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收穫的季節-《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之秋天篇

收穫的季節-《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之秋天篇

GIF

作家張承志在《天道立秋》里寫到:「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結束,立秋是真實的。只這樣怔了一剎那,天空中那涼爽開始疾疾運行……涌涌的涼爽漫天蓋地而來,在這一時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幾乎想落淚」。秋天不僅有張承志所感嘆的苦熬後的涼爽,還有農民豐收的喜悅,還有舉國歡慶的國慶節、闔家歡樂的中秋節、情調滿滿的七夕情人節,還有登高賞菊的重陽節、更有經霜以後漫山遍野的各色葉子……這是個美好的季節,因為我出生在秋天,這也是與我最有緣份的季節。

秋天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每個節氣三候,同前三個季節,我分別畫了六個節氣思維導圖,為了更好地記住各個節氣的知識。

立秋

立秋在每年的8月7~9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35度,北斗星指向西南方。最典型的人文含義是「秋後算賬」,古時北方農作物每年只耕作一次,所以秋後農作物收割後才算有了經濟收入,此前欠下的債務可以在秋後算清了。這就是「秋後算帳」的原始含義。另外,人身一年的債務、人生百年的債務,也都要在秋後了結,這就延伸到了「秋後問斬」。中國古代犯人被判死刑之後都在秋後執行。這個規定一方面是為了方便秋冬二季較為空閑的農民觀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秋季帶有肅殺之氣,冬季百物蕭條,亦適合執行。董仲舒認為:「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慶、賞、刑、罰與春、夏、秋、冬以類相應。」

處暑

處暑在每年的8月23日左右,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到150度,夏天的暑氣算是真正結束了。處暑時節氣溫不算低,《大氣科學詞典》:「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氣溫回升,形成了悶熱天氣」,於是就有了「秋老虎」。在處暑時節,久晴少雨,秋陽暴烈,人們要當心「秋燥」傷人,注意平時的飲食調理,少吃或不吃辛辣食品,多吃清淡食品,多喝水。

中國人對處暑的水火時空命名為「未濟」,自宇宙開始,人生自然永遠未濟,有始無終,沒有結論,沒有盡頭。「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白露

白露在每年的9月7日前後,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65度左右,天氣轉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成水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意味著人們開始進入收穫的季節,從開始用所收穫之物進貢、互相交換演變為上下之間要有規矩,要禮尚往來,再到要人們學習禮節、接受管教的意義。所以,白露有我們9月10日的教師節和9月8日的國際掃盲日。

秋天屬金,是白色的,是補肺的最好時機。最好的養生之道是多吃清肺潤燥白色食物,如蓮藕、馬蹄、銀耳、白蘿蔔、椰子等。

秋分

秋分在每年的9月23日左右,此時,太陽抵達黃道180度,陽光直射地球赤道,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南北極同時都可以看見太陽,分享著同一個白晝。秋分和春分的日地運動有一致性,只是運動的方向相反。春分時節萬物都在生髮,人們在這個播種希望的節氣,播撒無限的可能性。秋分時節卻是一個收斂的節氣,這個節氣里一切都在告別、在收斂,在檢驗這一年的收穫。

秋分的習俗很多,有祭月、拜神、送秋牛、吃秋菜、豎蛋遊戲等等。

寒露

寒露在每年的10月8日左右。此時,太陽抵達195度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時節中,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就是九九重陽節。九月初九正好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九九歸一,有歸根到底之意;九九八十一,象徵終極。物級必反,九是陽盛到極點,再往下便要回到一,九九重陽相逢又是大吉又是大不吉。所以重陽節的風俗都是出於一個目的:避惡禳災。如登高、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寒露另一景是「有黃華」。成語「明日黃花」即指重陽節後的菊花,菊花是花中隱士,象徵著誠實、貞潔。菊花還象徵長壽、長久,中國人以白色的菊花作為逝者的人格,在追悼死者的場合用白色的菊花表達哀婉之情。

霜降

寒露在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此時,太陽抵達210度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這以後,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秋天出現的第一次霜被稱為「早霜」或「初霜」或「菊花霜」,春天出現的最後一次霜被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霜降始霜」只是指黃河流域的節日,霜期一般有兩三個月。在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霜降期間平均多在16度左右,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在西雙版納、海南和台灣南部及南海諸島則是沒有霜降的地方。可見,夏蟲不可語冰,南人不可語霜。

謝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天 的精彩文章:

寧湖濕地的秋天

TAG: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