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薄皮大餡的日軍坦克卻要螳臂當車美蘇鐵甲

薄皮大餡的日軍坦克卻要螳臂當車美蘇鐵甲

本文將以日軍戰車聯隊戰史的角度,完整再現戰爭末期日軍坦克部隊慘被美蘇裝甲部隊蹂躪,以至全面潰敗歷程。

責編:Southland

導語

本文將以日軍戰車聯隊戰史的角度,完整再現戰爭末期日軍坦克部隊慘被美蘇裝甲部隊蹂躪,以至全面潰敗歷程。

以卵擊石的迎擊戰

菲律賓防禦戰

1945 年 1 月

戰車第7聯隊(隸屬戰車第3旅團)

迎擊美軍登陸

戰車第2師團於1944年8月被調往呂宋島並編入第14方面軍,然後在呂宋島中部集結,進行作戰準備。隸屬於該師團戰車第3旅團的戰車第7聯隊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曾作為第14軍的一部分參加了菲律賓進攻作戰,此次是該聯隊第二次開赴菲律賓,日軍已經由攻勢轉為守勢。

戰車第7聯隊下轄5個戰車中隊和整備中隊,其中第1中隊裝備九五式輕型坦克,第2至第4中隊裝備九七式改中型坦克,第5中隊裝備九七式中型坦克,全聯隊約有坦克60輛。戰車第2師團長在林加延灣方向部署了重見支隊擔任防禦任務,該支隊由戰車第7聯隊、機動步兵第2聯隊第1大隊主力又2個步兵中隊和工兵1個小隊組成,由戰車第3旅團長重見伊三雄少將指揮,於11月下旬進入聖曼努埃爾周邊地區,著手林加延灣沿岸地區的反登陸防禦戰鬥準備。

1945年1月9日,美軍登陸林加延灣,重見支隊歸屬第23師團長的指揮,在聖曼努埃爾、比納洛南、烏爾達尼塔附近的陣地上準備迎擊從海岸進攻的美軍。1月16日,根據第23師團長的命令,機動步兵第1大隊和戰車第4中隊決定於夜間發動攻擊,將美軍消滅在灘頭。兩支部隊於22時準備完畢後出發,雖然在夜色掩護下成功突入美軍陣地,但在猛烈的火力下損失慘重,戰車第4中隊有9輛坦克被擊毀,中隊長戰死,大批士兵傷亡,攻擊以失敗告終。1月17日,參加夜襲的殘餘人員退回比納洛南。

圖為1945年1月在呂宋島戰場上被擊毀的日軍九七式改中型坦克,隸屬於戰車第2師團,該部當時在林加延灣前線擔負防禦任務

連同坦克發起夜襲

1945年1月17日,戰車第7聯隊與美軍坦克部隊發生交戰,擊中2輛美軍M4中型坦克,使其起火燃燒,失去行動能力,但同時日軍坦克也遭到美軍射擊,蒙受了損失。夜間,根據重見支隊長的命令,戰車第7聯隊長率部撤到聖曼努埃爾,由支隊司令部指揮從比納洛南撤退的第4、第5中隊。此時,戰車第7聯隊已經損失了34輛坦克,殘餘的坦克也多有損傷。

1945年1月20日,美軍1個步兵師在飛機、炮兵、坦克的支援下開始猛攻,第23師團被打散,紛紛向後方的二線陣地撤退。1月26日夜,重見支隊長和前田聯隊長等指揮官研究最後的策略,決定以殘存的7輛坦克於次日夜間進行突襲,同時組織敢死隊與坦克一起發起衝鋒,從正面攻擊美軍的坦克群。1月27日,日軍完成進攻準備,敢死隊於晚間20時率展開突擊。22時,坦克部隊也投入進攻,聯隊長、支隊長均搭乘坦克跟隨在步兵部隊之後。美軍沒有料到日軍會在夜間發起突襲,一度陷入混亂,但很快穩住陣腳,展開反擊。美軍炮兵向夜空中發射了大量照明彈,將戰場照得如同白晝,接著用各種反坦克武器向暴露的日軍坦克集火射擊,最後挫敗了日軍的決死衝鋒,包括重見支隊長在內的大多數日軍官兵戰死,戰車第7聯隊的征戰歷史也就此結束。

火山灰成為日軍的歸宿

硫磺島作戰

1945 年 2 月 ~ 3 月

戰車第26聯隊(隸屬小笠原兵團)

開赴硫磺島

戰車第26聯隊於1944年3月以戰車第1師團搜索隊為基礎組建的,於同年7月由中國東北調往硫磺島,在航渡途中運輸船隊在父島附近遭遇美軍潛艇雷擊,有27輛坦克和不少人員隨船沉沒。在登陸硫磺島之後,該聯隊在西竹聯隊長的努力下得到23輛坦克的補充,得以重編部隊。戰車第26聯隊下轄本部、3個戰車中隊、炮兵中隊、步兵中隊、工兵小隊、整備中隊組成,共有官兵755人。該聯隊的戰車中隊採用混合編製,第1中隊裝備5輛中型坦克和2輛輕型坦克,第2中隊裝備4輛中型坦克和3輛輕型坦克、第3中隊裝備2輛中型坦克和5輛輕型坦克,聯隊本部另有2輛坦克。炮兵中隊裝備8門九 〇式野炮。戰車第26聯隊作為小笠原兵團的直轄部隊由栗林忠道兵團長直接指揮。

栗林中將改變了以往在水際灘頭進行抵抗的作戰方式,採用在縱深陣地進行持久防禦的戰法,修建了大規模的地下坑道陣地,同時將坦克作為移動堡壘使用,要求在戰鬥初期保留坦克部隊的實力,使其能夠儘可能長時間地戰鬥,在看準時機後再投入到重點地區參戰。首先,一部分坦克被部署在霧島部落、地熱原、南部部落附近,負責主陣地前沿的防禦作戰;其次,聯隊主力在主陣地附近展開,支援混成第2旅團的反擊,並負責消滅突入陣地的美軍部隊,尤其要確保元山機場附近的陣地。根據兵團的作戰方針,戰車第26聯隊一面構築坦克掩體,一面進行近戰突擊訓練。

圖為在硫磺島被擊毀的九七式改中型坦克

堅守陣地,屢次突擊

1945年2月19日上午9時,美國海軍陸戰隊2個師在硫磺島東南海岸登陸,戰車第26聯隊各中隊轉移到預設陣地中,做好迎戰美軍的準備。第1中隊進入二段岸附近的陣地,第2中隊在大阪山陣地,聯隊本部、第3中隊在丸萬部落附近待命。2月21日,美軍開始進攻元山機場南北的日軍主陣地,戰車第26聯隊各中隊與步兵部隊一道進行了頑強抵抗。

後續增援的美海軍陸戰隊第3師在2月25日突破了日軍防線,由元山機場向北機場進軍。戰車第26聯隊主力與步兵、炮兵協同作戰,利用洞穴、戰壕進行反坦克戰鬥,並支援反擊作戰。2月27日,血腥的戰鬥在多處陣地上展開。2月28日早上,部署在西地區的第2中隊在2門九〇式野炮的支援下從洞穴陣地出擊,向美軍1個團實施打擊,在元山機場附近的第3中隊和第1中隊也出動坦克實施反擊。3月1日,第1中隊與步兵中隊、整備中隊一起突擊美軍陣地,與美軍約1個營的兵力展開最後的決死戰鬥,在美軍的優勢火力下進攻近乎自殺,日軍損失慘重,中隊長身負重傷,在坦克內自殺。第3中隊在元山機場東側地區、二段岩附近與美軍展開激戰,在中隊長戰死後,殘餘兵力轉入地下陣地繼續抵抗,美軍向坑道內投擲炸藥和手榴彈,使日軍死傷甚多。戰車第26聯隊此後再也沒有實施有組織的反擊作戰。

在戰役後期,戰車第26聯隊主力在丸萬部落集結,以一部分兵力堅守在東山據點,剩餘的坦克都開進掩體作為火力點繼續戰鬥。3月14日, 西竹聯隊長為了與在北據點的兵團主力會合,率殘存的約00名士兵出擊,但未能取得成功,日軍官兵與美軍展開肉搏,絕大部分戰死,西竹聯隊長也身負重傷,雙目失明,最後在洞穴中自殺,戰車第26聯隊也在硫磺和火山灰中找到了最後的歸宿。

棄車持槍徒步戰鬥

沖繩作戰

1945 年 4 月 ~ 5 月

戰車第27聯隊(隸屬第32軍)

五月總攻擊

戰車第27聯隊是在1944年3月以戰車第2師團搜索隊為基礎組建的,於同年7月調往沖繩駐防,編有聯隊本部、1個輕型坦克中隊、2個中型坦克中隊、步兵中隊(裝備2門47毫米速射炮)、炮兵中隊(裝備九〇式野炮4門)工兵小隊、整備中隊等,全聯隊裝備14輛九五式輕型坦克和25輛中型坦克,編製員額700人。在大約九個月的作戰準備中,戰車第27聯隊進行了各種教育訓練,構築防禦工事,直至1945年4月1日美軍在沖繩登陸。

日軍依託首里附近的山地防線與美軍激戰了一月有餘,給美軍造成較大傷亡。第32軍為了扭轉戰局決定在5月4日實施反擊。攻擊在黎明時分開始,以右翼第24師團正面為攻擊重點,向普天間以南地區實施突破,以殲滅美軍第24軍主力為目標。戰車第27聯隊配屬於第24師團,奉命協助作為左突擊隊的步兵第32聯隊的戰鬥,然後再轉而支援以步兵第22聯隊為基幹的中突擊隊,但是由於步坦協同不利,最後戰鬥演變為坦克和步兵部隊各自為戰。戰車第27聯隊從與那原西北宮城附近的集結地出發,開進到首里北側石嶺附近的炮火準備位置。第1中隊按照預定計划進入石嶺陣地,由於首里東南的道路到處都是彈坑,第2中隊只有2輛坦克抵達進攻出發位置,聯隊長命令其他坦克車組成員拆下車載機槍,徒步參加戰鬥。

5月4日凌晨4時30分,戰車第27聯隊在炮火準備後開始出擊,利用煙幕掩護向120高地以及前天南側高地發起進攻,但是面對美軍的猛烈炮火攻擊受挫。天亮後,美軍的火力更為密集,日軍坦克接二連三地被擊中拋錨、起火燃燒,人員死傷眾多,聯隊長下令撤退到石嶺附近,全聯隊能夠作戰的中型坦克只剩6輛。

圖為1945年沖繩戰役期間,一名美軍士兵在查看一輛被擊毀的日軍九五式輕型坦克,這輛坦克屬於戰車第27聯隊

石嶺阻擊戰

5月5日18時,日軍停止攻勢轉入防守。石嶺一帶是美軍從前田高地南下的必經之地,戰車第27聯隊與步兵部隊一道堅守石嶺陣地。從5月12日開始,美軍步兵在坦克和火炮的支援下實施反覆攻擊,戰車第27聯隊將剩餘坦克和九〇式野炮派往一線陣地死守。九〇式野炮在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擊退了美軍的坦克攻擊。5月16日,美軍再次集結坦克發起進攻,戰車第27聯隊僅存的6輛坦克依託掩體與美軍坦克互射,結果一輛接一輛被美軍擊毀,殘存的車組成員只能跳出掩體與美軍展開肉搏,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將美軍暫時擊退。第24師團抽調1個步兵大隊配屬於戰車第27聯隊,村上聯隊長將這些增援部隊配置在石嶺以北的高地上,加強側翼防禦力量。

戰至5月18日,戰車第27聯隊已經失去了所有坦克,重武器僅剩1門九〇式野炮,人員傷亡四分之三。5月27日,聯隊長戰死,5月29日夜,師團司令部下令聯隊殘部向喜屋武半島撤退。6月1日,戰車第27聯隊殘部在津嘉山以東的神里附近與美軍交戰,一度阻止了美軍的南進。日軍在6月2日夜間繼續撤退,所剩無幾的人員被編入步兵第63旅團,到6月下旬全部戰死。

在沖繩作戰中,戰車第27聯隊使用九七式改中型坦克和九〇式野炮與美軍M4中型坦克交戰,並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其作戰經驗被上報給陸軍高層,對於日軍在本土決戰準備中研究反坦克戰術提供了借鑒。

蘇軍剿滅最後的日軍坦克

占守島作戰

1945 年 8 月 16 日 ~ 18 日

戰車第11聯隊(隸屬第91師團)

守衛在北方孤島

戰車第11聯隊原屬於戰車第2師團戰車第4旅團,於1944年2月被調往北千島群島執行守備任務,聯隊主力進駐占守島,於5月間編入第91師團。在1945年8月9日日蘇開戰時,戰車第11聯隊編有6個戰車中隊和1個整備中隊,此外還有獨立戰車第2中隊也歸屬該聯隊指揮,總共裝備19輛九七式中型坦克、20輛九七式改中型坦克和25輛九五式輕型坦克,共計64輛,兵力為750人。早在關東軍時期,戰車第11聯隊就因為訓練有素、戰鬥力被譽為「虎之子」,堪稱精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戰車第11聯隊接到命令後開始解除武裝,拆卸坦克的武器,取下彈藥的引信。8月16日22時,占守島對面島嶼上的蘇軍炮台向日軍陣地發射了約130發炮彈。8月18日凌晨1時30分,占守島再度遭到蘇軍炮擊。凌晨2時,日軍指揮部接到報告,蘇軍在占守島東北端的竹田濱登陸。負責正面防禦的獨立步兵第282大隊立即向登陸的蘇軍開火。2時30分,師團長命令戰車第11聯隊立即向國端崎開進,殲滅登陸的蘇軍部隊。池田聯隊長立即緊急集合部隊,下達戰鬥準備命令,第4中隊長奉命對國端崎附近的蘇軍進行偵察,各中隊則在完成戰鬥準備後前往天神山集結。

圖為遺留在占守島荒野中的日軍九七式中型坦克的殘骸。1945年8月16日,戰車第11聯隊與登陸占守島的蘇軍部隊進行了最後的戰鬥

將蘇軍逐至岸邊

池田聯隊長沒有等待部隊完全做好出擊準備就下令向天神山集結,聯隊本部於凌晨5時抵達天神山,之後各中隊長也率部陸續趕到。池田聯隊長在聽取了第4中隊長的偵察報告後,於5時30分下達「在海岸邊消滅蘇軍」的命令,隨後部隊開始向海灘出擊。6時20分,池田聯隊到達四嶺山南麓台,發現約1個連的蘇軍正在翻越四嶺山,決定立即對這股蘇軍展開攻擊。6時50分,日軍坦克以四嶺山為目標繼續前進,在7時30分到達山下並進行了敵前偵察,發現蘇軍在四嶺山東北約500米處紮營,沒有坦克伴隨。當時升起濃霧,炮兵無法提供支援,但池田聯隊長認為機不可失,立即下令攻擊。7時50分,戰車第11聯隊做好進攻準備,聯隊長座車位於陣線中央,其他坦克在其左右兩翼展開,大約有25輛坦克參加了進攻。

此時,距離蘇軍第一波登陸部隊上岸已經有5個小時,在此期間登陸艦艇卸下了火炮和反坦克炮等重武器,蘇軍炮兵立即向來襲的日軍坦克展開射擊。受到濃霧影響,日軍坦克無法進行精確瞄準,有些坦克乘員攜帶輕武器跳出坦克,與蘇軍進行近戰。在兩個小時的激烈交火後,蘇軍向竹田海岸方向撤退。然而,戰車第11聯隊付出了慘重代價,包括池田聯隊長和4名中隊長在內的96人戰死,21輛坦克被擊毀。8月18日16時,師團長下令停止攻擊。這是日軍坦克部隊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最後一戰。

本文摘自《太平洋戰爭中的日本陸軍聯隊全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Fw 190是不是東線最強戰鬥機?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