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純白冬日 詩意愛情第三期

純白冬日 詩意愛情第三期

你見過愛情最美的樣子嗎?你憧憬的愛情又是什麼模樣?你有什麼難以啟齒又不願辜負的話要對某個人說嗎?遼經商貿公眾號近期設置「純白冬日,詩意愛情」板塊,在每周一和周三推送精美文章。

沒有生離 只有死別

如果你是一位二十三四歲意氣風發,才華橫溢的翩翩公子,是否願意不尋花草,和一人廝守終老?

如果你是一位二十三四歲風華絕貌,滿腹經綸的巾幗女子,是否願意嫁為人婦,甘願操勞柴米油鹽?

請不要急著回答,給大家講一講楊絳和錢鍾書的故事,一段勢均力敵的愛情。

古人說千里姻緣一線牽,楊絳和錢鍾書就是這般相遇,1932年3月初,楊絳去看望老友孫令銜,孫令銜也要去清華看望表兄,這位表兄不是別人,正是錢鍾書。

古月堂前,兩人只是匆匆一見,甚至沒說一句話,但當下都彼此難忘。後來,錢鍾書寫信給楊絳,約在工字廳相會。

一見面,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楊絳答:我也沒有男朋友。(「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

從此以後,兩人不是約會,便是書信往來。1935年7月13日兩人結婚,這一年楊絳23歲,錢鍾書24歲。兩個人本不該這麼快結婚,但錢鍾書因馬上就要出國留學,領了證,就可以攜帶楊絳一起出國,而楊絳知錢鍾書自理能力較差,便也放下學業,同錢鍾書到英國求學。

其實,沒有完成清華的學業,楊絳的心裡肯定會留下遺憾,因為提前休學,她被稱為清華結業生,而不是畢業生,而兩個人帶著一腔熱血去了英國,一切也是要靠自己,日子必定會比國內困苦百倍。

這就是楊絳,自從和錢鍾書定了終身,把自己的事都排在最後,一心一意服侍丈夫。六十多年的時光里,楊絳始終守著初心,盡職做好一個全職太太。

可楊絳的才能是眾所周知的,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可楊絳甘願從富裕的娘家嫁入素寒的鐘家,甘願為錢鍾書鋪紙磨墨,為他的創作犧牲自己。

楊絳說這是出於愛,出於對丈夫的愛,勝過愛自己。

楊絳說自己這輩子最大的功勞,就是保留住了錢鍾書的孩子氣。

錢鍾書也對楊絳說過三句話:「我見到你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你幾十年,從未後悔娶你;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一九九七年春,他們兩人的女兒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錢鍾書去世。

楊絳在書中寫道: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我們三個人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

2016年5月25日,楊絳先生於北京逝世,享年104歲,文壇哀悼。我在當年9月份買了上面說的那本情真意切的《我們仨》,謹以此,悼念前輩。

希望屏幕前的你,有機會讀一讀這本書,希望你能收穫自己的愛情。

攝影丨張鑫

撰稿丨張鑫

排版丨張鑫

責審丨姜俊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