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醫大師徐經世:治療梅核氣,還可以用這個方

國醫大師徐經世:治療梅核氣,還可以用這個方

小編導讀

治療梅核氣,張仲景有專方,即半夏厚朴湯。但如果只是機械照搬古人經驗,方不對證,就會適得其反。國醫大師徐經世先生遵古而不泥古,治療本病明辨證候,辨證用藥,雖秉仲景立方之旨,但另取一方,效果明顯。

鄭某,女,40歲,合肥人。2010年6月4日初診。

咽干不適2年。寒熱,口乾,口苦,食後泛惡欲吐,納谷不馨,眠一般,夢多,二便調暢,月事正常,平素畏寒怕冷,有時手心發熱,汗出。2010年5月查胃鏡示:淺表性胃炎;B超示: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舌暗,齒痕明顯,苔薄黃,脈細弦數。此乃肝膽失利,胃失和降之象,擬予調肝利膽、降逆和胃法為治。

處方:姜竹茹10g,陳枳殼12g,陳皮10g,姜半夏12g,川朴10g,柴胡10g,黃芩10g,綠梅花20g,炒川連3g,代赭石15g,谷芽25g。

10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葯後諸症有減,口乾苦,食後泛惡欲吐明顯好轉,繼守前法進退為宜。

處方:姜竹茹10g,枳殼12g,橘紅10g,姜半夏12g,川朴10g,代赭石15g,炒川連3g,石斛15g,甘青果15g,炙桔梗10g,谷芽25g,生甘草5g。

10劑,水煎服,日1劑。

三診:葯後咽干不適好轉,晨起偶感喉嚨有痰,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納食有增,口乾口苦減輕,平素情緒波動較大,眠可,二便調暢。舌暗,苔薄微黃,脈弦細,前法續進。

處方:姜竹茹10g,枳殼12g,橘紅10g,清半夏12g,綠梅花20g,代赭石15g,炒川連3g, 石斛15g,合歡皮30g,淮小麥50g,甘青果15g,甘草5g。

10劑,水煎服,日1劑。

四診:葯後主症已平,晨起偶有吐痰,四肢畏寒怕冷,他症如常。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繼以前法調理鞏固。

處方:姜竹茹10g,枳殼15g,橘紅10g,清半夏12g,綠梅花20g,千張紙10g,桂枝5g,炒白芍20g,遠志10g,合歡皮20g,淮小麥30g,甘草5g。

10劑,水煎服,日1劑。

質難:歷代醫家治療此症皆不越仲景半夏厚朴湯一法,但今所治案卻未用此方治之,其屬何意?

解惑:考之仲景半夏厚朴湯方中諸葯多屬辛散,若病偏於寒者,用之極妙,若病已趨熱化,用之則誤。

從臨床所見,此症多有郁久化熱之勢,而見有咽干、口苦、舌紅、苔黃兼症。本案雖有咽干堵塞不適,但有口乾苦、舌紅、苔黃等症,症情已見熱化,故舍之而擇以黃連溫膽加減為治。

結語:《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載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當屬此病。《古今醫鑒·梅核氣》云:「梅核氣者,窒礙於咽喉之間,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狀者是也。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隆,乃成厲痰鬱結,致斯疾耳。」本病以咽喉中常有異物感,如梅核阻於喉頭,無疼痛,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影響進食為特徵。時輕時重,伴精神抑鬱,胸脅脹痛,納呆,睏倦,消瘦,婦女月經不調,舌暗,脈弦。本病多發生於女性,相當於西醫的神經官能症或癔症。

本案雖不用半夏厚朴湯,但未出仲景半夏厚朴湯降逆化痰之旨,並視其寒熱虛實而靈活施治。以黃連溫膽湯以清化痰熱,更以合歡皮、淮小麥、遠志舒解肝鬱,甘青果開咽中痰結。葯異法同而效亦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生活中常見的花朵藥性三字訣——哪款花適合你?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