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帝內經》對津液的生成和代謝的深度解析

《黃帝內經》對津液的生成和代謝的深度解析

一、人體津液生成與代謝

1.什麼是津液

《靈樞·決氣第三十》:「何謂津?岐伯曰: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何謂液?岐伯曰:榖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靈樞·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岐伯曰:水榖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

從這段經文可以得出結論:津與汗是一類的物質,形態相對清稀,津和汗一樣最終是要排泄出體外的。與液相對比,津與液同源於水谷精微,而液相對比較稠厚,注於骨,補益腦髓,潤澤皮膚。津為陽,性同天氣,液為陰,性同地氣。津的性質與六腑相同,泄而不藏;液歸奇恆之腑,藏而不泄。經文中有時將津液分別論述,有時又將津液合稱,一般來說,津液在上焦時津液是分開論述的,而在下焦時津液又是合稱的,其中的道理與上焦為陽藏氣,下焦為陰藏水有關。

2.津液從何而生

《靈樞·邪客第七十一》:「五穀入於胃也,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靈樞·本藏第四十七》:「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榖而行津液者也。」

從以上經文得知津液源於五穀,五穀入胃後經過消化,主要分為3部分,一是糟粕,必然要排出體外。二是津液,源於五穀,經過陽氣蒸騰泌出津液。三是宗氣。目前對宗氣的觀點各家學說還不夠統一,我認為宗氣是指胸中之氣,宗者,《說文解字》:「尊祖廟也。」《郉昺曰》:「宗者,本也。」宗氣有氣之本的意思,由天之氣與地之氣組成,天之氣就是呼吸之氣,地之氣則為營衛之氣。肺藏氣,為氣之本,顯然與宗氣類似。

此外,津液的生成還應該與大小腸之經脈有關,水谷入胃後,精微部分生成於中焦,津液則主要生成於下焦,上焦的津液源於氣化。《靈樞·經脈第十》:「手陽明大腸之脈……是主津液所生……小腸手太陽之脈……是主液所生。

3.津液的功能

津液的功能共同表現有,《素問·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五藏六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夫心系與肺不能常舉,乍上乍下,故欬而泣矣!」膀胱是津液之府,而在膀胱中的溺也稱為津液,《靈樞·本輸第二》:「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

津液功能的不同表現是,《靈樞·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還有「五津之榖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

總之,津液生於中焦脾胃和下焦大小腸,中焦的津液是由陽氣蒸騰化氣,其中屬津的部分溫肌肉、充皮膚,為上焦之氣,也是汗之源。屬液的部分在流而不行,藏於腦髓骨關節,相當於奇恆之腑。下焦之津液源於大小腸通過下焦滲入膀胱而為溺與氣,經云:「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榖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膀胱是津液之腑,當下焦陽氣充足則氣化,津液出焉。經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如何理解下焦氣化功能?在下焦氣化之前,膀胱中存有氣與溺,是氣不升反降的意思,是陽虛氣不化的表現,陽氣不升則留於下焦造成下焦竅閉不開,所謂氣化是下焦陽氣充足的表現。

二、汗的生成與代謝

1.汗的生成

《素問·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谷。」《靈樞·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岐伯曰:水榖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

汗源於水谷精微,汗是津的一部分,經云:「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而這部分津是出自上焦,源於水谷精微所蒸騰的津液,經云:「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由於這部分津液是由陽氣蒸騰津液所得,因此一旦汗出會消耗心的陽氣。所以經文曰:「五藏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2.汗的代謝

《素問·陰陽別論篇第七》:「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腸辟死;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素問·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何也?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剽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從以上經文得知,汗是由陽加陰形成,也就是上焦之陽蒸騰津液藏於腠理,當陽氣有餘津液耗傷,因此無汗而身熱;當陰氣有餘則多津少陽,因此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外寒郁滯肌表而成無汗而寒。只有陰陽平衡時津氣藏於皮下,腠理開時汗出。腠理開而汗出同時也耗損衛氣,衛氣隨汗出而外散。腠理開是由於外有熱而非內有熱,經云:「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沬則為痛。」這裡的天暑衣厚都是外有熱,而腠理開。

3.汗的功能

《素問·金匱真言論篇第四》:「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

汗為心之液,冬季藏精,夏季汗出;冬季藏精,則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則秋天患風瘧。夏季天氣暑熱,人體腠理開汗出而散熱,汗出可以使機體通過陽化氣代謝身體的毒素,增強五臟功能,將冬季藏精後所帶來的殘留物一併清理,有利於機體新陳代謝。如果夏暑汗不出,會形成濕熱停留於體內,到秋季發風瘧。這個道理和冬季不藏精是一樣的,冬不藏精則外

感寒邪,等到春季發熱病。

本文摘自《闖關記我的《黃帝內經》覺悟之旅》

尊重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朱燕中

編輯:釋慧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林真傳 的精彩文章:

《黃帝內經》對臟腑的解析

TAG:杏林真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