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活著活著,就活出樣了

2018:活著活著,就活出樣了

圖片源自電影《小王子》截圖

本來,這篇文章的標題我已經擬定好,叫:2018:堅定信念,不再糾結去與留。內容大概是講我在2017年反覆想好久沒有想明白,但在這幾天想通了的事。

在上一篇推送的留言里,一個好朋友給我的留言讓我改變主意,給這篇文章換了標題也換了一些內容。他的留言這麼寫的:2018:活著活著,就活出樣了

2018:活著或者,就活出樣了

真是妙,既和我上一篇推送的標題遙相呼應,字裡行間又透漏著樂觀主義者獨有的自信,當然還有對未來不確定性蔑視,甚至還有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

於是就欣然地拿來用了。標題更換,內容和之前框架也稍微有些修改,準確的說,是沾標題的光,內容上加了些能點燃自己嚮往美好的正能量。

01

2017的終極糾結:去還是留?

2017年里我思考最多的一個問題:關於杭州,去還是留?我究竟要成為在這個城市待上幾年的過客,還是要成為她的新住民?

如果我在北京或者上海,面對與我而言飄在天上的房價,還有幾乎不可能達成的社保政策,我根本不會想這個問題,想了也是妄想。機緣巧合,我畢業後偏偏沒有選擇去超級大城市做幾年她的過客,而是來到一個高速發展中的城市,並且身邊不斷出現買房的人,這時候才覺得留在這裡好像也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17年年初那會,社保滿兩年購房的政策還沒有出來,我以為到年中自己社保滿一年時就可以考慮購房的事情,而且買房應該是中國人的一生中重大決策之一,要提前準備、提前了解,所以春節後到杭州沒多久我和一位學長找了一家房產中介,開始了解杭州樓市行情。

年初的時候閑林區域的房價大概還在1.2W/㎡左右,一套89方的毛坯房首付40–50W左右,那個時候也是我覺得我距離杭州最近的時候。後來,大概三月份新的政策出來,再後來,跟我一塊看房子的學長,硬生生靠借貸分期下一套房子。

在那之後幾乎一年的時間裡,每當工作讓我很累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你為什麼要在這裡待著?在這裡待著和在家鄉待著有什麼不一樣?這裡和家鄉哪個生活的更舒適?哪裡的生活更能讓內心滿足?如果在僅僅是在這裡漂泊幾年,那現在的意義在哪裡?即便在杭州貸款買了房,成了房奴之後的生活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為什麼要在這裡堅持…..

但當我精神煥發的時,留在這裡的想法又開始不斷抨擊失落時的念頭,就像內心裡住著兩個小人,時不時就會打上一架,而且這個叫「你還是回去吧」的小人還挺強壯,經常能打贏。

02

去和留不是換個地方生活,而是攻和守的選擇

去年的一年時間裡對去和留的問題糾結過很多次,零零散散也會往深處思考一些本質性的東西,但不太系統,還不能摸清問題的本質。這陣子對過往一年的事情做了很多總結,也可能隔一段時間之後再回望一件事時站的高度會更高,竟在不經意間想明白了這件事情。

離開或者留下,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兩種不同的人生軌跡。這麼說並不太形象,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兩種不同的生活,當然這個設想是在「你是個平凡的人」的大前提下,在這個大前提下,你很難擠進社會中前20%這一層級,更不會一夜暴富,大部分「第三人效應」產生的優越感,現實都會一巴掌狠狠拍醒你,讓你虛幻的優越感一次次破滅。雖算不上LOSER,但終究就是平凡的普通人,可能一生都是默默無聞。

假設在這個前提下選擇留,接下來的生活軌跡大概就是這樣的:生活被工作綁架,因為要在這裡生存和買房。等買房之後生活又被工作捆的更緊,因為要還房貸。這樣一來,工作生涯可能長達30年。也可能在職場風生水起,用不到10年做到合伙人級別,也可能工作20年沒有突破瓶頸,人到中年時被職場拋棄。總之,留下來,變數很多,機會也更多,一切皆有可能。

如實選擇離開,變數就沒有那麼多,生活和環境都會相對穩定。也許一生平平淡淡,找個並不怎麼喜歡的人,過著並沒有什麼壓力也沒有什麼追求的生活,也許會創業,但局限於環境很難做大。也許會在散漫中墮落,愈滑愈遠。總之,變數不大,也很難折騰出大事。

對於這兩種生活方式,在我看來並沒有優劣之分,每個人的標準不同,對人生的追求不同,優劣只是相對,能獲得心安的生活才是最完美的。但我認為對於年輕人來說,在這兩種生活方式之間,更像是進一步和退一步之間的選擇。選擇留下,代表著拼搏和無限可能,也意味著放下更多安逸,不斷在痛苦中成長,雖然最終也許不是完美結局,至少年輕是拼搏的資本。如果選擇離開,等於從現在開始就向命運低下頭認慫。年紀輕輕就放棄一次搏一把的機會,這個機會只有在這個年齡段才會有,錯過可能就是一輩子。

03

當你不留後路時,前方便處處是路

關於去和留的本質,我已經解釋完,我所謂的本質,也許並不太正確。我平時會根據一個問題的本質下決斷,決定如何做,這次也一樣。知道問題本質之後,再做決斷也簡單了很多。

選擇了留下,是一種態度,不肯向生活低頭,就像項羽當年破釜沉舟,逼著自己走向絕境,又必須得從絕境中踏出一條生路。這種態度可以逼迫自己不斷向上生長,不斷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最重要的是,這種態度可以在我對工作對人生懷疑時給自己以定力,堅定信念。

我需要一個堅定的信念,2018年我無比地渴望擁有它,我相信做這個選擇會讓信念更堅定,至少,在沒有出現命運中重大黑天鵝事件之前,沒有什麼可以再動搖自己,讓自己如風中之草一般來回搖擺。省下這些糾結的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魯迅說世間本沒有什麼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句話用在現在,我覺需要大改一下:困境中只有一條最好的路走便是後路,當你斬斷後路時,前方處處都是隨時可能被你踏出來路。

04

相信更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嚴格的來講,我是個悲觀主義者,不覺得世界的未來是一片美好,相反我覺得,隨著科技發展個人擁有的權利越來越大,甚至一個人的決定可以對世界產生影響,這樣的狀態讓整個世界很容易失控,更談不上有美好的未來。

留在這裡就要經歷很長一段的職場生活,作為一個悲觀主義者我是這麼理解職場的:職場在本質上是張狼性滅人性的地方,這裡人際關係的主流是競爭和衝突。人人又必須經歷職場,一是為了生存要在這裡廝殺,二是要學會在這裡廝殺的本領,才能更好的立足弱肉強食的社會。

整體上的悲觀,並不影響局部的樂觀。例如個人的發展,每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的未來都很可觀,事物總是會向前發展,這個年齡段的人則剛好站到發展起點上。職場於年輕人也是如此,這是年輕人加入到社會協作中最方便最簡單的方式,一份工作也是證明個人價值提升個人價值最好的工具。

感謝這位為我留言的朋友,他讓一個悲觀主義者放大了局部的樂觀,讓他相信更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2018,活著活著,也許就活出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隻魚的海 的精彩文章:

TAG:一隻魚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