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狂買美國軍火遭批:不如用心和大陸交流溝通

台灣狂買美國軍火遭批:不如用心和大陸交流溝通

台灣狂買美國軍火遭批:不如用心和大陸交流溝通

2018年01月15日 10:24:15|來源:觀察者網

字型大小變大 字型大小變小

近日,台灣地區媒體《旺報》發表4篇系列社評,探討大陸經濟與全球影響力的躍升,及一系列照顧台胞新政策的推出,都顯示出在人心向背的寧靜戰場上,讓曾經遙遙領先的台灣已屈居下風。近期所有民調數據都顯示,台灣民意已經開始轉向對大陸有利。

14日,台灣「中時電子報」發表社論指出,兩岸實力不成對比,但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台灣是要坐待兩岸人心流向由大陸掌控,還是主動出擊,發揮既有優勢爭取大陸人心,讓兩岸關係發展對自己有利,已經到了抉擇的時候。

台灣遊行群眾排出「兩岸一家親」字樣

從李登輝上台後,歷任當局都強調台灣主體性,但實際採取的政策,卻讓台灣的主體性不斷流失。

尤其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以抗衡大陸磁吸效應為出發點,無論是親美日的地緣戰略,或新南向的經濟戰略,都與當前全球大勢相違背,自絕於快速增長的大陸,結果只是削弱了自己的競爭力,卻阻止不了台灣青年和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而用腳投票。

顯而易見,任何負責任的政黨與政府都應該為了全體人民的利益與福祉,和大陸相向而行。對民進黨當局來說,即使暫時不能解決民共間的政治爭議,亦須儘力相向而行,尤其要爭取大陸民心對台灣的理解與支持,而不是坐視兩岸民間社會的情緒交鋒,甚至推波助瀾。

事實上,兩岸統一是終局的安排,還需要經過一段和平發展與心靈契合的過程,當前最重要的還是增進兩岸交流、實現兩岸和解。

以此為出發點,台灣其實只需要以更為開放的心態面對大陸,務實推進兩岸交流進程就足以達成階段性目標。台灣應該對自己的制度優勢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在兩岸互動的過程中保有足夠的穩定能力,不需要擔憂在交流過程中失去既有的主體性,反而應該積極大膽地推進合作交流,並界定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和內容。

與此同時,台灣人民也應該有爭取大陸人心的自覺,台灣人必須意識到,不能總是寄望大陸單方面理解台灣,畢竟,在當前的兩岸關係氛圍之下,大陸社會對台獨深深忌憚,因而出現過度解讀、上綱上線的齟齬,都是正常反應。台獨氛圍沒有改變,大陸官方和民眾懷著疑慮態度審視台灣社會種種言行的心態就不會改變。

台灣民眾必須透過自己的努力,來增進大陸社會對台灣的理解。因為如果沒有台灣民眾的參與,大陸會產生很多對台灣認知上的盲點,這需要靠台灣自己的努力才能突破。

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台灣社會主動出擊,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來改變大陸社會對台灣的認知和想像,而台灣社會的積极參与也有助於在兩岸交流中爭取言論的主動權,讓更多的台灣價值觀和既有發展經驗能夠影響大陸社會,而逃避和防範的作法顯然無法阻撓交流進程,反而只會讓自己的優勢無從發揮,將兩岸交流的主動權拱手讓人。這一部分需要台灣民間社會,包括媒體與媒體工作者的認知與付出。

理解從來都是相互的,台灣人要想讓大陸民眾理解台灣,首先必須自己做到不帶偏見地認識大陸,才能與大陸民眾良性互動。不僅如此,台灣民眾也必須心中有大陸,並長存統一之心,最低程度要抱持開放心態,不能視兩岸統一為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預設立場的交流不會達到溝通的目的,反而只會激化矛盾。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兩岸人心才是台灣前途命運之所系,是最重要的政策,與其向美國買軍火,不如用心和大陸交流溝通,讓大陸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和民間社會更清楚地了解台灣社會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向以及思維邏輯,進而相互理解、相互學習,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當前這種誤解、誤判頻頻出現的局面。

爭取大陸人心的理解、支持台灣,才是台灣最有效的「國安」政策。

下載荔枝新聞APP客戶端,隨時隨地看新聞!新浪微博 微信朋友圈 微信好友 QQ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荔枝新聞 的精彩文章:

年前要有好消息?中國055大驅二號艦即將下水

TAG:荔枝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