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五虎上將!只有一人不是元帥,卻是抗美援朝司令最佳人選
導讀:提起「五虎上將」,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三國演義》中蜀漢國主劉備所封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這五人都是三國時期叱吒疆場的英勇戰將。殊不知,在近代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戰爭中,毛主席也有自己欣賞的將領,新中國成立後,面對建國後的第一場戰爭——抗美援朝,毛主席不得不考慮一下最高指揮者的人選問題。
1950年的抗美援朝戰爭與之前的戰爭有所不同,它是解放軍最沒有把握的一次大兵團現代化戰爭,而且面對的敵人是擁有現代化裝備的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這對於毛主席麾下的戰將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當時東北邊防軍司令的位置空缺,毛主席對於選擇入朝作戰的最高指揮員是十分慎重的。
從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帥中來看,朱德、葉劍英是總部領導人,沒有直接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歷,而且朱德當時已近65歲,年齡偏大;賀龍在解放戰爭期間主要負責西北軍區的後勤工作;羅榮桓、聶榮臻擅長的是政治工作;陳毅的特長也在政治方面,雖然擔任三野司令員,但是戰役指揮基本上都是由副司令員粟裕負責的。如是,野戰軍級的軍事主官只剩下了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粟裕和徐向前了。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這五位將帥在解放戰爭中所指揮的兵員數量。
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直接指揮的部隊最多時有34.4萬人;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到1949年2月整編後共28萬餘人;第三野戰軍負責戰役指揮的副司令員粟裕在淮海戰役時就曾指揮過42萬人的大兵團,到了1949年,三野發展到了82.5萬人,1950年準備攻台作戰時,粟裕指揮的最大兵力也有65萬人。
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在1948年8月兵力就達到了70餘萬人,1950年1月,又指揮中南軍區第四野戰軍部隊150萬人。最後的徐向前在1949年3月曾短期指揮過25萬人的三個兵團和一個炮兵師攻克了閻錫山的老巢太原。
可以看到,號稱毛主席「五虎上將」的彭德懷、劉伯承、粟裕、林彪和徐向前五人中,粟裕和林彪兩位無論是從指揮時間,還是從指揮的兵員數量來看,都是最具有優勢的,而且他們指揮的兵員數量都超過了50萬人。其中,粟裕更是被軍委評價為「尤其善於組織大兵團作戰」。
其次,解放戰爭中,蔣介石精銳的嫡系部隊,全部美械裝備的「五大主力」主要是由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和林彪指揮的東北野戰軍殲滅的。國民黨軍隊整編74師、第5軍、第18軍、新1軍和新6軍,粟裕消滅了兩個半,林彪消滅了兩個。
最後,從年齡來看,粟裕和林彪是最年輕的,都是43歲。而劉伯承為58歲,彭德懷為52歲,徐向前為49歲。而在朝鮮戰爭爆發之時,在野戰軍級的軍事主官中,處於臨戰狀態的只有被軍委任命為攻台總指揮的粟裕。
綜合各方面來看,粟裕無疑是抗美援朝最高指揮員的最佳人選,但是,由於多年來的戰傷卻發作起來,粟裕頭顱中的3塊殘碎彈片讓其頭痛難忍。毛主席無奈,只得走馬換帥,讓林彪「替補」,可是這林彪卻也是一根「病秧子」。五人中,身體狀況良好的只有彭德懷,這也是最後毛主席讓其挂帥的重要原因之一。
TAG:小辰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