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國歷史最大懸案:關羽之死真的是因為孫權背信棄義嗎?
天下分合之勢,周而復始,無往不復,或華夏一統,或亂世紛繁,或生靈塗炭,或靈光一現。噔,給您續上一杯茶,我慢慢的道,您細細的品,待小編揭開神秘面紗,為各位看官呈現一幅幅真實的歷史畫面!
在膾炙人口,英雄輩出的《三國演義》中,曾出現過白衣渡江的經典橋段,並傳為佳話,而在歷史之中,確有東吳名將呂蒙奇襲荊州,並最終讓關羽敗走麥城的真實情節,然而這其中的戰略方針、集團利益、政治博弈卻被我們的羅老先生輕輕掩蓋,並在演義之中,將鍋直接扣在了大將關羽的頭上,可事實上這樣的大規模戰爭,真的只是因為關羽的一次辱罵而引起的嗎?而一代明主孫權會僅僅憑他方一詞便破壞盟約嗎?顯然,並不是。
從吳蜀兩國建交關係上看,由於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直接引發了吳蜀兩國之間的反目成仇,若非魏國大舉入侵,劉備害怕首尾不得兼顧,是不會出現吳蜀新定的湘水之盟的。 然而失信於人,何於取信於人?主戰派的呂蒙也直接指出,蜀國君臣反覆無常,虛偽至極,不可真心對待。對此看法,孫權也是大為首肯。可見,荊州一事,已直接破壞了兩國之間的誠信與和睦。孫劉名為同盟,雙方本是利益的結合,並沒有誠信基礎,關係十分微妙。因此,湘水之盟所能維持的盟約關係,也僅僅是維持在表面停戰的層面,脆弱,且無力。
所謂的同盟,皆是以利益為主導地位,從而改變己方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擴大己方在世界事務中的權利,滿足己方對勢力、領土的要求所形成的利益聯合體。
於表面而論,面對曹魏的吞併之勢,孫劉雙方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形成聯盟乃是情理之中,可時過境遷,當蜀國奪得益州,東吳屯據荊州半壁,曹魏威脅此消彼長的前提下,吳蜀的視野就會有所開拓,政治的方針也就會所有改變。
第一,東吳與蜀漢是分荊州而治,邊界相接,呂蒙深知關羽驍雄,有兼并東吳之心,況且蜀軍居東吳的上游,對東吳極為不利,而關羽久負盛名,孫權又對其有所忌憚,所以分土而治的形勢難以持久。
第二,魯肅之所以主張外交方面,聯蜀抗魏,是考慮到曹操的威脅還在,有蜀國的協助,才能保東吳平安無事,呂蒙則認為東吳兵強馬壯,將士文武雙全,只要通過合理精心的安排與部署,自己帶兵攻破了荊州襄陽,從而作為防守根據地,根本就不畏懼曹魏的威脅,無需依賴蜀國的戰鬥力。
第三,正所謂「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就當時的地理格局而言,最優先考慮的目標便是荊州、徐州。不論是孔明的隆中對或是魯肅的榻上對,都認為荊州是必爭之地,呂蒙更是認為,一旦奪取了荊州,全據長江,形勢便有質的升華。進可開拓國土,與曹魏一爭雄雌,退可劃江而治,穩保江東基業。而徐州並無天險,一馬平川,是驍勇的騎兵長足馳騁之地,一旦攻佔了,必會與曹魏相鬥,到時候不免整天提心弔膽,患得患失。孫權對此大感贊同。
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而,千古間,世人傳頌、久負盛名的關羽卻與「武聖」一詞名與實爽。在天時、地利、人和這兵家決定性三要素的處理上極為欠妥。
天時:關羽自主發兵伐魏,恰是在劉備佔據漢中不久,此時山郡初附,需帶兵持守,不可抽調,因此,關羽在兵敗受困之時,劉封、孟達無法援助。
地利:吳蜀關係就微妙,雙方友好形同虛設,關羽自有意識,便留重兵把守後方,以防東吳偷襲。只可惜呂蒙以詐病之計誘騙,使關羽放鬆警惕,將重兵抽調至前線,將空虛的後方「光明正大」地呈現在東吳面前。
人和:關羽性頗自負,好凌人。作為高級將領,其對外:多次辱罵孫權,並破壞了諸葛亮推崇的「和吳抗魏」政策,被毛爺爺點評:「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其對內:先不說其羞於與黃忠老將為伍,及寫信欲與馬超比一高下的矬劣表現,就對待自己下屬麋芳與傅士仁而言,也是「平素輕視,肆意侮辱」。並在兩人存在過失之時,以「還當治之」作為威脅,迫使二將投降東吳。
三國演義當作樂,二十四史找真實。通過全文解剖,可以發現,戰爭作為政治的延續,本就沒有膚淺的緣由。荊州一戰,表面是關羽的軍事大意,背後則是國家利益的衝突,政治博弈的對抗,這就是歷史,這就是真實。
TAG:歷史大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