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消費者呈年輕化,美妝品牌為何「背道而馳」打起了抗皺招牌?

消費者呈年輕化,美妝品牌為何「背道而馳」打起了抗皺招牌?

隨著時間的更替,千禧一代成為了主流消費人群,千禧一代力量的崛起也促進了整個化妝品行業的發展。因此,越來越多品牌通過社交營銷、代言人以及更新產品線實現所謂的年輕化。但與此同時卻也有不少品牌轉向了抗皺大軍的行列,但這似乎與消費人群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有些背道而馳。

打起抗衰老招牌的品牌

1月11日,資生堂宣布收購美國企業 Olivo Laboratories。Olivo Laboratories是由生物材料領域知名學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Robert Langer 在 2015 年創立的公司,主要研發人造皮膚。收購完成之後,資生堂將把其人造皮膚技術運用於抗皺產品中。

歐萊雅研究和創新技術孵化器部門最近開發了一款紫外線偵測貼片,它是一款可穿戴的設備,通過追蹤紫外線水平提醒你塗抹防晒霜。歐萊雅介紹,這款設備通過複雜的演算法可以精準測量紫外線數量。貼片可以告訴你如何保護皮膚,一旦你的皮膚受損它也會提醒你。但你需要將拍攝的圖片上傳至移動APP中,APP會顯示紫外線的相關數據。這款貼片設備一旦上市,或許會成為市場上最先進的,也是最獨特的抗衰老可穿佩戴設備。

荷蘭帝斯曼是一家以研發防晒和抗皺產品出名的公司,它最近未千禧一代專門推出了一款基於小分子合成肽的抗皺展示產品Wrinkle Rebel,據稱可快速減少額頭和口唇周圍的皺紋與表情紋。除此之外,荷蘭帝斯曼還展示了一款可利用生物技術實現皮膚快速緊緻的微藻,以及能夠穩定配方並帶來奢華感的Amphisol K。

為何品牌打起抗衰老?

抗皺產品市場廣闊。根據市場調研公司Zion Market Research2017年6月發布的報告,全球抗衰老市場將在2021年達到2160億美元,同比增長7.5%。而英敏特全球產品資料庫(GDNP)的數據同樣顯示,亞洲抗衰老宣稱產品穩步增長,從2013年的8%上升到2016年的11%。在亞洲抗衰老宣稱的產品中,臉部/頸部護理產品佔比最高,為59%,其次是臉部彩妝產品和身體護理產品,分別為8%和5%。除此之外,Technavio公開的《2016-2020全球緊緻面霜市場份額報告書》中也顯示亞太地區緊緻面霜在2020年總銷售額將達到104900萬美元。這些數據不難看出抗衰老化妝品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抗皺年輕化。隨著消費升級,抗衰老概念也逐漸滲入到年輕消費人群當中,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提前接觸抗衰老產品,這引發了「提前抗衰老」潮流。此前,凱度消費者個人美妝指數2016年的調研曾顯示,20-29歲的年輕族群對於高端品牌的熱愛遠高於其他年齡層。根據天貓的數據顯示,CPB線上消費者中,30歲以下佔比超過60%,而超品日新增客戶中,35歲以下佔比近80%。很顯然,資生堂這款主打修復和抗衰老功效的超高端品牌,如今已經成為了年輕消費者的新寵,並且購買力比中年消費人群更加可觀。

環境因素。環境污染、霧霾問題使得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皮膚的保養。因此在抗衰老產品年輕化的潮流之下,不少品牌順勢推出了主打」抗污染「的預防衰老產品。例如科顏氏、Dior、Sunday Riley都曾推出了抗污染系列產品。而相比較直接強調抗皺功效的產品而言,消費者更喜歡使用新的「抗衰老」話術產品,因此出現了類似延緩青春的產品名。科顏氏品牌經理Cheryl Vitali曾表示「「如今,護膚的第一目的並不是扭轉衰老跡象。消費者們傾向於展示一個更健康、更有活力的肌膚形象。」因此,如今的化妝品品牌或許可以將抗衰老與抗污染相結合推出產品。

抗衰老與年輕化並非是對立面。抗衰老的消費者越來越年輕化,主要集中在20多歲至45歲,她們開始尋找合適的抗衰老產品,這也是為何化妝品品牌不斷投身抗衰老行列。與此同時,品牌想要從抗衰老產品中獲利就必須要抓住千禧一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商社 的精彩文章:

Forever21三個月開了十家美妝店,為何快時尚品牌集體打起美妝的主意?

TAG:美商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