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利與勝利:俄軍基地遇襲啟示錄
「基地著火了!」近段時間,俄羅斯駐敘利亞部隊集群頻遭襲擊,尤其代號「B」的赫梅米姆聯合基地更是成為敘反對派和極端組織的攻擊重點。儘管俄國防部否認出現重大傷亡和裝備損失,但戰區基地安全問題足以引起各國軍方的高度重視。
圖說:駐敘俄軍防空指揮中心。資料圖
損失到底多大
2018年1月3日,俄羅斯《生意人報》爆料稱重兵集結的赫梅米姆基地在新年午夜遭到炮轟,7架飛機被毀,另有10人受傷。消息發布後,立即被西方媒體轉載,還煞有介事地聲稱該事件給俄總統普京帶來麻煩,因為他剛在12月11日到訪該基地,並宣布從敘利亞撤回主要兵力。俄官方承認基地確實遇襲並有兩人遇難,但未提及飛機損失。接下來,俄媒體公布駐赫梅米姆的蘇-24戰機受創照片。1月5日,紅星台記者來到赫梅米姆採訪,發現受損戰機已被修復並參戰。可見,基地損失情況絕不像《生意人報》報道的那麼驚悚。俄軍還確認,敵人襲擊赫梅米姆的不是迫擊炮和火箭彈,而是用土製無人機投擲簡易炸彈。
1月7日上午,敘反對派武裝沃爾拉·阿拉奇組織發布消息,稱在5日21時30分以多架無人機再次侵入赫梅米姆上空,炸毀基地內的S-400地空導彈發射車和幾架飛機,其間僅有兩架無人機被擊落。俄軍到底能不能在恐怖分子攻擊下保衛自己?一時間,網上議論紛紛。
全殲「無人機編隊」
1月8日18時23分,俄塔社授權發布消息,俄軍挫敗了敵人的無人機編隊空襲。根據軍方公報,1月5日夜至6日晨,恐怖分子發起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無人機空襲,俄軍雷達探測到13架無人機來襲,其中10架飛向赫梅米姆,3架飛向塔爾圖斯的俄海軍技術物資保障站。俄軍無線電對抗分隊剝奪6架無人機的控制權後將其迫降,7架被「鎧甲-S1」彈炮綜合系統擊落。
非正規武裝拿民用無人機參戰早已有之,各國為防止無人機用於犯罪或恐怖活動,通常對大載重長航時無人機採取嚴格的註冊和出口管制措施。這一回,敘反對派就是用三合板、膠帶、手機GPS通信組件和航模發動機拼湊出無人機,這種「技師」只要懂一點航模工藝就行,而此類教程資料在網上隨處可見。
俄專家正從被俘無人機感測器和爆炸物上找線索,追蹤襲擊真兇。俄軍發現,被俘無人機攜帶了塑料外殼的改進型炸彈,安裝有歐洲製造的引信設備,C4高爆炸藥外圍精心設置了鋼珠層,以增強對飛機等目標的毀傷能力。這些無人機是從距離俄基地約50公里處放飛的,機載紅外攝像機藉助無線高速通信裝置,能夠實時回傳畫面。俄專家稱,只有具備先進軍事技術的幾個國家,才能指導恐怖分子製造和使用這類無人機,矛頭所指,不言自明。
圖說:駐敘俄軍繳獲的無人機。資料圖
教訓與啟迪
自2015年9月赫梅米姆基地啟用以來,俄軍對空防禦一直沿用冷戰思維,即以敵正規戰機和巡航導彈為主要防禦對象,部署包括S-400在內的傳統防空系統。由於俄軍自身缺乏無人攻擊機,對此類戰術缺乏感性認識和應對手法,赫梅米姆對小型無人機一類的「低小慢」目標的防禦僅有「鎧甲-S1」彈炮綜合系統能夠應對,存在明顯短板。2017年上半年,「鎧甲-S1」曾多次攔截敘反對派發射的煤氣罐炸彈和土製火箭彈,卻沒有檢驗過對無人機的防禦效果。
2017年底,俄空天軍協助敘政府軍解放戰略要地代爾祖爾後,該國局勢大定,俄軍也認為赫梅米姆方向上的威脅大不如前,因此防備有些鬆懈,結果讓敵人偷襲得手。但從1月5日俄軍應對看,他們明顯加強了對「低小慢」目標的防禦,尤其強化威脅感知和電子戰力度。無疑,經歷兩次襲擊後,俄軍會進一步加強赫梅米姆基地針對「不對稱威脅」的防範,並加速開發無人機攻防戰術。另外,恐怖分子所用的土製炸彈威力很小,使用機堡工事即可有效防護,未來俄軍勢必會為赫梅米姆基地的飛機增建防護掩體。
從世界範圍看,赫梅米姆遇襲事件也給各國軍隊敲響警鐘。如果說恐怖分子都能將民用無人機用於轟炸的話,那麼軍用無人機更能實現精確火力投射,甚至以多架無人機輪換長航時監控,協同偵察攻擊,攻擊有效性遠在「急就章」無人機之上。國際防務展上,已出現諸如激光壓制器、繩網、GPS干擾槍等反無人機器材,未來無人機空戰、無人機反制與捕獲勢必成為軍事強國的熱門研究課題。無論如何,無人機技術擴散已對全球安全造成不小的衝擊,有關部門應從俄基地遇襲中研究對策,確保在對稱和非對稱兩個戰場都立於不敗之地。
李鵬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