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藏傳佛教金銅造像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是佛教傳入西藏地區後發展起來的一種宗教,俗稱喇嘛教。它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屬於北傳佛教,但歸屬於以密宗傳承為主要特色的大乘佛教。其主要流傳於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內蒙古、山西、河北和遼寧等地區,並匯聚了佛教的顯宗、密宗和西藏地區的苯教等內容。
藏傳佛教造像藝術,不僅是西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組成部分,蘊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它更是中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重要組成內容。從公元7世紀伊始,它從早期模仿中原、印度、克什米爾、尼泊爾等西藏周邊地區的造像藝術風格,經過不斷吸收和融會後,再經歷一千三百多年的發展,藏傳佛教造像逐漸形成了雪域高原獨特的藝術風格。其神只眾多,風格多樣,帶有濃烈的藏民族特徵。
除了泥、石、木以外,藏傳佛教造像的所用材質還有金銅等;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金銅佛造像。這些金銅佛造像,不僅彰顯了藏傳佛教造像的藝術成就,凝聚了藏族人民的聰明才智,融會了外來文化的藝術風格,還將漢傳佛教造像藝術的精華融入其中,從而使得造像的風格極具多元文化因素。它的種類,不僅包括佛、菩薩、羅漢、護法,而且還有祖師、密修本尊等,豐富多彩。
藏傳佛教中的佛類金銅造像
16世紀·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高42.5厘米。
釋迦牟尼(前565—前486),佛教創始人、開啟者,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屬於剎帝利種姓。古印度著名思想家,被世人尊為神明。其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被後世尊稱為「覺悟者」佛陀、世尊等,而漢地尊稱他為佛祖(佛教祖師)。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為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其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於19歲時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開啟佛時為35歲,其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之時,隨後在印度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和北部傳教。80歲涅槃於拘屍那迦城。此釋迦牟尼佛像,顴骨凸顯,面相方圓,鼻翼較寬而嘴較小,於蓮座上結跏趺坐。
15世紀·鎏金銅藥師佛坐像(圖2),高24.5厘米。
藥師佛為東方凈琉璃世界之教主。又作藥師如來、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大醫王佛,以及醫王善逝或十二願王。此藥師佛坐像,飾摩尼寶珠於髮髻頂端,兩耳飾花。其右手持葯果,左手托缽,於蓮座上結跏趺坐。
18世紀·鎏金銅寶生佛坐像(圖3),高18厘米。
寶生佛又稱寶生如來,是密教金剛界五佛之一。他位於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等之五解脫輪中,在顯教的一些經典里亦稱作「南方寶相佛」或「南方寶幢佛」。而在密教里,寶生佛象徵著大日如來的平等性智,是修習密法觀想的佛陀之一,為密教的重要膜拜對象。此寶生佛坐像,模仿了尼泊爾早期的造像風格。螺發,身著露出飽滿身軀的袒右肩袈裟,鋪地在寬大飽滿的蓮瓣之上。
13世紀·鎏金銅阿閦佛坐像,高46.5厘米。
阿閦佛為不動如來,由菩提心堅定不動如山、有無嗔恚之意,而名為「不動」。《佛說阿閦佛經》中,記載為菩薩時的阿閦佛,曾在大目如來(或稱廣目如來)前發「於一切人民蜎飛蠕動之類不生嗔恚」等誓願;並通過萬劫不復的修行之後,終於東方的阿比羅提世界七寶樹下成佛,且將佛剎取為「妙喜」之名。此阿閦佛坐像,螺發密集均勻。細長的眉眼,高挺的鼻樑,微斂的雙唇,可謂面目清秀。其寬肩細腰,身著輕薄貼體的袒右肩式袈裟。於蓮座上結跏趺坐,有金剛杵置於蓮座正中。
藏傳佛教中的菩薩類金銅造像
14世紀·鎏金銅彌勒菩薩坐像(圖5),高27厘米。
彌勒佛意譯為慈氏,又稱彌勒菩薩摩訶薩,是中國大乘佛教八大菩薩之一。他還是釋迦牟尼尊的繼任者,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道安、支謙和玄奘的推崇,而龐大的思想體系則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此彌勒菩薩坐像,高束髮,頭戴三葉寶冠。其上身袒露,帔帛斜披,下著裙。右手持凈瓶,左手結說法印,於蓮座上結跏趺坐。
18世紀·鎏金銅文殊菩薩坐像(圖6),高49厘米。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童真或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意譯為妙德、妙樂、妙吉祥或法王子。其與般若經典有很深的關係,所以還有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之稱。作為釋迦佛的兩脅侍,文殊師利菩薩和普賢菩薩分別表示佛智、佛慧之別德。另外文殊菩薩還是如來佛祖的怙恃之一,其所乘的獅子象徵著威猛。此文殊菩薩坐像,不僅有西藏人的面貌特徵,蓮座還帶有漢地造像的風格。其頭戴寶冠,左右肩花上分別托經書和寶劍,上身袒露,雙手牽蓮枝,下身著刻花長裙,顯然為漢藏藝術融合之作。
18世紀·鎏金銅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圖7),高84厘米。
在佛教密宗中,具有很高地位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經典很多;其中在佛教史上最著名和最流行的,是《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音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唐代天竺高僧不空譯),以及《千手千眼觀世音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伽梵達摩譯)兩部。而千手千眼觀音的造型,莫過於首、眼、手三大部分最為特殊。
此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由下而上共分五層。各三面的第一層至第三層,第一層是面相平靜、見眾生而生慈悲的慈相,第二層是憐憫眾生的悲相,第三層是勸進佛法之相的喜相。僅一面的第四層,是忿怒明王相。第五層是主尊阿彌陀佛。而身前有八臂,在胸前合十有兩主臂,另六手結不同手印。於身後呈扇形展開的其餘各手,每手掌心有一代表二十五因果的眼睛,一千由二十五乘四十所得,故成為千手千眼觀音。
藏傳佛教中的祖師類金銅造像
16世紀·鎏金銅宗喀巴坐像(圖8),高21.7厘米。
宗喀巴(1357—1419),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創立者和佛教理論家,青海湟中縣人。受沙彌戒時,其本名為羅桑扎巴(善慧稱吉祥)。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他在宗喀的一個佛教家庭出生;並於明永樂十七年(1419)10月25日,其享年63歲時圓寂。而他被尊稱為宗喀巴,是由於藏語稱今塔爾寺一帶的湟中為「宗喀」之故。此面相方圓的宗喀巴坐像,其身體兩側的蓮花上分別托經書與寶劍,雙手牽蓮枝,結說法印,在蓮座上就坐。
16世紀·鎏金銅得銀協巴坐像(圖9),高13.5厘米。
得銀協巴(1383—1415)本名卻貝桑波,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噶瑪巴支派的黑帽系經五世活佛,西藏東部娘布人。其7歲時在則拉崗出家,18歲到昌都的館覺(今貢覺)、類烏齊一帶傳教傳法,20歲時受比丘戒。明成祖朱棣曾召他進京,永樂四年(1406)冬,其奉詔達今江蘇南京的古應天。當年三月,永樂帝朱棣賜其「如來」之名,「銀協巴」即藏譯的「如來」一詞。此後,噶瑪巴支派黑帽系歷代轉世活佛遂承襲該封號,直至明末皆自稱「大寶法王」。永樂六年(1406)自應天辭歸後,其在西藏涅槃。此頭戴僧帽的得銀協巴坐像,右手結說法印,左手持念珠,在蓮座上就坐。
16世紀·鎏金銅彌覺多吉坐像(圖10),高23厘米。
彌覺多吉(1507—1554),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噶瑪噶舉黑帽系僧,為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第八世活佛,昌都(今屬西藏)西北的葉壟噶迪普巴當人。他五歲時,即被認定是噶瑪噶舉黑帽系第七世卻扎嘉措的轉世。次年就取名卻吉扎巴貝桑波,而受大乘別解脫戒。明正德十一年(1516),他雲遊雲南麗江的回途中途經甘孜時,曾熱迎桑傑年熱授沙彌戒。其長期在今四川和西藏傳播佛教。但1517年,明武宗耗資巨億派人到西藏迎請這位活佛,他仍不肯出見而使明廷無功而返。此頭戴有日月標誌的國師帽之彌覺多吉坐像,其雙手牽蓮枝,雙腳踩蓮花,在長方形法座上就坐。
18世紀·鎏金銅白丹意希寧波坐像(圖11),高21厘米。
白丹意希寧波(1639—1694),是噶瑪噶舉派紅帽系第七世轉世活佛。此頭戴紅色僧帽的白丹意希寧波坐像,是四川德格八蚌寺的造像佳作。其身著刻花的僧衣,在雙層坐墊上就坐。
18世紀·鎏金銅蓮花生坐像(圖12),高31厘米。
蓮花生(約8世紀),是8世紀後半期將佛教密宗傳入西藏的寧瑪派印度僧人,藏傳佛教尊其為古如仁波且(師尊寶)、洛本仁波且(軌範師寶)或烏金仁波且(烏仗那寶)之稱。此佛裝像的蓮花生,其頭戴正面有日月標識的紅色佛冠,上著漢式袈裟;雖左手托著惜已失的顱器,右手則持金剛杵,但面相、袈裟和蓮座的造型,卻極富漢地造像的風格。
藏傳佛教中的其他類金銅造像
12世紀·鎏金銅阿彌陀佛坐像(圖13),高21厘米。
「阿彌陀佛」為印度梵文音譯,中文是原文音譯,為無量覺、無量光、無量壽等之意。其亦尊稱為「南無阿彌陀佛」,意為對佛的尊敬、皈依、歸命和歸敬。
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儘管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接受阿彌陀佛,但以專心信仰阿彌陀佛,是凈土宗的特色。此頭戴寶冠的阿彌陀佛坐像,其帔帛斜披,雙手捧寶瓶,在蓮座上結跏趺就座。
16世紀·鎏金銅財寶天王坐像(圖14),高36厘米。
財寶天王名為朗梯色,亦稱毗沙門天王或多聞天王。他不僅是北方多寶佛的化現,也是八地菩薩示現的護法身,還是毗沙門天王的變化身之一。而作為財神護法,他示現則是以出世間護法的身份。他屬於金剛手菩薩的部屬,身居北方柳葉宮這片金剛手菩薩的凈土。其具有大福德,是世上一切財富的守護者,專門保護眾生的財富,為掌管財寶富貴、護持佛法的善神。因為其為人間布下了無窮財富,且樂善好施,故亦稱財寶天王。此身穿鎧甲的財寶天王坐像,頭戴寶冠,右手持寶傘,左手握吐寶鼠,在獅子身上就座。
18世紀·鎏金銅白度母坐像(圖15),高44厘米。
白度母也稱增壽救度佛母,是卓瑪嘎爾姆的藏譯音,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有32種應化身的觀世音,僅其中的度母化身就可以變化為21位救度母;而聖救度佛母的二十一尊化身之一,就是白度母。在藏傳密教中,二十一尊度母中流傳最廣的,即為白度母和綠度母。且由於白度母有救度八難之威德,故藏密又常用長壽佛、白度母和尊勝佛母等三尊,合稱為「長壽三尊」。此高盤髮髻的白度母坐像,其珠鏈、小花和綠松石等飾物飾於頭部,而項鏈、帔帛、手鐲和臂釧則飾於身上,其中帔帛、長裙還採用了鎏金嵌銀工藝,裝飾精美。
19世紀·鎏金銅白瑪寧切旺波坐像(圖16),高15.5厘米。
相對於三寶信仰的漢地佛教,藏傳佛教則有「上師、佛、法、僧」之四寶信仰。因藏傳佛教修持強調上師傳授、口耳相傳,故上師順理成章地擁有崇高的地位,其造像也成為了藏傳佛教造像最主要內容的構成之一。此頭戴紅色僧帽的白瑪寧切旺波坐像,外罩大氅,身著僧衣。右手當胸結說法印,左手禪定印托寶瓶,在方形台座上結跏趺坐。該台座有兩層坐墊,仿的是西藏高僧坐禪時之所用。另有譯成漢文為「白瑪寧切旺波」的藏文,刻於台座背面。
縱觀以上十六尊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藏傳佛教造像,我們可了解其發展初期的造像儘管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但主要還是以印度、尼泊爾等地藝術風格的模仿為主。不過至14世紀以後,造像便獨具特色地逐漸形成了西藏本土的藝術風格。而到了15—16世紀,造像更是如日中天般地達到了其藝術的高峰水平。並且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地產生了藏西、藏中、藏東和蒙古等地域的造像風格。雖然17世紀以後,藏傳佛教造像造型趨於程式化,且多追求外表裝飾,但採用高超的寫實手法之高僧造像,仍具較高的藝術水準。
TAG:收藏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