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試管嬰兒算什麼!未來人類還能與機器人,藉助3D印表機生娃呢

試管嬰兒算什麼!未來人類還能與機器人,藉助3D印表機生娃呢

人口學界一度被「低生育率陷阱」所困擾。「低生育率陷阱」理論是由荷蘭人口學家Lutz和Skirbekk於2005年提出來的,至今也不過十幾年的歷史,卻成為低生育率國家異常糾結的人口問題。所謂「低生育率陷阱」就是說當一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低於1.5時,會引發低生育率的自我強化機制,從而進一步降低生育率,提高生育率將會變得更加困難,即陷入低生育率陷阱。有人認為中國已經不可救藥地掉進了「低生育率陷阱」。

當人類還在為「低生育率陷阱」抓狂的時候,人工智慧卻在旁邊發笑。人工智慧正在引發一場比工業革命發展速度更快、顛覆性更強、強度更大的巨大變革,這種變革將徹底顛覆傳統人口問題。

「低生育率」的幕後真兇

回顧人類的工業化歷史進程,工業化總是和低生育率相伴而生。長期以來,人們將現代化視為人類的生育觀念發生了變化的「主謀」,而對工業化這一「幕後真兇」卻關注不多。其實工業化恰恰是人類生育率轉變的主要推動力。工業化推動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卻減少了對勞動者的需求。工業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的生育觀念。正是在工業化的滾滾潮流中,機器人悄無聲息地在逐步替換人類,而這一過程,人類的生育觀念和生育行為不知不覺地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正如吉登斯所預測的那樣,人類的工業化和現代性所反應的現代化理性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低生育率正是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之一。

幾年前,當我們還在喋喋不休地爭論出現在珠三角和長三角的「民工荒」時,不少人暗喜到:勞動力短缺時代看你還不給我漲工資?可當工人還沒有來得及討價還價,機器人卻粉墨登場。一場機器人替代人類的革命撲面而來。2014年,珠三角的製造業重鎮東莞出台了《關於實施「東莞製造2025」戰略的意見》。該意見提出加速開啟「機器換人」時代,由此在珠三角乃至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場「機器換人」的浪潮。如今再去珠三角的企業調研,你會發現,幾乎所有企業都在使用機器人操作。珠三角企業的自動化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如今回想起來,2016年央視春晚廣州分會場,由540個機器人排成9×15的4個方陣向人類跳起了場面相當震撼的舞姿,令人類在嘖嘖稱奇之餘不由感慨。

快遞行業可能是人們感受到「機器換人」最明顯的行業。幾年前,老外揶揄中國的物流快速發展靠得是廉價的勞動力優勢。最近幾年,具備搬運、碼垛、分揀等多功能的智能機器人在物流行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而且末端機器換人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比如能智能避障將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的末端配送機器人、可承重50公斤、速度達2米/秒、可迅速定位商品位置並以最優撿貨路徑揀貨後自動把貨物送到打包台的智能機器人,以及使用純電驅動或加入太陽能技術無人快遞配送車等。機器換人正在由製造業向服務行業蔓延,正在向人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逼近。

人工智慧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有人預計,機器人全面應用後中國將釋放就業人口超過2.4億。聯合國預計,發展中國家將可能有三分之二的勞動力將被機器人取代。如此算來,中國將有5-6億多的勞動力將被機器人替代。如果真如此,我們還擔憂「低生育率陷阱」么?

插播小廣告

人工智慧幫助生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全球每七對夫婦中約有一對夫婦存在生殖障礙。我國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不孕症者占已婚夫婦人數的10%,發病率有呈上升趨勢。長期以來,人類依靠輔助生殖技術來解決不孕症問題。輔助生殖技術是人類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簡稱,指採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兩大類。試管嬰兒就是使用該技術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方法生育的嬰兒。

將人工智慧引入生殖輔助領域將大大提成試管嬰兒成功率。科學家們正在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幫助預測哪些胚胎可以成功進行試管嬰兒,人工智慧還可以通過訓練和學習從一系列胚胎圖像中識別出哪個胚胎髮育得更好。人工智慧在得到了哪些胚胎演化成了嬰兒的數據時,將會通過自我學習來識別優質胚胎。人工智慧將比胚胎學家更穩定、更可靠。這樣,人工智慧將讓所有的病人都有可能有個孩子。

讓人類尷尬的是,性愛機器人時代都在向我們走來。性愛機器人不僅在性生活上能滿足你,而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性愛機器人將會更懂你。通過各種演算法和深度學習,靈與肉的完美結合充分驗證了性愛機器人有成為人類絕佳伴侶的潛質。可能令女性噁心的是,人類將與性愛機器人生育孩子。《與機器人的愛與性》一書的作者David Levy博士聲稱,由於幹細胞研究和人造染色體方面的快速發展,人類與機器人「混血兒」將很快誕生。性愛機器人薩曼莎的發明者Sergi Santos預測人類和機器將會結婚並會藉助科技創造後代。更令人類想不到的是,未來機器人將通過深度學習,加上人類伴侶的性別,藉助3D列印技術分娩「小寶寶」。在人工智慧時代,這些看似遙遠的事情卻很可能很快就在人類的眼前。

「智慧人口」

人工智慧將徹底顛覆傳統人口問題。換句話說,基於人工智慧的「智慧人口」(smart population)將解決所有人口問題。所謂的「智慧人口」是從「智慧城市」或「城市大腦」聯想出來的。「城市大腦」或「智慧城市」是一個城市的人工智慧公共系統,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Bug,成為未來城市的基礎設施。而「智慧人口」是一個人工智慧的人口綜合系統,既包括人口出生、死亡、遷移、規模、結構和分布的內在系統,也包括人口與經濟、社會、環境、能源、資源等外部系統。可以對整個人口的所有問題進行全局實時監控和分析,自動解決人口少子化、老齡化、城市人口過度膨脹、區域人口分布不均衡、貧困人口等問題,修正人口均衡發展的各種bug,成為人口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程。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發的PADIS+(人口綜合決策支持系統)符合「智慧人口」的發展方向,但並不是人工智慧時代的「智慧人口」,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智慧人口」還有很大的差距。

基於人工智慧的「智慧人口」將會是這樣一幅圖景:一個彙集了人口學家智慧的「人口大腦」通過深度學習和各種演算法,知曉了中國人口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並對未來進行了中長期預測,還將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進行關聯互動,收取其他智能系統的信息,並根據收取的信息進行內在調整,然後向其他智能系統傳遞和反饋信息。基於人工智慧的「智慧人口」需要人機互動,「人口大腦」類似於該人口群體的中樞系統,可以向全國所有人發出各種職能信號,比如流動和生育的信號。當某一城市人口過度稀缺時,可以發出人口流入的信號。而當需要增加出生人口時,可以隨機向育齡婦女發出性愛、懷孕和生育的信號,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智慧人口」完美地詮釋了計劃生育。

基於人工智慧的「智慧人口」並不遙遠。2017年7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35號)(簡稱35號文件)。國務院35號文件提出了我國人口智能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慧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成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有力支撐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慧成為帶動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智能社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智能經濟、智能社會取得明顯成效,為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和經濟強國奠定重要基礎。「智慧人口」只是人工智慧時代人口發展的一部分。人工智慧將顛覆傳統人口學的方法和理論,對人類的發展究竟是搖籃還是墳墓?在人工智慧時代,人口學家將面臨人類命運一系列重大問題的前瞻性、戰略性、顛覆性的思考。

180頁3D列印行業應用白皮書(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列印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3D列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