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這一夜,大學籃球登堂入室!

這一夜,大學籃球登堂入室!

在星銳賽上,齊麟一步過掉丘天、飛身就要隔扣那會兒,你在幹什麼?

當時我正靠在床頭,一邊刷微博一邊看著比賽,聽到電腦里解說們的驚呼之後,我以為主角又是哪個CBA新秀——在更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趙岩昊、丘天的大帽,是丁皓然的隔扣。

重新把目光集中在電腦屏幕上,正是底線視角的慢動作回放,「卧槽!」我情不自禁地在空中揮舞下右拳,不小心砸在牆上,有點麻有點痛,可眼睛卻相當誠實,連一瞬間都沒離開過這個才滿18歲不久的少年。

齊麟火了,只用這一個鏡頭。

CBA星銳賽的平台,讓齊麟大學生涯的起點比兩年前的王少傑來得更高。曾經被看低太多年的大學籃球,也終於在這一刻,拍馬趕來,登堂入室。

轉移中的天賦

自打新中國成立開始,中國的體育始終都在走著舉國體制的精英路線,太多年輕人在初、高中階段就早早就被定了性。

「長那麼高,你怎麼不去打籃球?」這種貼標籤式的拔蘿蔔選材,直到現在仍存在於很多圈內人的意識當中。

國家富裕了,收入增加了,連社會主要矛盾都升級換代了,青少年籃球人才培養的思路也該變變了。

在這次星銳賽校園體系與傳統青訓體系的直接對抗中,王少傑、齊麟證明了大學生同樣可以擁有同齡人中最頂級的天賦。

扣籃日常操作:

補防封蓋白昊天:

之前在微博上,我曾說王少傑會是「改變中國籃球現有青訓格局」的一個,很多人說我過度吹捧,可在看過他在星銳賽的表現後,我可以更加肯定地說:

王少傑必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從他開始,真正的頂級天賦開始分流向大學。讀大學和打職業並不衝突,走校園路線同樣可以鎖定職業前景,他和齊麟會是最好的例子。

被點燃的動力

大學生球員打進CBA,從來不是在選秀開始後才有的,在選秀出台之前,韓德君、曾令旭、劉子秋們已經作為大學生的代表在CBA獲得了成功。

有人在看衰CBA選秀時以此為理由,說根本就是形式主義,就算沒有選秀,那些有能力打職業的大學球員,照樣能被CBA球隊看上,選秀完全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想反駁這種說法,再簡單不過,隨便找個大學球員聊聊,就能知道CBA選秀對於他們究竟有多大的鼓勵。

在選秀之前,大學球員進CBA就像是「小三上位」,是種劍走偏鋒的撿漏。現在,則是光明正大的「明媒正娶」,上升路徑就擺在那裡。其中區別,我想你該清楚了。

在星銳賽上,CBA真正意義上「明媒正娶」的第一位狀元郭凱,帶領北大在第一節與北區星銳隊打得勢均力敵,強硬自信的感覺,與初登CBA賽場時緊張的他判若兩人:

面筐突破強吃左朕年:

突破吸引三人包夾助攻祝銘震:

劉鴻博,這位經歷了三屆CBA選秀、最終如願的北大元老,將他大學時的飄逸打法延續到了星銳賽的賽場。

空位跳投三分:

一條龍歐洲步上籃:

CBA歷史上第一名二輪秀、「民航戰機」谷玥灼參加了他最擅長的三分球大賽,還順利晉級到今晚的決賽。

因為身高和打法的原因,大學時,谷玥灼從不是最被看好能打CBA的那個,選秀給了他去嘗試的機會和理由,他也不負眾望用一年的蟄伏苦練換回了今年的爆發。

他們,被選秀制度鼓勵,成為走在前面的探路者,而走在前面的他們,必然也會給還在大學裡的師弟後輩們帶來動力,「他們可以,我應該也可以去試試。」

不一樣的精彩

除了對未來選秀熱門的觀察,這次星銳賽上,不少CBA球迷還像發現寶藏一般找到了大學球隊的更多看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大的「靈活死胖子」萬聖偉。

熟悉CUBA的都很清楚萬聖偉的特點,靈活、聰明、技術好、擅於利用對抗,過去四年時間,他在北大始終是這樣打球的。可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大學四年的比賽,甚至比不過在CBA舞台的兩節亮相。

換個角度想,從業者應該怎樣利用這樣的跨界給CUBA帶來更多的觀眾?怎樣藉此提升CUBA的關注度和商業價值?不一樣的精彩已經被感受到,下一步是不是可以開始把我們的直播質量、包裝水平也真正提升上來呢?

當有一天,大學聯賽不再只是關在象牙塔里,能像當年古加尼華僑時代那樣成為全民話題。

當有一天,大學球員能在進入大學就開始得到廣泛關注,而不是只有在星銳賽露臉才來驚嘆。

當有一天,大學球員進入CBA成為理所當然,不再被貼上「XX學霸」的標籤時,傳統青訓向校園籃球的接力也就真正成功了。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半神半卡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球ONEBALL 的精彩文章:

火種籃球特訓營邀請你,不畏寒冬,玩轉籃球!

TAG:壹球ONEB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