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典故原來是出自這裡
耿恭,字伯宗,東漢大將,開國大將耿弇的侄子。永平十七年(74年)冬,耿恭與奉車都尉竇固及從弟駙馬都尉耿秉(耿弇弟耿國之子,耿恭之堂弟)破降車師。破降車師後,朝廷重新設立西域都護,戊己校尉(官名,掌屯田,屬西域都護),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己校尉。
漢明帝18年春,北匈奴單于果然派左鹿蠡王率兩萬騎兵大舉進攻車師國。為了表現漢朝的誠意,耿恭在軍力極其薄弱的情況下,派司馬率300人前去救援,結果全軍覆沒。匈奴乘勝攻佔車師後部,殺死車師王安得,進而直迫金蒲城下,大有一口吞下戊校尉的氣勢。
金鋪成解圍後,耿恭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招募勇壯擴充軍隊,二是將防禦據點由金蒲城轉移到了水源較為充足且有險可守的疏勒城。當年夏7月,匈奴果然前來攻打耿恭。耿恭以逸待勞,先發制人,以所募數千人直衝敵陣,敵兵頓時七零八落,無力攻城。但匈奴人狡猾地切斷了水源,疏勒城邊的山澗乾涸了。在這種絕境,耿恭不僅身先士卒,「榨馬糞汁而飲之」,同時率眾於城中掘深井取水,在他的鼓舞和激勵下,眾人齊心協力,當井深達到十五丈以上時,終於井水湧出。匈奴人萬沒料到城中竟有水源,以為神助耿恭,無奈再次撤圍而去,但耿恭知道,匈奴人遲早要回來,金蒲城無法固守。他旋即把部隊帶到了疏勒城,位於今天新疆奇台縣,當年是漢軍修建的一個要塞,依山傍水,地勢險要,宜於久守。果然,匈奴人又來了,幾萬人打不過幾百人?匈奴人咽不下這口惡氣,非得把疏勒城踏平不可!
漫長的圍城仍在繼續,這時又傳來漢朝皇帝駕崩的消息,而車師人也叛變了,與匈奴一起攻城。幾個月過去了,城中「食盡窮困,乃煮鎧弩,食其筋革」,把弓弩上用動物筋腱做的弦和盔甲上的皮革等都統統煮了吃了,戰士們一個個死去,但要塞仍然沒有陷落,倖存者寧死不降,漢軍大旗高高飄揚。匈奴人也精疲力竭了,使出招降一招,許諾讓耿恭當他們的白屋王,給他找美女當老婆。耿恭說:好啊,叫你們的使者來。匈奴使者來了,耿恭把他抓到城頭,一刀殺了,然後用火烤其肉。匈奴人見了,跪倒在地,一片哭聲。一千年之後,岳飛寫下慷慨激昂的《滿江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即典出於此。
耿恭在疏勒城多次打敗匈奴的進犯。當援兵來到耿恭守城時,城中僅餘26人。待隨漢軍回至玉門關時,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這就是著名的「十三將士歸玉門」。史載,當時駐守玉門關的中郎將鄭眾,見到這13名勇士歸來,感動不已,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並給皇帝上疏為13勇士請功:「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不為大漢恥!五個大字,至今令人動容。
《後漢書》作者范曄將耿恭與蘇武並列,認為西漢有蘇武、東漢有耿恭。今天,讀范曄為耿恭作傳的文字,能夠想像當年他是含著熱淚寫下來的:「余初讀蘇武傳,感其茹毛窮海,不為大漢羞。後覽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覺涕之無從。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
※這位唐朝書法家不僅出將入相,每次率軍出征都能提前算好獲勝日期
TAG:阡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