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odel 3量產難達預期 特斯拉的局如何做?

Model 3量產難達預期 特斯拉的局如何做?

[華夏時報網]

實習記者 劉金 北京報道

千呼萬喚難出來。特斯拉的Model 3以每天生產數輛的規模前進,遠遠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

曾經Model 3每周產5000輛的目標最初預期在2017年底完成,但此前已被推遲至2018年一季度末,如今再度被推遲至二季度末。

近日,特斯拉公布的最新生產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共生產Model 3新車2425輛,交付量為1550輛。而特斯拉在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中曾提道,在2017年第三季度,Model 3的產量達到1500輛以上,到2017年底,每周產量達到5000輛。同時,還計劃在2018年的某個時間段,Model 3汽車的生產量提高到每周10000輛。

不能達到預期的規模,不但影響特斯拉的融資,還有可能影響其發展,畢竟全球多家競爭對手虎視眈眈,特斯拉不能及時滿足市場需求,市場會被其他企業搶去。

產輛不達預期

Model 3是特斯拉產品線中車型最小、最廉價的車型,是特斯拉實現盈利目標的生產線之一。所以,特斯拉Model 3的表現直接關係投資者和市場的反映。

近日,特斯拉公布的最新生產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共生產Model 3新車2425輛。Model 3的交付量為1550輛。與第三季度260輛的產量相比,第四季度產量已是前者的9倍多,但這一數字沒有達到預期的數量。除了第四季度交付之外,還有大約2520輛Model S和Model X及860輛Model 3在季度末交付給客戶,這些將被視為2018年第一季度的交付量。

中金公司發布報告稱,Model 3的產能爬坡依然緩慢。雖然該公司將注重質量和效率作為推延產能計劃的理由,但其股價將繼續受到Model 3產能問題的阻礙。而在Model 3產能放量之前,特斯拉的工程製造能力都將備受質疑。

據了解, 特斯拉製造Model 3 靠兩座工廠,一座工廠是內華達州荒漠中的1號超級工廠。這裡生產 Model 3 的動力單元和電池組。另一座工廠是 Fremont 工廠,這裡負責焊接車身、噴塗然後在總裝車間把動力單元、電池等零部件組裝成一輛完整的 Model 3。Model S/X 也都在這裡生產。

為什麼特斯拉生產這麼緩慢,特斯拉沒有對外說明情況。但在2017年 Q3 致股東信中特斯拉寫道:目前我們最重要的產能限制是1號超級工廠的電池模塊組裝產線。產線上要把電芯封裝成模塊,再把4個模塊封裝在一個全鋁殼體內,這就是 Model 3 的動力電池組。電池模塊的設計和自動化生產工序都很複雜,這讓電池產線的產能爬坡花費更久的時間。

據了解,2017年下半年量產 Model 3 以來特斯拉已經燒掉約22億美元,所以2018年上半年實現5000輛/周產能前,特斯拉會燒掉更多的資金。特斯拉很可能需要再次融資來解決資金問題。

量產仍需等待

豪車並不意味著業績良好,在汽車業重要的是規模。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認為,汽車沒有量就沒有一切,真正的偉大不是超級,是普及。

沈暉認為,汽車行業沒有贏者通吃的概念。倘若不想像沃爾沃、奧迪、蘭博基尼等品牌一樣被其他汽車企業所收購,就必須要堅持產品的量產和持續盈利。這一情況說明,特斯拉要想盈利並生存下去,需要有規模。

特斯拉自公司成立以來,陸續推出Model S、Model X以及Model 3三款純電動車型,並布局全球市場。特斯拉在2017年頻頻發布新車計劃,2017年6月發布該品牌第二款SUV Model Y,稱將不會採用與Model 3轎車相同的製造平台,並初步計劃是在2019年年中投產該車。隨後又在7月發布皮卡車製造計劃,同時還公布了研發商用卡車、公交車和緊湊型SUV等計劃。

但沒有產能,這些計劃也只能推遲,通過這些計劃盈利更是遙遙無期。產能不足是一直困擾特斯拉的問題。

儘管Model 3宣稱是為平民打造的一款EV,其目的也旨在擴大生產規模,減低單位成本,幫助特斯拉早日走出虧損的泥潭。但自問世以來,國外媒體就在不斷質疑它的價格政策,不斷在各種標題中用了「Trick(欺騙、把戲)」這個詞。因為雖然特斯拉Model 3隻需3.5萬美元就能買到,但這只是最基礎的配置,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可能要再花數千美元甚至上萬來購買裝配。

國外媒體儘管還是給馬斯克留了幾分面子,沒有明確指責特斯拉在玩價格遊戲。但各種報道的字裡行間,對Model 3降低配置水平,拉低起步價,然後通過配置升級層層加碼的做法,都頗有微詞。

對於目前的困境,特斯拉曾希望在中國建廠,解決產能問題。

Model 3的訂單量不斷累積,因此對於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渴望就不難理解。中國作為電動汽車發展最有活力的市場,在華建廠不僅可以減少生產成本以及運輸費用,還可以享受到中國政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所創造的利好條件,最終緩解產能和利潤上的壓力。

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預計在中國設立工廠還要等上3年,因此特斯拉在華設廠似乎又充滿了不確定性。

不過市場不等人,特斯拉進展緩慢,則意味著別人佔得先機,在中國市場,對生產高端電動車的企業則意味著機會。2017年底,蔚來ES8正式上市並開啟預訂,小鵬汽車也已經量產。J.D.Power亞太區中國副總經理梅松林認為,中國的電池企業是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成長起來的,質量和數量都已經有非常大的發展。特斯拉目前還沒有使用中國電池的意願,但將來一定要解決電池的問題。

編輯:於建平 主編:趙雲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趣店砸錢一億備戰汽車金融 大撒幣節目引發流量之爭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