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波:「傷痕文學趣味」片面性日顯

高波:「傷痕文學趣味」片面性日顯

「傷痕文學」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交時興起,一度在文壇佔據主導地位。它上承五四新文學的「批判現實主義」傳統,又和彼時由西方湧進的關注人性異化及醜惡的「現代主義文學」有所契合,彼此相輔相成,形成一種影響深遠、綿延至今的文學趣味。

注重暴露現實生活中的陰暗面,是「傷痕文學趣味」在題材取向上的一個顯著特徵;以「人性惡」來表現闡釋現實題材,則是「傷痕文學趣味」在主題走向上的另一特徵。

「傷痕文學趣味」在當代文壇上頗為得勢。此類作品因為迎合了某種情緒宣洩,常常有不少的讀者和觀眾,在一些人那裡,甚至形成了這樣的觀念:以為文學只有「批判現實」「揭露人性惡」才是深刻的,如果「歌頌」現實或是表現人性的高尚,就是膚淺乃至虛假的。讀什麼樣的故事就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的文學趣味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價值判斷,以至於在一些人看來,捨身炸碉堡、堵槍眼的英雄,都是不符合人性的,是難以置信乃至虛構的。

那些善於操作「傷痕文學趣味」的作家,或許還會繼續走下去,但他們自身的創作及其前途,也正在為這種文學趣味所誤。

一味專註於現實中的陰暗面,這樣的題材取向無疑是片面的;在創作題材上無視近40年來中國人民在各行各業的艱苦奮鬥及其偉大成就,既脫離現實也辜負了這個時代。中國人民40年來的艱苦奮鬥和偉大成就,基於人們的堅韌、智慧、奉獻和犧牲,體現出偉大的自強精神和人性光輝,以「傷痕文學趣味」來表現現實,一味地展現「人性惡」,對人性的把握是片面的,未能抓住時代歷史的主流,作品也會因此失去深度和力度。

觀念的改變比拔牙更痛苦,觀念的改變以實踐為基礎。40年來的艱苦奮鬥及偉大成就,強化了人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國人民看到了自身創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和力量,對專註於陰暗面和人性惡的「傷痕文學趣味」,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最近一兩年來,一些源自「傷痕文學趣味」的文學或影視作品四面討好的境況不再。事實勝於雄辯,時代的發展以事實調整著人們的文學趣味,時代的發展也終將以事實證明,人們將拒絕那些一味沉溺於「傷痕文學趣味」的作家和作品。(作者是新疆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