移,陰陽消長循環交替。
從空間而反映:陰極象徵著北方,陽極象徵著南方。八卦方位與空間:震東、離南、兌西、坎北、艮東北、坤西南、巽東南、乾西北,卦與方位而對應。
《周易》從有圖無字到有圖有字,無不滲透著陰陽、剛柔、消長、動靜、尊卑、貴賤、吉凶、禍福等等對立統一體。
《周易》是一部研究如何做人做事的著作
《周易》著重論述了做人的標準有三,那就是:自強不息具備乾德,厚德載物具備坤德,居安思危具備革德。人要有追求要有理想抱負,要有自己的事業;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能海納百川;要有居安思危勇於創新的精神。那麼做事的前提條件就是要能夠知文史、懂哲學、用科學、善預測。
做事的方法和步驟《周易》是這樣論述的: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繫辭上》)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人能夠善於觀察事物並能通過事物的表象看到內在的規律,能夠根據事物的變化採取適當的措施和行動,那麼就象有老天保佑一樣順利無憂。這裡強調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觀察。就是面對任何問題任何事情都必須先要進行觀察,這個觀察是全方位的,越細越全面越好,為分析打下基礎;
2.分析。就是根據觀察的結果,進行有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的整理剖析,然後得出一個結論性的東西;
3.決策。就是根據分析的結論研究制定解決的方案。
這是一個做事的過程,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一個尋求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過程。我們做任何事都必須這樣,也只有這樣才能無往而不勝。
如今,《周易》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隨處可見,而它的作用早已不是卜問吉凶,而是教會人們用系統的方法認知世界。《周易》是一部蘊藏著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重要經典著作;《周易》是誰都可以汲取營養的智慧寶庫;《周易》是中華智慧的結晶;《周易》是一部說通天人事理的文化經典。只要把握了《周易》精髓,成就人生事業就不遠咯。
※道家以「自然」釋「道」對《周易》「時」「位」觀念的唱和——中國人人格精神探源(四)
TAG:經緯書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