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匹良馬抵三人勞役,西漢花大力氣建騎兵部隊效果如何?

一匹良馬抵三人勞役,西漢花大力氣建騎兵部隊效果如何?

文 | 趙楚

回顧西漢時期中原對草原帝國的國防形勢,應該注意到,即使在和平的70年中,每到秋高馬肥,匈奴及其統治下的大小部落力量也不斷對漢地的邊界地區進行攻擊,這些攻擊的目的在於掠奪財富和人口,這也是草原騎馬民族的基本生存之道。為了應對這種攻擊,中原的措施是,在邊境地區實行高度軍事化的行政,各邊郡太守兼任該地區的軍事指揮官,而這些邊郡的部隊基本為騎兵,一般每郡可以達到萬騎,也就是一支獨立戰役力量的規模。

與此同時,為了從根本上改變中原對於草原的軍力對比,西漢國家數十年來大力提倡馬政。依當時律令,向國家提供良馬一匹,可以免除三人的一年賦稅與勞役,而朝廷本身也利用西北各地適合繁殖和飼養馬匹的地區,開設了二十幾個大型軍馬養殖場所。到武帝決定開戰的時期,國家馬廠馬廄中就有超過40萬匹,而在數十年的馬政優先的社會環境下,中原人民則上行下效,養成了一種狂熱的駿馬崇拜。當來自烏孫的優良馬種因朝貢而引進,漢武帝親自命名為「天馬」,上下認為天馬南來是一件舉國的大喜事。

馬匹的繁多不僅改變了中原與草原的力量對比,更重要的是,這在中原第一次造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騎兵革命。西漢朝廷中央的直屬禁衛武力南軍設置了專門的精英騎兵部隊,其士兵則來自西部和北方各熟悉騎射的郡縣,也包括志願為中原效力的北方胡族士兵。隨著效仿草原帝國的大規模騎兵的建立,中原騎兵實際上擁有了遠比匈奴人優越的軍事力量,因為,中原騎兵不僅普遍裝備了弩箭和鐵制騎兵戰刀的精良裝備,而且還擁有強大的步兵、車兵的作戰和後勤保障。相比匈奴騎兵,中原騎兵更具備職業化部隊的特徵,並且,他們是由高度組織化與豐富人力資源支持的部隊。

與漢軍力量的成長相比,這一時期在軍臣單于治下的匈奴卻遭遇了一些內部問題。河南戰役前後互有攻防的戰鬥記錄表明,匈奴歷次入侵的兵力均比從前規模減小很多,基本在三、五萬騎的規模。其間還有不少匈奴的重要勢力脫離大單于的控制,選擇了投降中原朝廷。雙方的力量對比的天平逐漸向中原傾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