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護理工作忙而不亂,這 6 大點方法你值得借鑒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塊大石頭、很多碎石、一堆細砂和一小桶水,裝進一隻事先準備好的鐵桶里。結果,有人能放進去,有人卻放不進去。
也許聽過這個故事的人會覺得這是個非常簡單的問題,能把這些物品裝入鐵桶的最佳的方案當然是先裝大石頭,然後才是碎石、細砂和水。如果順序反了,桶里可能無法裝進所有物品。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工作流程的問題,在護士的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要面對很多這樣的問題,但有些護士卻不能很好的統籌安排工作,尤其是一些新手,尚未搞清科室的狀況,無法有計劃的安排適合自己的工作流程,造成工作拖沓,忙亂無序,眼睜睜開著同事歡呼雀躍洗手下班,自己卻還要在工作崗位上慢慢收拾自己的爛攤子。
鑒於上述問題,筆者搜尋了一些能夠輕鬆應對上述工作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隨時備一個小本子或者筆記本,放在工衣口袋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小小的本子可以助力你的工作有序開展。
在病房裡,作為護士長,更要有攜帶本子的習慣,方便隨時記錄一些必要的內容,科主任交代的工作,院領導查房或者上級檢查發現的問題,這個同事打個電話叮囑個事情,那個護士打個電話要求調個班,凡此種種,手頭那麼多事情要處理,不可能第一時間解決,也不可能完全記得住,如果有記本子的習慣,這些都不是小事,按照輕重緩急進行處理,並記錄必要的過程,工作可謂得心應手。
護士也一樣,攜帶一個小本子可以帶來諸多方便,比如,接班後,如果本人是帶班組長,就要按照當日參加工作護士的狀況,按照能級進行分床匹配,把所有的工作進行系統的安排,並記錄在小本子上。
各位護士看到自己分管的床位之後,再開始一天的工作,不但不容易遺漏,事後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還具有追溯性。
開始進入工作狀態的時候,小本子中就要記錄今天自己負責的床位,危重病人數量和重點執行的內容,特殊治療如更換管道、記出入量、定點執行給葯、監測血糖、健康宣教等,同時周工作重點要關注,比如護理班的護士,周四要更換科室蒸餾水,晚間要進行空氣和物表採樣等,如果及時登記了,就不會出現遺漏。
對執行完畢的項目,在後面打個「√」。沒有執行完畢或者因為病人原因無法執行的,要向下一班的護士進行交接,同時跟管床醫生進行溝通,調整治療方案或者暫停相關護理等等,都是工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當然,如果覺得小本子不好記錄,自己也可以做個表格,把每個班次工作的項目記錄在上面,然後結合當天工作的實際,進行合理分配,一樣可以達到有序的效果。
見縫插針,一心二用
一個護士寧願負責 15 個到 20 個病情穩定的二級護理病人,也不願意負責一個病危且有很多治療的病人,原因不言而喻。一個危重病人太讓人心累,醫生的臨時醫囑多,各種治療幾乎無法停止,多巴胺、腎上腺素、胃腸營養液、更換引流管、氣管護理等等,分分鐘崩潰的節奏。
在病房裡,每位責任護士都要負責一定數量的危重病人的。這個時候,護士在交接班時就要仔細認真,該床頭交接的一定不能省略,查看病人的皮膚、管道、用藥、醫囑、生命體征和床單位,能在接班的時候就把一些可以處理的事情做完就最好了,比如床頭比較亂,可以告知家屬醫院的要求,讓她們配合整理好。
同時,一定要跟陪人做好溝通,交代清楚重點關注的地方,離開床位時告知自己上班固定在哪幾個位置,以免有情況的時候找不到自己出現不愉快的事情。
至於一般的病人,在交接班的時候,可以執行一些看似隨意但有必要的宣教,做護理、翻身拍背的時候告知如何進行有效排痰,防止墜積性肺炎,如何避免壓瘡等;做治療、換接針水的時候,告知需要配合的要點,藥物的基本作用。
關於大輸液,最好事先有個統籌的安排
臨床工作中,輸液是護士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有些護士因為沒有很好的了解輸液的情況,接班後就開始盲目地開展工作,導致自己忙到像是踩著風火輪,四處滅火,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月工作考核經常不達標。
一般情況下,病人第一組液體是 100 ml 或者 250 ml 溶媒的抗生素。但其實很多護士並不了解抗生素的使用規則。我們以頭孢類抗菌藥物為例,輸注的時間過長,有可能血葯濃度根本都達不到 MIC 的 90%,即使達到了,也很快就下降到有效濃度以下,達不到應有的作用時間。
美《注射藥物手冊》中建議:頭孢類溶解在 50~100 mL 輸液,10~40 min 輸完。
《靜脈輸液治療護理學》中規定:即便為了工作方便,也只能在輸液前 30 min 內加藥。
一般病人(無心臟病)100 mL 注射液儘可能在半個小時內輸完,有特殊原因的病人如伴有心臟病者也儘可能在 1 個小時內輸完。
如果按照上述要求的話,我們打上 100 mL 的針水之後,很快病房就會鈴聲大作。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為了方便起見,要先統籌安排輸液次序。
可以先打第一組是 250 mL 抗生素的病人,並調節好滴速,最好相對慢一點。然後再注射第一組是 100 mL 抗生素的病人,同時,掛上第二組液體(最好是水劑配製或者可以慢速靜脈輸入的藥物,這樣就不會引起爭議)。
等在床病人都輸註上以後,巡視一圈,整體調節滴速和更換液體,工作就會有序很多。對於需要隔開使用的抗生素,原則上中間應拉長水劑液體的滴注時間,比如氨茶鹼、沐舒坦這種藥物,因為藥物指南中規定這種藥物要慢速靜脈輸入。這種在中午時段,護理人員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可以使用。
跟醫生做好工作溝通,不得已的時候求助團體
護士的工作離不開醫生,護士一上班恨不得立刻馬上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但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你這邊忙得吼吼直叫,好不容易告一個段落,可以喘口氣了,卻總有那麼一兩個不知道怎麼回事的醫生,下醫囑跟羊先生排糞似的,一會兒幾個,再一會兒又幾個。遇到這種情況,心中肯定一萬個曹尼瑪在奔騰,卻總是無可奈何。
遇到這種情況,跟當事醫生溝通無果的時候,所有的護士應該團結起來,集中發力,向護士長反應,再由護士長牽頭集中向科主任反應並提出解決的方案。
畢竟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一把筷子難折斷,團體的力量是巨大的。科主任礙於大家的請求,會出面協調,考慮方案的可行性,在會上通知所有的醫生查房和下醫囑必須在 10:00 之前結束,這樣一來,護理工作就好做很多。
工作結束,及時總結梳理,以防遺漏
護士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下班後接到科室的電話,但這種電話跟醫生接電話不同。醫生被叫回一般是搶救病人,護士則不同,上的是實崗班,被叫到肯定是遺漏或者錯誤。
記得有護士曾經這樣說過,下夜班回到家裡,其實是寢食難安的。睡覺總也不踏實,腦袋裡總是回放科室工作的場景:25 床的尿量我記了沒有啊?11 床的體溫很高,到底有沒有按打了氨基比林啊?我有跟下一班的護士交代嗎?
去外面吃頓飯,吃著吃著,猛然想起 12 床病人好像交代我 10 分鐘後給她打胰島素,我執行了沒啊?
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所謂的職業病中的強迫症,當事人肯定也遇到過很多次這樣的情況,久而久之就越來越害怕,萬一哪天下班發現止血帶沒給病人鬆掉,那麻煩不不就大了。所以,護士下班前有個梳理工作的好習慣,這種事情發生的幾率就會大大較低,強迫症也會不藥而癒。
學會團結合作,合併同類項,協同做好工作
科室的工作需要大家的理解、支持、配合和幫助,護士群體更需要團結合作。
比如護理班,很多護士一個人幹起來相當辛苦,套被套、鋪床,如果一個人進行,那種難度可想而知。如果兩個人分兩組上助理班,兩個人其實可以合作,從一頭集中開始。這樣,不但節省力氣,兩個人合作,還可以減少壓力,彼此有個伴,工作開展會更愉快。
再比如給卧床的病人換床位。如果都在自己這一組,則主動去叫當班的醫生或者護士幫忙。如果不在同一組,則可以叫另外一組的護士幫忙,協同做好相關工作。如果有實習生,這種臨時的幫忙,一般也叫得動。
當然,上述工作開展的基礎首先自己要是個樂於助人的好人。
布律耶爾說過,最拙於運用時間的人,總是為時間的快如閃電而大發牢騷。護理工作本身就很繁雜,合理安排時間和流程,動腦筋幹活,才能把原本忙亂無序的進行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而華羅庚的時間統籌實驗告訴我們,採用時間統籌的方法便可以節省許多時間,並且將事情做得有條不紊。願你是那個工作有章法的護士。
當然,如果是因為人力緊張,造成拖班,這就是醫院的問題了,需要另外想辦法。
TAG:護理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