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于右任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

中國書法藝術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從古至今能名留青史、自成一派之大家必深諳書法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審美情趣、文化素養的相互滲透。清代書法評論家劉熙載在其《藝概?書概》中說:「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通過繪畫,最能看清一個人的靈魂和內在世界,通過音律就明白了為人處事何謂輕重緩急,寫詩詞歌賦能讓人明白抑揚頓挫和韻味,書法起筆有欲左先右、欲下先上,運筆剛柔並濟之理,太極亦有順逆、剛柔、虛實的對立統一,而戲曲基本身段也有欲左先右的基本規律。

就書法而言,方法和技巧只要下功夫人人基本都能掌握,但書法的發展,各個派別的形成關鍵在於如何將自己的審美情操、學養內涵、理想追求與傳統相互滲透進而思考變通,形成個人所獨有的書法風貌。藝術水準是基礎,更重要的的是作品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而于右任先生便是這樣一位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學識修養、胸襟風骨創造了中國書法史上的第三座高峰的偉大的書法大師。除此之外,于右任在諸多領域都建樹頗豐。

于右任之所以成為備受關注的風雲大師,取得精博大的書法成就與其自十歲起便臨帖從未間斷有著很大的關係,他自幼「讀經史,學詩文」,吸收了傳統文化中的文學精髓,有著深厚的文學素養,故而功底紮實,書藝大增,結體開張,章法上大大小小,參差錯落,磊落跌宕。在跟隨孫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後,于右任對北魏碑誌書法有了更深的認知,促使他的書風向碑學轉變。書風跌宕獨具的個人風格逐步形成。為了表現金石氣息,於在用筆上追求縱橫揮灑,自然跌宕。一如他所言:「起筆不停滯,落筆不作勢,純任自然。」1932年于右任創立了標準草書,他的草書表現出一種強力的探索勇氣、精進的發展勢頭和蓬蓬勃勃的生命氣象。

于右任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偉大的愛國詩人,新中國報業的元老記者,更是備受關注、沉雄一代的書法大師。于右任為了祖國的統一,一生奔波,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譽滿江河上下,卻清風峻節,臣心如水。他的好友柳亞子高度評價其:「三間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台媒在於右任逝世後以「三十功名風兩袖,一生珍藏紙幾張」來讚譽于右任先生的高風亮節、清廉貧潔。

書法除了天賦還要有深厚的學識修養,而且忌千篇一律,先生曾說「學我者生,擬我者死」。所以,習書著貴在創新,博採眾家之一爐,鍛造具有個性的藝術風格,方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一席之地。于右任博大的胸懷和博古通今的淵博學識鑄就了繼王羲之、顏真卿過後1300年來才出了一位被譽為「曠代草聖」、「近代草聖」的書法大師,形成了于右任在書法藝術之林無法取代的崇高地位和人格魅力。從他的書法作品中均可看出於右任與生俱來憂國憂民的情懷和為民請命的堅定信念。于右任晚年被挾台灣,他的愛國思想不僅只是停留在對親人和故土的思念,而是上升到急切盼望祖國山河早日重歸一統。

世界傳統文化研究院院長、一代書畫宗師劉田依先生題字

本期編輯 :心 怡 王春梅

(第二百三十七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傳統文化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家訓恆久遠 經典世代傳

TAG:世界傳統文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