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靠答題贏了4萬,才想起20年前的《幸運52》

靠答題贏了4萬,才想起20年前的《幸運52》

這是新世相的第524篇文章

這是種直播遊戲:一個主持人出題,一群人在線回答。共 12 道選擇題,全答對的人可以平分獎金。

我最近在密集研究和思考這類遊戲,覺得很有趣。

問了很多人,為什麼喜歡玩兒這個遊戲?回答主要都是「為了錢」。

遊戲總獎金最高的有 200 萬,有人一天就賺了 4 萬多。

玩了幾次後發現,其實,這就是當年的《開心辭典》啊。

早在 20 年前,我們就已經對這類遊戲欲罷不能了。

《開心辭典》:

和《三星智力快車》。

有個同事說:「小時候看這些節目,全家只能在電視機前為選手們瞎著急,現在終於可以自己上了。」

《幸運52》是這三檔節目中最早的,1998 年在央視首播,每周日晚。2000 年,它被評為中國電視榜年度電視節目,火爆全國。

乍一想起來,只記得主持人李詠人氣很旺。那時他是唯一一個敢染髮的央視主持人。

每個人都可以報名參加。《幸運52》開始的 VCR 結尾,李詠手裡拿著一隻大蝸牛,指著屏幕對你說:「誰都會有機會。」

有一期,出於對節目的熱情,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護理系的全體研究生同學報了名。

而《幸運52》算得上一場大熱鬧,遊戲屬性最強。

開場時,觀眾們都是這樣的:

環節設置的遊戲性也很強。第一個環節是「幸運搶答」,答對一題贏得一個商標。

現在想來,你可能有一大堆品牌都是通過《幸運 52》認識的。比如這些:

還有這些:

還有「幸運超市」,展示一件商品, 20 秒時間猜價格。猜對了不僅能贏一個商標,商品也送給你。導致很多人養成了平常一進超市就背價格的習慣。

當年最時髦的獎品是這樣的:

和這樣的:

第三個環節是「幸運搭檔」。選手自帶夥伴,上台玩「你來比劃我來猜」。這是最精彩的一輪。

很多人在台上胡言亂語:

GIF

或者一臉懵逼:

GIF

而台下的、電視機前的觀眾要麼使勁吼答案,要麼拍著大腿笑得前仰後伏。

大概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們第一次知道,參加這樣的遊戲,找一個好隊友有多重要。

除了好玩兒之外,《幸運52》的另一個特點是獎品超多:

猜對商品價格可以得到商品。

跟最終勝出的選手同一戰隊的所有觀眾每人都可以得到一塊手錶。

甚至廣告時間,場外觀眾看廣告,打電話猜「本期幸運商標」,也能贏幸運觀眾獎。

2001 年的一期,兩位場外觀眾獲得鑽石手鐲

虎撲論壇上的一個網友說,當年他奶奶每周日都看《幸運52》,還記答案,記了一個本子,希望有天能去參加。

「現在想想覺得特別虔誠。」

所以,《幸運52》真的算「全民參與」。

它讓每個星期天晚上,都成了很多人固定的「家庭之夜」——全家人一起守在電視機前興奮地度過那一個小時。

2000 年 7 月,央視推出了《開心辭典》。節目播出 6 個月,就成了央視二套收視率第一的節目。

如果說《幸運52》是一場全民遊戲,那《開心辭典》則更像是一場知識競賽。

一個特點是:全程都很緊張。

每輪選 8 個入場選手,主持人出一道題,最快速度回答正確的人才有跟主持人一對一答問的資格。

2008 年版的《開心辭典》

60 分鐘節目平均有 3-4 名選手進入決賽,而有的人是剛一開始,就結束了。

決賽更緊張。整個台上就只有你和王小丫兩個人,觀眾都盯著你。

題目類型也五花八門,畫面記憶、聲音記憶、排序等等。

你得不停地推理、判斷、排除、自我否定。

而最讓人興奮的,也這種緊張。

很多環節按秒計算,還會顯示選手的「生命線」。倒計時的聲音「嘀嘀嘀」一響,心就跟著跳。

這時候如果插廣告,會讓人氣得拍大腿。

印象很深,王小丫總會問很多遍:確定嗎?確定不改了?真不改了?真確定不改了?問得人心裡發毛。

「你確定?不改了?」

儘管賽制很緊張,《開心辭典》卻總有很溫情的一面。

節目的口號是「一人努力,全家開心」,這是它最大的特色:把家庭夢想作為比賽目標。

決賽四關,每關 3 道題,每闖過一關,就可以贏一份禮物,完成一個家人的心愿。連續答對 12 道題就能拿到最高獎勵。

當時每位選手都有三次不同的求助機會:「降低難度」、 「電話求助」和「現場求助」。

最有名的是 2003 年的一期節目。一個叫唐向陽的男人一路答到最後,他選擇電話求助。他打給了身在加拿大的妹妹。

接通後,他沒有問妹妹該選哪個答案,而是問她:「你好嗎?想不想爸媽?希不希望爸媽來看你?」

他妹妹一頭霧水地說想啊。然後他說:「他們很快就能去看你了。」

正在給妹妹打電話的唐向陽

掛掉電話,他說出了正確答案。然後贏得了兩張往返加拿大的機票。

王小丫看著他說:「我從來沒見過像你這樣的選手。」

同樣在 2000 年,《三星智力快車》也開播了。

要做這樣一期節目不難,難在有區別於其他節目的獨特風格。

《三星智力快車》的關鍵詞是:學霸。

參加比賽的,大部分都是全國各省市中學的優秀學生。

大概算是最早讓「別人家的孩子」集體亮相的節目了。

比如 2008 年西安賽區,來自蘭州三中的徐興慈。主持人方瓊問:「在通常情況下白天鵝是——A、一夫一妻制,B、一夫多妻制。」他脫口而出「 選 A。」

方瓊說,你咋連這也知道得這麼清楚呢?他說了句「因為我支持它(一夫一妻制)!」

《三星智力快車》改過很多次版,但題目一直覆蓋了各種知識領域。

有個板塊叫《科學先鋒》,題目是專門請兩院院士出的。

還有英語板塊,讓你用口語表述英語單詞的意思,讓外國人猜出原單詞。

這檔節目在學生中人氣很高。

我的一位同事說:「那時候覺得考雙百分、拿年級前幾名都不算學霸,在《三星智力快車》得過獎的才算。」

她最羨慕的是,得獎的人不僅可以領 5000 元獎學金,還有 MP3、彩電、手提電腦等在當時很前衛的獎品,和去韓國旅遊、留學的機會。

她想過幾次打電話報名,但最終還是覺得自己實力不夠,放棄了。

但她自己製作過題庫,把題目寫在小卡片上,自己扮演主持人,讓同學們抽題。答對了加 200 分,答錯了扣 100 分。

「最後分數最低的同學請大家吃棒棒冰,能玩一下午。」

有個語文老師給學生設計的寒假學習方案里,就有觀看《幸運52》《開心辭典》和《三星智力快車》這樣的節目。

我有個朋友,去年參加某中央級媒體的采編崗筆試,有一道科普題:「月亮總是一面朝著地球的原因」,他立馬想起這曾是《幸運52》里的中級題。

他覺得挺意外,也挺開心。

不過觀眾真的能通過節目學習知識嗎?不一定。

至少它們更容易讓人覺得這些時間花得「有意義」,也讓人體會到了知識帶來的樂趣。

20 年過去了,如今這些節目都已經停播很多年。

我們好像已經很久沒有那種輕易可得的滿足感了。

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我們偶爾需要這樣的遊戲,為生活製造些緊張感和興奮感。

因為生活漫長,我們太容易失去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跟那種尋找答案的激情和衝勁了。

它的特點是:題目難易得當;分為福利場和英雄場,福利場多是「送錢題」,英雄場略難,但獎金高。比如曾有 23 位獲勝者瓜分 100 萬,平均每人獲得超過 4 萬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世相 的精彩文章:

《前任3》:500種打探前任的方法,你過的不好我就放心了

TAG:新世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