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院落組合的特徵:對外封閉,對內向心

傳統院落組合的特徵:對外封閉,對內向心

編者按

余悅研究員主編的《畫說鄉愁叢書》(江西美術出版社2015年出版),以追求立意高遠、內容生動、文字淺顯、通俗易懂為特色。叢書一套三本,分別為:1、《鄉村風物》(王柳芳博士著),介紹鄉土農村的自然風采與建築、物件,以及相關的事物故事;2、《鄉間風尚》(馮文開博士著),介紹鄉土農村的社會結構、宗族、家族和村落生活、民間文藝及節日,重點寫相關的人物故事;3、《鄉土情懷》(葉靜博士著),介紹鄉土農村的良風淳俗、道德情操,主要是寫好生活故事。如今,正值春節即將來臨,又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鄉愁。應讀者要求,「悅讀茶書會」公眾號特推發這套叢書。

第二章春在千門萬戶中——居住空間

我國古代是一個鄉土社會,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造成了安土重遷的集體心理。村落是國家和社會最基本的構成單元,家庭是民族最基礎的構成單元。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人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民居建築樣式。受封建倫理思想和共同禦敵思想的影響,人們往往聚族而居、數代同堂。居所不僅是人們棲息的地方,也是一種精神的棲居地。有了居所,才有安定與安全,才有家庭的溫馨與愉悅。居所也是一個文化符號,是主人身份、地位及趣味的外在表現。居所的陳設、雕飾藝術,無不顯現出屋主的審美趣味和對未來的美好企盼。

二、院落組合

受封建倫理思想和共同抵禦外敵思想的影響,人們往往聚族而居、數代同堂,院落便適應了傳統大家庭的生活,凝結著血緣關係,維繫著家族的諧和,既有大家庭的熱鬧,又有著小家庭的隱私。對外部世界來說,古村落是封閉內向的,但對於大家庭的生活方式而言,則是開放外向的,折射出對外防禦、對內聚合向心的傳統心理。

很多民居的外圍是高大的實牆,而內部自成一個與外界隔絕的空間,形成一個外實內靜的院落格局,使宅內形成一種安寧恬靜的生活環境。關起門,院內人與院外人便「脫離」了關係,十分符合「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說法,體現出溫馨的「合」的內涵。在院落內,各房的家庭成員緊密聯繫在一起,院內都有一個院子,為院內一大家人提供了休憩、遊樂的場所。著名古建專家梁思成先生提出:「庭院方式有其大優點,就是使庭院和花園成為房屋的一部分。」院子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遇婚喪時可在院內臨時搭建大棚,以待賓客,還可以養魚和養花,既美化了環境,又愉悅了心情。老舍《想北平》寫到:「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即便算不了什麼,可是到底可愛呀。牆上的牽牛,牆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是多麼省錢省事而也足以招來蝴蝶呀!」

中國傳統民居的布局一般都具有鮮明的軸向,有著中軸對稱、左右平衡、對外封閉、對內向心的特徵。其平面布局多遵循一種簡明的組合規律,四合院便是這種簡明布局的一個代表。四合院是華北地區的傳統住宅,其基本特點是按南北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門內建有影壁,影壁既可遮擋院內雜物,又可以使外來人看不見院內的情況,具有保密性。正房位於中軸線上,側面為耳房及左右廂房。正房是長輩的起居室,廂房則供晚輩起居用,四合院通常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對外界比較隱密的庭院空間。

四合院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庭院方闊,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為冬季多納陽光。冀南和晉陝豫等地,夏季西晒嚴重,院子變成南北窄長,以減少陽光。西北甘肅、青海,風沙很大,院牆加高,稱為"庄窠"。東北土地遼闊而氣候寒冷,為更多接納陽光,院子常十分寬大,宅牆內空地甚多。各地的四合院,適應家居生活的需要,都有著不同的特點。

山西汾西的師家大院是一個宏大的建築群,院落是整個師家大院建築的精華所在。師家大院的院落以傳統的四合院為主要形式,結合山區地形和窯洞式建築的特點,出現了一些二層多進四合院和三合院,有效地解決了由於地形限制對擴建宅院的需求。師家大院採用分散式的獨立布局,每個家庭均有自己的獨立院落,有相對的私密性。在多個宅院之間,均有相對隱蔽的側門、偏門、踏道和房內的暗洞、地道相互貫通。一旦發生匪情,全村人均可從容不迫地通過不同的通道迅速逃離或集中防禦。據說,在抗日戰爭時期,當年村裡經常有日本兵來馱糧食,村裡人就和他們打游擊戰,日本兵把這個院子包圍了,村民就從其他院子跑了。因為這兒家家有地道、暗洞,而且相互貫通,一旦遭遇意外侵害,村民就從通道中逃離,也可以集體「抗敵」。這種共同防禦的設施,不僅反映了偏僻山區中富商畏懼盜匪的心理,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動蕩的現象。

我國南方炎熱多雨而潮濕,人稠山多地窄,故重視防晒通風,布局密集而多樓房。在南方人看來,天上下雨,就是下金子,下雪,就是下銀子,他們不想財源外流,就造個天井,使屋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順著木梘納入天井之中,寓意是「四水到堂,肥水不外流」。天井有通風聚氣的妙用,有了它,新鮮空氣從天而來,改善了通風條件,使天體的「真氣」和大宅地下的「生氣」相交融,充分體現了陰陽交合之美。天井民居以橫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後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正房即堂屋前向天井,完全開敞,狹高的天井起著通風的作用。人們在房屋屋架等容易著火的部位建起了一垛垛的牆體,這些牆體在屋頂四邊高高突出,並隨坡屋面跌宕成階梯狀,被稱為封火牆。為了使封火牆具有藝術之感,先民們將山牆兩端端部都向天空翹起尖尖的瓦件,形似馬頭,這種牆體稱之為「馬頭牆」。馬頭牆錯落有致,造型十分優美,不僅可以將火災拒之於牆外,而且還可遏制火災向外蔓延,甚至在被燒塌時也可起到一定的防火和滅火的作用。

安徽關麓村保留著一大片鱗次櫛比的古建築群,其中「八大家」是關麓最具觀賞價值的建築,系同胞兄弟八人共同所建的八座豪華住宅。從外觀來看,八座宅院自成單元,每幢古宅都有著自己的天井、廳堂、花園、小院,家家都有鐵皮大門和蓮花小門。實際上,樓與樓之間相互溝通,屋樓下下皆有門戶走廊互相聯結,形成一個整體。徽州地區家風森嚴,為便於管教晚輩,長輩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顧及四方八家,「八大家」這種聯體建築正是宗族觀念和勢力的生動寫照。「詩書持禮,清白傳家」是關麓村的世代家風,與其他地方重男輕女的習俗不同的是,關麓許多人家都有設有專供女子讀書求學的書廳,雙桂書屋便是其中之一,古人以「折桂」指代高中狀元,取名為「雙桂書屋」寄寓了主人的美好期望:不僅希望男孩能成為國家棟樑,也希望女孩同樣能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在清朝末年封建思想的重壓下,講究男女平等思想的出現,可謂難能可貴。書屋藻井彩繪多以花草、美人為主,特別是數十隻彩蝶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與四壁懸掛的書畫楹聯相映襯,顯得格外清雅。

張谷英村位於湖南嶽陽縣,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體現聚族而居的明清時期建設的古建築群。關於張谷英村的選址,還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在明代以前,乃是明洪武年間,從江西過來了三個結拜兄弟,名字分別為劉萬輔、李千金、張谷英,他們結伴來到幕阜山余脈的渭洞山區,見此地山氣厚結、樹木蔥鬱、溪水清澈,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耕讀之地,遂決定在此擇地定居。三人中的張谷英很懂風水,他在附近一帶勘察後,精挑細選了三塊寶地,這三塊寶地發展情勢各異,分別主財、主仕、主丁,張谷英請兩位結拜兄弟先行挑選,李千金挑了主仕一塊,以期祿位高升,劉萬輔挑了主財一塊,以期四季發財,張谷英別無選擇,主丁這塊地就歸他了。於是,他們各自在自己選中的風水寶地上造宅安居,若干年後,劉萬輔的子孫真的發了大財,李千金的後代也如願做了大官。而張谷英定居渭洞山區以後,即有傳世百代的宏偉規劃,當時為後代安排了可排34代的派譜,六百餘年來,張氏家門聚族而居,雖無名宦顯貴、鉅賈大賈,但人丁興旺,長盛不衰,至今已傳至27代,2600餘人聚居於一家大屋之內,散居各地有七千餘人。

在當地,張谷英村又被稱為張谷英大屋。之所以稱為「大屋」,是因為大片房屋從外觀上看起來是連在一起的,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房屋群體。大屋建築面積51000平方米,有天井207個,房間廳堂1732間,巷道60多條。整個建築的基本構成單元是以堂屋、天井為中心的家庭住宅,通過主、次軸線將所有家庭住宅有序組織成片,通過天井解決採光、通風問題,形成屋宇綿亘、天井相間、屋檐走廊銜接成體的建築群。

張谷英大屋建築群整齊有序的群體空間布局,在古代建築的規劃設計中勘稱一絕。每個住宅單元容納一個家庭。住宅單元由堂屋、天井及廂房組成,平面布局為湖南傳統民居的典型樣式。巷道是張谷英大屋的筋脈和骨節,維繫著這個大家庭里各自為政的一個個小家庭的血緣關係。據統計,張谷英大屋有巷道60條,共長1459米,最長的巷道74米,直通10個高堂。幽深的巷道既為分割界線,又為交通聯繫,把各片房屋聯結為一個整體,四通八達,行人穿行其間,晴不曝日,雨不濕鞋。此外,巷道還是很好的防火帶。由於兩面高牆直抵屋頂,加之整個群體建築沒有用一顆鐵釘,如發生火災,村裡人可以依靠雙臂與雙腿撐在狹窄巷道的兩壁上,爬到巷道屋頂,將瓦和木塊掀開,平時連成一體的房子中間即刻有了一條隔火帶,火苗上躥,火路被截斷,火災便不能蔓延,其損失就被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幾百年來,張谷英大屋無大的火災,除門門設置的煙火塘和穿街而過的渭溪河外,與這精心設計的御火長巷不無關係。此外,巷道長而高,既聯結天井,又通達宅外,起著通風、聚氣、採光的作用。

張谷英後裔族居在這座迷宮似的古屋裡,謹守著先祖「識時務、順天然、重教育、興禮義」的遺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族內人團結和睦,而且不以族大而欺壓附近異姓鄰居,與鄰村人關係友善,互相幫助,許多老人主動幫助年輕人照看孩子,享受天倫之樂。白天勞力出工後,屋場里也沒有關門閉戶的現象。

古人云:「孝悌為先務」,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俗話說:「兄弟如手足」,兄弟之間理應互敬互愛,互相幫助,在浙江蒼坡古村,便流傳著一個兄弟情深的傳說。在北宋年間,有兩位感情深厚的兄弟,哥哥叫李秋山,弟弟叫李嘉木。兄弟倆以務農為業,勤勞耕種,對父母十分孝順。後來,李家兄弟各自娶親成婚,成家立業。分家之後,大哥李秋山移居到方巷村,弟弟李嘉木仍住在蒼坡的老屋裡。李氏兄弟雖然分居兩地,但仍是兄弟情深,心連一起。每當農忙春種秋收時節,弟弟幫兄拔秧,兄助弟插田,……兄弟互相幫助,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兄弟倆若有一日不會面,總覺得神思恍惚,食而無味,睡而不穩。因此,他們兄弟倆總是在晚上相聚一起,拉拉家常,談談冷暖,敘敘四季耕種收成之事,講講讀書寫字,被村人視為耕讀兄弟,孝悌楷模。

有一天晚上,弟弟請兄長到家吃晚餐,興緻上來兄弟倆聊得更是投機,一直談到深夜,哥哥起身要回家。蒼坡到方巷雖相隔只一里多路,但當時野徑荒草,冷僻蕭條,時有野獸出沒。弟弟不放心兄長一個人獨走夜路,就送哥哥回到方巷。而兄長恐夜深人靜,怕弟弟遇到不測,又送回他到蒼坡。這樣送來送去,一直到天亮。

後來,李氏兄弟覺得每晚這樣送來送去是件麻煩事情,便想出一個好辦法,弟弟李嘉木在蒼坡村口邊建一座望兄亭,哥哥李秋山在方巷橋邊造了一個送弟閣。每當平安歸家後,則在亭閣高處舉燈旋晃三圈,以報平安; 對方見明燈三晃之後,亦舉燈三次,以報已經知曉。然後,兄弟倆各自回屋安寢。兄弟倆互敬互愛,一時傳為美談。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期小編:吳允琴

END

余悅教授,著名茶文化專家、民俗研究專家,「中國茶文化學」首倡者與理論奠基人,「悅讀茶書會」倡導者與推動者。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茶文化重點學科帶頭人,《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總主筆、全國《茶藝師》培訓鑒定教材主編,中國民俗學會茶藝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萬里茶道(中國)協作體副主席,江西省民俗與文化遺產學會會長,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曾任《文藝理論家》、《內部論壇》、《鄱陽湖學刊》主編,《江西社會科學》雜誌社社長、主編,江西省期刊協會副會長,獲得首屆江西省「十佳出版工作者」、首屆江西省「十佳期刊編輯」等榮譽稱號;兼任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茶藝導師、南昌女子職業學校高級茶藝顧問、江西廣播電視大學茶文化專業建設委員會主任等。

主持全國和省級課題16項,發表論文200多篇,《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多篇;撰寫書籍60多本。多次到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等地,進行講學與交流。

悅讀茶書會

悅讀茶書,悅讀好書,悅讀社會,悅讀世界。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茶書會 的精彩文章:

TAG:悅讀茶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