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可能是人工智慧最好的變現方式,可以干到王思聰沒幣可撒

可能是人工智慧最好的變現方式,可以干到王思聰沒幣可撒

曾記得十幾天之前否?那時我們躊躇滿志的跨進了2018,滿懷著對未來的渴望和珍重……然後我們驚奇的發現,2018第一個火起來的詞叫「撒幣」。

不是我說啥,這可真齣戲啊。

似乎一夜之間,直播答題和這個叫做」撒幣」的關鍵詞就火了。王思聰的沖頂大會、映客的芝士超人、花椒的百萬贏家,一時之間大佬們瘋狂爭當「大撒幣」,人民群眾則紛紛出頭相當被幣砸到的那個幸運兒。

當然了,不管這些平台們如何「撒」,最終「幣」還是要回到他們自己口袋裡的,畢竟做生意是為了賺錢,搞出來這麼大場面當然是為了放後招,沒聽說過哪位出題讓人答是為了做慈善的。除非...除非AI化妝成選手,也來答個題,說不定能幹到王思聰們沒幣可撒...

畢竟,答題也是講科學的對不對?

AI答題這件事其實也不新鮮,不信你百度輸入一個「長城有多長」之類的,馬上就會給你跳出來答案。這裡就是用了AI的專業答題姿勢:知識圖譜。

借著直播答題的春風,今天講講知識圖譜的故事吧。雖然在機器視覺、語音交互等「網紅技術」面前,作為AI重要分支之一的知識圖譜似乎不那麼出位。但是以應用度和腦洞指數來說,這個技術絕對當仁不讓。更重要的是,在「AI感知」通向「AI理解」的大路上,知識圖譜近乎是無法繞開的一道關卡。

更更重要的是——他能幫你答題啊。


知識圖譜是什麼鬼?

知識圖譜這個概念被提出並不算太久,但是要追根溯源理解這個技術到底是玩什麼的,那可能真要往上倒騰幾十年才行。

上世紀40年代,人工智慧被提出之後,無數科學家們就開始琢磨,到底用什麼方式能讓機器模擬出人的智慧呢?琢磨來琢磨去,人對於信息能夠進行關聯理解似乎是個路子。所謂信息關聯,就是人類在接受一個信息後,會把它放在記憶中進行歸納和調用。比如說你打小認識了你三舅,絕不可能過幾年管他叫二哥。

利用這個思路,上世紀50年代末,學術界提出了語義網路(semantic network)的設想,打算把數據進行結構化的處理,讓單個信息組合成有聯繫、能共鳴的「知識」。今天我們用到的很多技術都來源於語義網路,比如機器翻譯、自然語言處理等等,知識圖譜也是其中之一。

上世紀80年代,受到多方面刺激的地球人開始了一次AI復興運動,而這次運動的主角,就是各國開始打造專家系統和知識庫。那時候科學家們相信,如果把人類大量知識進行邏輯化關聯和語義網路存儲,最終人類就能打造出全知全能,啥啥都懂的人工智慧。可惜好景不長,最終AI沒等來呢PC先來了,專家系統紛紛被棄置。但是海量知識構成的知識庫卻成為了寶物流傳了下來。

2002年,基於語義web技術和Freebase等優質知識庫,谷歌宣布推出了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概念,並在2013年投入使用。所謂知識圖譜,實際上是建立在網頁百科知識庫基礎上,利用語義網路進行知識關聯的技術。它可以用來幫助學術人員快速搜集和理解信息,也可以用來分析情報,辨別信息真偽。在產業端則為搜索、內容推薦和智能問答提供了基礎,成為今天AI領域不是十分熱門,卻也足夠強勢的一個技術類別。

如果說了這麼多還沒明白,那就舉個直白的例子吧:

假如你這幾天很好奇一個叫PGone的詞為啥火了。然後你去搜索一下,結果給你推薦的詞是PGtwo、PGthree...那你就跟沒搜一樣。假如蹦出來兩個詞,一個是賈乃亮一個是地溝油,那麼你就瞭然了嘛...

所謂的知識圖譜,就是讓智能體去理解知識之間網路關係,並能主動以此提供服務的技術。


 今天的知識圖譜專治各種「撒幣」

假如你以為本文到此就該結束了,那麼你又錯了。

上文說了知識圖譜專治各種「大撒幣」行為,並不是隨便講講的。我們要知道,2002年知識圖譜技術假如跟王思聰剛一波正面,那是基本沒有勝算的。

這裡有幾種可能:首先是假如你的知識庫是更新到前年的,人家問你PGone的嫂子是誰你怎麼辦?或者人家不問你長城有多長,問你最長的牆有多長怎麼辦?

在考教真人的直播答題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語言上的調整、提問方式的改變,以及加入最新信息。這都是幾年前基於單一結構知識庫的知識圖譜技術難以勝任的。

這就把知識圖譜難住了嗎?不能夠,畢竟為答題而生,必須要搞點新高度出來才行。

這項技術在近幾年間發生了重要變化,比如:

1、大數據+機器學習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效率契機。

今天的AI復興,是建立在機器學習驅動大數據的基礎上的,知識圖譜也是如此。舉例來說,搜索引擎知識圖譜技術,是建立在搜索數據和百科、問答等資料庫之上的。數據本身的優質化是知識圖譜運行的基礎。而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領域的積累,則讓圖譜技術實現了及時化、逐步完善圖譜關聯強度和理解力提升。換句話說,知識圖譜技術正在變得愈發即時性與可成長。

2、語音交互成為啟動知識圖譜的新形式。

知識圖譜想要真的為人類所用,那麼就不能是人類用固定方式去出發知識圖譜的模板。而應該是知識圖譜主動理解人類的語言和思維習慣,做到主動輸出服務。這就需要知識圖譜與語音交互緊密結合。

3、強語義理解能力成為關鍵。

能聽懂「長城有多長」,卻聽不懂「長城從東到西一共多少距離」的知識圖譜,顯然是知識沒譜。深度學習各種語意、語義、語序和方言的知識圖譜能力,也成為了目前知識圖譜技術的喚醒核心。

這幾種能力加持下,把知識圖譜偽裝成選手去搞點「撒幣」,顯然已經不算什麼了...但是如果只干這點事,其實也蠻虧的。


撒出一個明天

無論是語音交互還是機器視覺,我們今天正在努力教會AI一件事,就是識別。可是,在識別之後呢?AI下一步要幹什麼?

識別的下一步當然是理解和處理,但如果想讓AI開啟這些能力,很多人都認為,知識圖譜的爆發將是AI下一步的必經之路。

今天知識圖譜的核心,在於通過數據生成可視化的知識鏈條,用鏈條形成網路,利用網路來進行預測、生成自動化,最終生成機器主動提供的智能化服務。

要知道,人類理解世界並不是基於一個個散亂的信息,而是基於信息背後的「知識」。

我們期待的知識圖譜技術,是通過這種技術的完善,把AI調整到主動輸出服務模式。經典計算階段是你想到的,電腦幫你做出來。而知識圖譜時代,是你想不到的,AI可以想到。

能做到這一步的AI技術,當然不會只滿足去答答題,做個直播。人家的使命是改變世界好不好?

其實,知識圖譜作為一種隱藏的後端技術,今天已經悄然布局在了我們的生活。比如我們今天在百度搜「李白寫過哪些飲酒詩?」,已經不是跳出來有這些關鍵詞的網站,而是直接跳出來你的答案,這背後就是知識圖譜即使已經解答了你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知識圖譜技術作為AI交互手段的必要觸達點,正在為其他AI產業提供幫助,比如智能處理、無人駕駛。

更遠的未來,或許是利用知識圖譜技術達成物聯網間的協作、人機交互的全新升級,那麼最終所能抵達的,遠遠不是答題這一件小事而已。

所以呢,直播平台上誰給誰撒幣,誰是大撒幣,其實也不是很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技術正在努力把未來的幣,撒到現在的土壤里。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跑偏的陳一舟和「消逝」的人人網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