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素中之葷
每一個會持家的女主人,都會在家裡備上一些「乾貨」以應對不時之需。它們可能是用來煲湯燉糖水的香菇、銀耳,也可能是或涼拌獨當一面、或配菜添滋味的木耳、茶樹菇,在關鍵時刻展現出女主人的隨機應變和持家有道。
——悅讀君
我們叫作「蘑菇、菌菇、菌類」的乾貨,其實不是某種特定的菇,而是各種可食用大型真菌的統稱。
從便宜的「鄰家小妹」木耳、香菇,到「菇中貴婦」松茸、松露,還有寄託著無限期望的「神葯」靈芝。蘑菇和蘑菇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長相各異、口感不同,連價格也有天壤之別。
差異雖大,共同點也一樣突出——味道鮮香有嚼勁,吃起來都是像肉一樣的質地,愉悅了人的嘴巴,也有一種不是吃肉勝似吃肉的滿足感。
更可貴的是,蘑菇低脂肪、高蛋白,被譽為「零脂肪素肉」。它好烹飪,極易入味,味道一點不比肉差,還不用擔心長肉。減肥者嘴饞時最宜用蘑菇做菜,低脂肪吃著沒壓力還過癮。
現在營養專家普遍認為「一葷一素一菇」是最營養的膳食搭配。蘑菇自成一菜不與任何食材搭配,或蒸或燉或炒也足夠鮮美,當然和其他食材混搭,在營養上能相互補充,味道上也更有層次感。
跟菜搭配可以賦予菜菌菇的鮮美口味,與肉搭配可以吸收肉濃郁的香味,可謂是天然健康的提鮮「味精」。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在植物、動物身上同樣適用。蘑菇寄生在森林裡落葉堆積的腐殖層,不同地區、不同樹木,寄生的蘑菇也有差異,對「天時地利」要求越高的蘑菇越難脫離原產地被人工培育,因而也越珍稀。
這一類的蘑菇代表很多,比如松茸,只在雲南的松林里經過300天的等待才能萌發,而小雞燉蘑菇的主角榛蘑,只在東北大興安嶺的松林里才能生長。
對於這種現象,在森林裡土生土長的農民總結的更到位一些。在中國銀耳之鄉通江,耳農們是這樣解釋銀耳的起源的:「天生霧、霧生露、露生耳。」
大巴山區常年雲霧籠罩的氣候,和當地獨有的青杠木做載體,才能孕育出質厚、肉嫩、易燉化的頂級銀耳,專家們甚至稱「通江銀耳是天地靈氣所化育,日月精華之結」。
和銀耳很像但顏色不同的木耳,全國大部分地方都能種植,但產地不同口感差異極其明顯。南方木耳片大但薄,吃起來口感發脆,而北方木耳個小肉厚,其中特點最突出的是秋木耳。
東北的耳農們堅信,秋季木耳因氣溫低、雨量少、生長周期長,且產量明顯低於春耳,有著更高的營養價值和更舒爽的口感,被譽為木耳中的極品。黑木耳甚至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王」。
食材歷來都是新鮮者優於儲存時間久的、或用腌制等特殊手段保存的,但「蘑菇乾貨」是一種特別的存在。
蘑菇速生易朽,經風乾保存後,竟能保留其營養價值,有的甚至香味和口感更佳。
而且,由於菌類特殊的生理結構,沒有自由流動的水分,故泡在水中並不會將營養成分帶走,反而浸泡干菌的水還可以作為高湯使用,味道更香濃。
常吃香菇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干香菇比鮮香菇鮮味更濃郁,這是因為香菇中的鮮味主要來源於鳥苷酸,在風乾的過程中這一成分會增加,因此泡發後味道會變得更加鮮美。
香菇又叫冬菇、花菇、厚菇,是最為著名的食用菌,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開始被人們採集利用。浙江的龍泉、慶元、景寧素有「香菇之鄉」之稱,是人工栽培香菇的發祥地,至今仍是中國最優質香菇的產地。
香菇所含的香菇素,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可預防因動脈硬化引起的冠心病、高血壓等中老年人常見病。
挑選香菇時,菌蓋越厚實的,口感越好,菌蓋上有裂開花紋的冬菇,是香菇中的上品。
隨著生活水平和物流運輸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菌類走出原產地,來到外地的餐桌被人們所認識和喜愛,比如「實力暖男」猴頭菇。
猴頭菇天生就是胃病的天敵,它性溫和,平時吃一點能保護、調理和修復胃粘膜,緩解部分由胃潰瘍、慢性胃炎、胃酸過高引起的胃部不適。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竹筐,清晨光著小腳丫,走遍樹林和山崗……」北方說的「采蘑菇」,南方說的「撿菌子」,采和撿的動作充分體現了大自然的慷慨,蘑菇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誰撿著了算誰的。
好似不需要費什麼力氣,人們就撿獲了豐盛的食材,但恰恰又需要正正好的天氣,正正好的土地,也是正正好的一點雨一點露,在正正好的時間把這蘑菇撿起來,一切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夾雜著期待、失望、驚喜、激動,品嘗著大自然的饋贈,頭腦空白到只能擠出一個形容詞:鮮。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好東西要分享給大家哦~
TAG:國珍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