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火燒圓明園,歷史的真相總是在打臉
看中國的近代史,總是有一種屈辱、憤慨的感覺。尤其是火燒圓明園的時候,無能的清政府、無恥的英法聯軍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但是英法聯軍已經搬走圓明園中的寶物,為何還要燒掉呢?我們的歷史老師說因為要銷毀罪證,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被迫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個通商口岸。過了許多年後,英國政府希望能夠和清政府尋求更多的貿易機會,便進行交涉也就是通州談判。可重點是貿易方面是可以商量,但是清政府堅持讓英國使臣覲見皇帝的時候下跪。說白了清政府經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後,還沒反應過來,清政府認為自己是「爸爸」是世界的中心,而其他的國家都是自己的「兒子」,上次的賠款只是給「兒子」們的小禮物。一個為了面子非得讓「跪下」,另一個堅持原則就是不跪,談崩了的結果就是開戰唄。
通州談判破裂後,清政府的代表載垣也不知道是哪根筋錯了,命令蒙古親王僧格林沁扣住包括巴夏禮使團以及記者在內的39人,還給他們定了一個罪名「謀逆」。僧格林沁讓巴夏禮跪著,摁著他的頭往地上磕,39名代表全部扣留,押解回京,這些人里,除了巴夏禮和英國對華全權專使額爾金的秘書被關押在刑部大牢,其餘人的關押地點就是圓明園。這種沒腦子的政府不被殖民還等什麼,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千百年前的人都知道的道理,清政府大員居然還能把事情做到這種程度。
通州談判的結果就是全面開戰,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政府把這次出兵稱之為「討逆」,英法聯軍八千五百人以陣亡5人傷20多人的代價打的清軍3萬多人潰不成軍。戰後才發現這場戰役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一個最先發明火藥的國家居然被別人用火藥打趴下,我實在是無法想像這場戰爭如何打的。英法聯軍節節勝利,清朝的皇帝被迫出逃熱河。
英法聯軍找到那39人才發現只剩下19人了,在被監禁的這段時間裡,殘的殘、瘋的瘋、死的死。看到被折磨的不成人樣的倖存者,英國專使額爾金憤怒了,決定燒掉圓明園,在燒之前向全城發公告「宇宙之中,任何人物,無論其貴如帝王,既犯虛偽欺詐之行為,即不能逃其所應受之責任與刑罰也。茲為責罰清帝不守前約及違反和約起見,決於十八日焚燒圓明園。所有種種違約行動,人民既未參預其間,決不加以傷害,惟於清室政府,不能不一懲之也。」
咸豐帝逃亡熱河承德避暑山莊後,聽到自己的園子被毀,儘管心痛,仍然尋歡作樂,召集京師戲班子去熱河表演,日日飲酒巡幸,一年不到就嗝屁了。圓明園,一個皇帝尋歡作樂、關押英法使團的地方,今天卻成了愛國教育基地。我中華民族千載傳承,盡毀於這位愛新覺羅,實在痛心!
TAG:酌茗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