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影時代林寧轉向內容戰場 票補大戰要熄火

微影時代林寧轉向內容戰場 票補大戰要熄火

「我想做一個慢一點的公司。」2018年1月10日,貓眼微影宣布合併近四個月後,微影時代、娛躍文化CEO,微影資本合伙人林寧首次接受訪問。他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此前微影時代以激進風格快速圍獵市場。通過大量票補,該公司在線電影票務平台「微票兒」(後改名「娛票兒」)曾一度創下「每四張電影票中就有一張來自微票兒」的盛況,最終娛票兒卻被分拆併入光線傳媒控股的貓眼電影。

在新公司「貓眼微影」,林寧擔任的職務是副董事長,但其實他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拆分之後的微影時代旗下的影視製作公司「娛躍文化」。在1月10日微影資本高峰論壇上,林寧掛出的職務是「娛躍文化CEO」。

作為一個在互聯網圈奮鬥十幾年的連續創業者,林寧正式轉向了內容戰場。

「人口紅利已經沒有了,互聯網渠道基本都被BAT做完了,還想再做成一個執牛耳的,基本沒可能了,我們的機會就在內容了。」林寧說。

林寧依然沒有失去資本的援手。記者獨家獲悉,娛躍文化已接近完成了首輪融資,但目前尚未對外公布。

合併後的微影時代在做什麼?

2017年9月21日,微影時代旗下全資子公司「微格時代」宣布併入貓眼電影,合併後的新公司稱為「貓眼微影」。微格時代擁有微影時代全部電影票務及演出業務,包括娛票兒APP、格瓦拉生活APP等。

此次交易完成後,微影時代成為貓眼微影僅次於光線傳媒的第二大股東。同時,微影時代將徹底離開在線票務市場。

合併工作目前尚未結束。「總共有兩輪交割。有些板塊是否放過去,現在還在談。」林寧告訴記者,內容板塊基本還留在微影時代,包括娛躍文化,體育賽事平台「微賽時代」,以及電影發行業務。換言之,目前微影時代只是把在線票務業務併入了貓眼電影。

娛躍文化是林寧在2016年9月推出的影視製作公司,目前成為他的最大工作重心。他想將娛躍文化做成一家IP養成類的公司。

「中國的影視衍生品市場做不起來,根本原因還是大IP稀缺。」林寧說,中國在娛樂產業還沒有特別大的公司,光線和華誼都在快速成長,但它們也是新公司。在美國,迪士尼有很大一部分收益是來自遊樂園,裡面的IP是幾十年上百年積累下來的。

中國的知識產權不清晰、分散化,也是制約IP衍生品開發的重要原因。譬如2015年暑期檔熱映的國產動畫影片《大聖歸來》,票房接近10億,覆蓋人群超過兩千多萬,是一個不錯的IP,卻沒有續作,也沒有衍生品開發,一個核心原因便在於投資方眾多,產權混亂。

林寧在孵化IP或買版權時,重視全版權採購,即不僅拿下電影開發版權,(投黑馬>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同時掌握電視劇、遊戲、衍生品等其他形式的開發版權。

娛躍文化目前重心在電視劇。2018年,娛躍文化有數部影視作品上映,其中包括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這部60集的電視劇已以近1300萬元的單集天價,賣給優酷。

林寧告訴記者,他正在和馬伯庸商量繼續寫《長安二十四時辰》,將這一IP系列化,從而放大IP價值。

「我是一個互聯網人,從互聯網的角度來做內容。以前想事情想三年,但是做IP,想事情得想十年。」林寧說,現在中國有很多IP交易公司,但娛躍文化想做IP養成類的「慢公司」。

從微影時代孵化而出的VC投資機構「微影資本」,則是娛躍文化IP策略的協同方。微影資本目前總規模50億元,投了包括導演陳嘉上的壹點影業、賈樟柯的暖流電影,以及原力動畫、留白影視、開心麻花等50多個項目。除了影視,該基金也在向移動互聯網新媒體、音樂及現場娛樂、體育和文化消費行業延伸。

林寧說,他現在做IP內容,一個很大的機遇就在視頻付費市場的興起。他相信這是一個比院線電影更有成長空間的市場。

在線票務市場定局票補大戰可能熄火

儘管2017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在《戰狼2》的帶動下達到創記錄的559億元,但院線電影依然被認為是一門「天花板明顯」的生意。

持有這類觀點的人認為,院線電影消費有「雙規」,即需要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下進行,成本較高,而影視傳媒消費需求變化的大趨勢是碎片化、移動化和個性化。因此,可能以後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會越來越少,Netflix這樣的平台可能會被更多人看好。

林寧說,儘管這兩年中國的影院數還在增加,但單屏幕的票房產出一直在下滑,去年下滑至少20%,尤其是一線城市下滑非常猛烈。甚至,消費形態的變化在倒閉市場供給側變化,很多電影導演都轉去做網劇了。

「以前是10部電影中有7部虧錢,2部打平,1部賺錢。現在是99部虧,1部賺。」林寧認為,短期內,中國院線電影還是一個增長的市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產業的利益確權非常明晰,但從長期來看,這一行業很難再有大幅增長。

這直接影響了在線票務市場的未來。

中國在線票務市場已經形成了貓眼微影與淘票票的「雙雄」格局。二者至少搶佔了九成以上的在線票務市場份額。其中,貓眼微影約佔60%,淘票票約佔30%.

在這一領域奮戰數年的林寧認為,在線票務就是一門事關規模的生意。

他告訴記者,在線票務平台在售票時獲取的傭金一般是票價的5%-8%,也就是三塊錢左右。按現在中國院線電影的500億票房市場算,也就是大約二三十億,貓眼微影和淘票票兩家分,「誰市場份額大,誰就賺得多。」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貓眼去年超過一億元的盈利,微影方面也是持平或盈利的狀態。而淘票票暫時還處於虧損狀態。

儘管院線電影市場在長期不被看好,林寧卻認為,在線票務平台未來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比如金融。電影行業的資金流轉緩慢且笨重,內容端拿錢少,拿得慢,虧得多。大的票務平台或許可以提高結算效率,因為它們已經先向用戶收了錢。

另一個是收集整理用戶在這些票務平台上的消費數據,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參考。譬如在IP開發階段能預測一兩年後觀眾想要看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這聽起來並不切實際。國內一位大牌導演就對林寧直白地說,「這些數據一毛錢沒用!」

但林寧並不這麼認為。「隨著付費模式的變化,不論劇集、電影製作公司,都從以前的2B為主、變成2C的公司。數據能力,未來會成為內容生產非常重要的基礎能力。沒有用戶數據能力的公司很難建立長期穩定的商業變現能力。好萊塢的六大也是這套把戲。」

在阿里影業,這個邏輯被俞永福冠以一個新詞,叫「新基礎設施建設」。

不過,從群雄混戰熬到雙雄格局,票補大戰或許很快就要熄火。

「貓眼微影合併後,就會逐漸停止票補。」林寧告訴記者,九塊九的電影票會越來越少。

(文章來源於:騰訊財經摘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黑馬醬 的精彩文章:

五大趨勢,帶你全面剖析2017-2018年電影市場

TAG:娛樂黑馬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