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機器可以讀懂你的呼吸 3D技術可以打……

機器可以讀懂你的呼吸 3D技術可以打……

浙醫二院舉辦創新大賽,獲獎主力醫生平均年齡30歲

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第二屆「廣濟創新項目大賽」落下帷幕,臨床醫學工程部張華青的《呼吸機中央監護系統的研發》等6個項目分別獲得了一、二、三等獎。

全國著名心血管專家、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教授表示,相比第一屆,此次大賽的各個項目在思考上更加成熟,實用上貼近於臨床需求,涉及「3D列印」、「人工智慧」等前沿熱門領域,還有二胎政策放開的社會背景下具有極大需求的生殖醫學領域,也有著可觀的「落地」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獲獎的各個團隊,除了帶教主任外,主力醫生都非常年輕,平均年齡才30.16歲。

機器也可以讀懂呼吸

更能拯救患者的肺

呼吸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命支持醫療設備。2017年,浙醫二院重症監護室的呼吸機使用率達到5500人次,平均每位ICU患者需要使用6天,費用在1800元左右。通常,一名護士需要管理3台以上病床的呼吸機,通過手動設置患者的機械通氣方案。這給護士帶來了不小的工作量,而呼吸機因模式和參數設置不當而產生人機對抗、延遲撤機等時有發生。

張華青參與ICU設備管理與研發工作已有十年時間,他一直在想,是否能夠讓呼吸機自主判斷患者需要的氣體量以此開展機械通氣。為此,在他的牽頭下,聯合了省內多家知名研究院校,整合呼吸治療領域優勢技術,研發出了這套呼吸機中央監護系統。

「簡單來說,通過無線連接所有呼吸機、採集患者呼吸相關波形和參數,實現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醫護人員機械通氣操作的安全性及高效性。然後通過人工智慧的方法來分析呼吸機動態波形和參數,讓機器能夠讀懂患者的呼吸,為臨床治療決策提供有力支持,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及費用。」張華青介紹,長期使用呼吸機會形成依賴性,肺功能會因此減弱,這套呼吸機中央監護系統在機械通氣的同時,能帶動患者的自主呼吸,提高肺功能。

這套系統也獲得了此次創新項目大賽的一等獎,今年5月,這套中央監護系統投入使用後,不僅解放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也讓病人得到更好的醫療體驗。

3D列印骨科手術的移植材料

能讓患者省下大半費用

近年來,在醫療領域,骨科在3D列印技術應用方面發展飛快。

在以往的骨移植手術中,自體骨存在術區疼痛、感染等併發症,異體骨有免疫反應缺陷,現有的人工骨材料存在降解性能不佳及力學強度不高、內部結構孔道無法精確調控等局限性。基於此,嚴世貴教授帶著年輕醫生們通過3D列印技術製造高強度生物活性多孔人工骨材料。這種3D列印出來人工骨高強度多孔支架,便於醫生掌控降解速度,還可開展活體骨缺損的個性化個性修復。費用方面,可以比現有的市面產品便宜50%以上。

另一方面,軟骨內無血管、自身修復能力弱的特性使得軟骨損傷成為所有骨科醫生都在頭疼的問題。在全民運動的背景下,許許多多的人有著不同程度的軟骨損傷。患者通常有關節內酸痛不適伴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現有的治療方法里,或者費用在10萬以上的自體軟骨細胞培育,或者費用相對低但修復的新生軟骨性質脆弱並不耐用等等。

戴雪松教授團隊提出通過3D列印支架重建軟骨鈣化層以增強修復效果的方法,不僅可以針對不同形狀的損傷形態進行設計列印,還可選用對骨軟骨生長和鈣化層形成有利的高生物活性物質,在做好充分的體外研究並結合後續體內實驗後,選出最優配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網 的精彩文章:

我的信息,你不該知道那麼多!一些APP過……

TAG:杭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