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AI分析人們玩手機的模式,可以有效預防自殺嗎?
原文以AI algorithms to prevent suicide gain traction為標題
發布在2017年12月12日的《自然》新聞上
原文作者:Sara Reardon
Facebook和其它的一些公司正在嘗試檢測和自殘有關的網上行為。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高科技公司正在利用社交媒體挖掘用戶自殺傾向的信號。他們的根據是,有大量證據顯示,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時使用的語言模式,以及他們下意識使用智能手機的方式可以預測其精神問題。
15-34歲的美國人的自殺率正在上升。
Credit: Justin Sullivan/Getty
商業公司正開始測試能自動識別這類風險信號的程序。一個叫做Mindstrong的應用開發公司正在開發和測試一些機器學習演算法,將用戶語言和行為(比如在智能手機上滑動滾動條的速度)與抑鬱症以及其他心理障礙癥狀關聯起來。
明年,該公司將會進一步加強和自殺傾向有關的行為的研究,這或許能夠幫助健康護理機構更快地檢測出病人自殘的意圖。今年11月末,Facebook宣布在全球大部分地區推出其自主研發的自動防自殺工具。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也投入了類似的研發項目。
一些心理健康專家希望這些工具能幫助減少試圖自殺的人數。近年來美國自殺率不斷攀升,自殺成為15-34歲人群的第二大死因。根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工作研究員Scottye Cash的說法,年輕人更願意到社交媒體上求助,而不是諮詢治療師或撥打心理危機干預熱線。
Cash和其他專家對隱私問題以及商業公司有限的透明度表示擔憂。更重要的是,沒有證據能證明數字干預工具能奏效。威斯康星大學兒科專家 Megan Moreno表示,Facebook的用戶有權知道自己的信息被如何使用以及這麼做的目的,「這些(工具)的效果怎麼樣?它們到底是在救人還是害人?」
機器干預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Matthew Nock表示,找出有自殺傾向的人並不容易,至少在短期內來說是如此,因此自殺很難預防。Nock認為,在和心理健康專家談話時,大多數想自殺的人會否認這一點。但是社交媒體卻提供了一個暴露情緒的實時渠道。Nock說,「人在社交媒體上的一言一行就可以拿來做研究。」
紐約非營利組織危機簡訊熱線(Crisis Text Line)的首席數據科學家Bob Filbin表示,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找到可能被人類忽略的模式,從而幫助研究者和心理諮詢師區分社交媒體上的帖子表達的究竟是玩笑、正常的焦慮,還是真正的自殺傾向。
通過危機簡訊熱線,人們可以使用簡訊和心理諮詢師交流。通過分析危機簡訊熱線上的5400萬條消息,Filbin和同事發現,那些正在考慮結束生命的人很少用「自殺」這個詞;「布洛芬」(註:一種抗炎退燒藥)、「橋」等詞語能更好地預測自殺傾向。Filbin宣稱,利用這些分析,危機簡訊熱線的心理諮詢師通常在3條消息之內就可以判定是否需要嚮應急救援隊發出求救警報。
Mindstrong的主席Thomas Insel認為,和用戶主動填寫的問卷相比,從電子設備上搜集來的「被動」數據更能說明問題。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可以在病人的手機上安裝Mindstrong開發的應用,然後應用就可以在後台收集數據。Insel表示,一旦應用勾勒出了用戶的典型網路行為特徵,它就能檢測用戶的異常變化。該公司與一些健康護理公司合作,在手機應用檢測到異常時幫助用戶尋求醫療援助。
Insel認為,「真的出了大事的時候,其他那些需要打開手機應用才能起效的軟體有沒有用,我可說不好。」
有用嗎?
更本質的問題在於,如何以及何時干預比較好。Nock提出,假陽性的可能性比較高,因此在前往援救之前,用技術手段檢測自殺風險的醫生和公司要先判斷信號的準確性。
Moreno表示,幾乎沒有證據顯示自殺熱線一類的服務真的能救命,此外他人的干預會讓自殺者感覺更加脆弱,從而導致事與願違。她和其他人發現,如果朋友向別人報告含有自殺傾向的帖子,有時帖主會把朋友拉黑,導致這些朋友以後更加不可能向別人發出警報。
Facebook新上線的防自殺程序主要依賴用戶的報告,以及掃描異常帖子的專有演算法。接著Facebook就會聯繫有自殺傾向的用戶,或者通知某個聯絡員。聯絡員會判斷是否應該給用戶發送危機簡訊熱線一類的干預機構的鏈接,或是通知應急救援隊。
但是Facebook並不提供演算法或聯絡員的工作細節。至於Facebook會不會跟蹤用戶來證明演算法或人為干預的有效性,Facebook的發言人也沒有做出解釋。在一份公開聲明中, Facebook的一名發言人表示,他們的演算法是「與一些專家合作研發的」,用戶可以自行取消這項服務。
Facebook的緘默讓一些研究者憂心忡忡。Cash認為,「Facebook有責任根據證據做出決策。」但是該公司卻幾乎沒有提供任何可供外部專家評估該程序的信息。
不管怎麼說,Insel認可Facebook做出的努力,「要把Facebook的項目放到大背景下考察,畢竟當下防止自殺的許多嘗試是失敗的。」
TAG:Nature自然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