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草書關鍵技巧11例,你在正路子上嗎?

草書關鍵技巧11例,你在正路子上嗎?

姜夔 像

幫主:「不要以為古人愛談玄論道,接起地氣來,你不服不行!」

微風曲

 西窗

好妹妹樂隊 

00:00/00:00

不知道熱愛書法的諸友喜不喜歡看美國電影,美國的電影工業可以用「發達」來形容,製作可以用「精良」來形容。

有意思的是,一些不錯的故事拍成電影以後,如果市場火爆,就會有續集,接二連三的續集。

續集如果把主人翁「續」死了也沒關係,再倒過頭來拍前傳,可以持續用一個故事賺錢。

說到續集,很多人看到南宋姜夔寫得《續書譜》以後,以為是孫過庭《書譜》的續集。

但其實,《續書譜》與《書譜》不存在「續集」關係,只是姜夔效仿前賢撰文而寫的書法學術著作,簡單的說就是「借勢」。在學界,《續書譜》的地位極高,可謂是南宋最具成就的書法論著了。

姜夔本身是位詞人和音樂家,看這職業,擱今天就是全能藝術家,能作曲還能填詞兒,水平又高,還能寫出來頂尖的書法研究論文,今人再牛艾克斯,估計也難找出來這樣的腕兒了。

姜夔傳世的書法僅見有《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寫得很好。

姜夔《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局部)。

紙本,長31.6cm,全文計101行,故宮博物院藏。

姜夔《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局部)

宋謝采《續書譜序》云:「白石生好學無所不通,書法得魏、晉古法,運筆道勁,波瀾老成,尤好臨習《定武本蘭亭序》。所著《續書譜》一卷,議論精到,用志刻苦。」看到如此精美的小楷,雖不見其他作品傳世,想必也不是浮誇。

所以,《續書譜》能獲得很高的學術成就,與姜夔的書法素養有很大的關係,懂書的人論書,尤為可觀,近日翻閱《續書譜》,有其講草書一段,可謂的論:

大抵用筆有緩有急,有有鋒,有無鋒,有承接上文,有牽引下字,乍徐還疾,忽往複收。緩以效古,急以出奇;有鋒以耀其精神,無鋒以含其氣味。橫斜曲直,鉤環盤紆,皆以勢為主。然不欲相帶,帶則近俗,橫畫不欲太長,長則轉換遲;直畫不欲太多,多則神痴。以捺「ゝ」代「乀」,以發代「辵」,「辵」亦以捺代,惟「丿」則間用之。意盡則用懸針,意未盡須再生筆意,不若用垂露耳。

唐宋以後,書論越來越接地氣,不知道算是發展還是倒退,反正很多書論講得很實在,比如上面這段論述草書技法的部分,每一句話都可以找出來實際的例子進行對照學習,來獲得更深刻的認識。

今天我們不妨來個「拆古句-找例子」的方式對這段書論做一個簡單的解讀,或許對你學習草書有更大的幫助,權當是拋磚引玉吧。

大抵用筆有緩有急

草書用筆,有快有慢。可以是一幅作品中有快有慢,也可以是不同的作品,不同的速率。一個極端的例子,比如黃庭堅的草書用筆相對於懷素的草書更慢,也因此黃草的線條中段有了更大的「經營」空間,而懷素的狂草需要「一筆到位」。二者的風格截然不同。

黃庭堅草書

懷素草書

有有鋒,有無鋒

有鋒以耀其精神,無鋒以含其氣味

有藏有露才叫毛筆字,草書依然,藏鋒顯得渾厚,露鋒顯得有精神,需要的是你細細體會不同的線條質感和形態所帶來的不同審美體驗。就怕露鋒寫得寒酸露古,或扭捏造作,也怕藏鋒寫得滿紙墨豬,不見骨力。

有承接上文,有牽引下字

草貴流而暢,每一個字、每一個點畫,其實都是行氣的「傳輸者」,故需要上下貫通,方能氣息通暢。氣的通暢,不在於只能實連,也在於筆斷意連。

乍徐還疾,忽往複收

這八個字充分點明了用筆的節奏感,徐中有急,急中有徐,去勢中要有收勢,正如米元章所謂「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是也。

這告訴我們的是不能一股蠻力寫到底,發力在爽快之時,一定要有收回之勢,環轉往複才是行氣的脈動,一瀉千里往往是泄氣之勢。就像打拳一般,最厲害的不是發力多猛,而在於收拳盡可如意,點到為止。

緩以效古,急以出奇

運筆緩慢,可以寫出古質,急行之筆,往往有意外效果,筆軟生奇怪吧。

橫斜曲直,鉤環盤紆,皆以勢為主

無論是橫豎,還是曲直,在草書流暢的書寫要求之下,都要為以通暢為要求進行結體安排,若為了寫出完美的橫而捨棄氣的通暢,這樣的做法是愚蠢的,要記住「皆以勢為主」。

然不欲相帶,帶則近俗

連帶,會使得氣息顯得通暢,但凡事不能以「滿」為準,漢字千變萬化,結體隨勢取形。氣息雖通,但也有輕有重,如人呼吸一般。實連的字如重呼吸,筆斷意連之字,若輕呼吸,也是辯證相生。若是纏繞連帶全篇,則易俗氣,俗氣是書法之大忌。

橫畫不欲太長,長則轉換遲

因為古代的書寫格式,由上而下進行,勢的傳到也是如此。如果橫向的筆畫過長,那麼勢必會對氣息在縱向的貫通上起到阻隔作用,就連寫字如「長槍大戟」的黃庭堅,對草書也是盡量去減少橫線的過多出現。下圖中「所」字長橫也著實有「阻斷」之感。

直畫不欲太多,多則神痴。

行氣雖然是縱向行走,但並不代表都要結成豎向的直線,往往「鉤環盤紆」才是行氣流動的結體方式,與東北的火牆構造如出一轍,如此才能讓熱量持續覆蓋,如此也才能讓通篇真氣瀰漫。

以捺「ゝ」代「乀」,以發代「辵」,

「辵」亦以捺代,惟「丿」則間用之。

反捺代替捺,彎弧代替走之,甚至反捺代替走之,都是為了筆勢的連貫,如果「飛出去」則有勢盡之意,勢盡也有出現,相當於音樂中的休止符,但不能斷的太多,撇畫能間或出現,在於能夠與下一筆產生筆勢的關聯,也是為了流暢通達。

意盡則用懸針,意未盡須再生筆意,不若用垂露耳。

此句與上句之原理相同。

讀了解釋,看了例子,想必您各位也明白了,姜夔並不是只在借《書譜》的勢來吹牛了吧!

隨緣點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書法臨帖幫(lintiebang),

歡迎關注和轉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臨帖幫 的精彩文章:

碑拓、墓誌、刻帖你都搞清楚怎麼回事了嗎?

TAG:書法臨帖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