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吳縣離開我們已經18年了

原來,吳縣離開我們已經18年了

主編蘇小小:大咧咧的女漢紙一枚,心地純善,自詡「扮得了少女,演得了女王」,常「二」神附體,跟我一起遇見不一樣的蘇州。

▁▁▁▁▁▁▁▁▁▁▁▁▁▁

不知不覺之間,2018年就已經來了。

驀然回首,原來,吳縣離開我們已經18年。

18年,彷彿眨眼的瞬間,

而那些年發生的一切仍歷歷在目,好像就在昨天。

那些年,吳縣還是由27個鎮組成的地方,

還沒有吳中區和相城區,

提筆寫起籍貫,我們會很自然的寫下江蘇吳縣

那些年,吳縣到處都是大小的湖泊,

車坊人出門就要登舟,

甪直也是水八仙的重要產地,

那時候,依水而棲,時光不老

那些年,吳縣的地還很便宜,

擁有自己的一塊地,就能蓋上一棟滿意的房子

鄰里鄉親彼此熟悉,聊天打牌

享受蘇州的慢生活

2000年12月31日,國務院正式撤銷了吳縣市,

從此,蘇州再無吳縣。

人生一夢十八年,物是人非恍然間,

時間悄悄過去,懷念卻從未消失。

原來,吳縣離開我們已經18年了

從沒想過,吳縣離開我們已經18年了,

這一瞬間,來的太快。

18年前,交通還不方便,

雖然各鎮之間很少串門,

但都彼此心裡清楚,我們是同樣的「吳縣人」。

那時候,滸關人去市中心要坐11路,

西山人去蘇州要乘輪船或登陸艇,

到上海的慢車,會經過唯亭

簡陋的站台沒有雨棚,候車的人也總是散散零零...

18年前,我們走在城裡路上,

隨處可以看到寫著吳縣XX廠標誌的工廠,

能在這樣廠里上班的,

都是被我們羨慕的人。

市中心還有吳縣大會堂

有時候,真的分不清哪裡是吳縣,

哪裡是蘇州。

曾經,吳縣中學還是吳縣最好的學校,

吳縣每一代學子的夢想。

以至於一代一代的縣中人,

每當提到這裡,

還是會熱淚盈眶。

只是老校區要拆了,

那些在這裡待過的人,

都擁有著絕版的回憶。

那會沒什麼娛樂活動,我們喜歡「上去」,

去人民商場逛一逛

會被裡面各式各樣的小東西吸引,

儘管那裡的阿姨總是一臉嚴肅。

那時候,去去新華書店蹭書看

一個個周末閑暇時光就這麼慢悠悠過去了。

18年前的吳縣,很大很大

吳縣很大,

大到住在兩個鎮的親戚平時走動一次,

要是沒有公交,即便是鄰鎮,

走也要走上2個多小時。

這裡的每一個鎮,

似乎都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驕傲,

沒人可以取代。

望亭的孩子最驕傲的,

就是老爸在望亭發電廠上班。

一到傍晚,就在老廠門口等著爸爸下班。

看著運河邊的大煙沖,

望亭人就會覺得踏實。

車坊水八仙是最出名的,

東有油車,西有糟坊;

開門見水,出門登舟。

生活在車坊的人,

一艘小船悠悠,便是一天。

那時候,吳縣最富裕的地區是東西山和木瀆

木瀆的靈岩山已經被很多人知曉,

但東西山當時還不知道

自己可以發展成為現在的旅遊大鎮。

其實滸關也很發達,

一條老街,集結了滸關人很多年的回憶。

穿過京杭大運河,走過上塘下塘,

就能記起滸關所有的樣貌。

GIF

那會,東渚、通安、

郭巷、光福正過著清幽的日子;

住在唯亭的孩子

還時不時會去草鞋山上轉一圈;

甪直並不是一個旅遊古鎮,

陽澄湖的螃蟹價格也還沒有炒到那麼高。

18年前,吳縣電視台伴隨我們成長

很早之前,大家看的是黑白電視,

還是用天線來收台,

能收到最清楚的,

就是吳縣電視台了。

90年代那會,開始有了閉路電視,

緊接著是有線電視、數字電視。

想要看上吳縣電視台,

還得去換天線的插頭。

雖然有些麻煩,

但看這個吳縣電視台的頻率,

卻比看蘇州電視台多的多。

小時候第一次看《西遊記》、《灌籃高手》

都是通過這個台看到的。

吳縣台里,總會有一兩個主持人記憶深刻,

就像清平、海平,

即便現在可能記不清他們的名字,

也會大致記得曾經主持時的模樣。

每到《歡樂滿天星》開播的時候

就會不由自主的和節目一起輕哼著

「觀樂滿天星,夜夜好風景,

歡樂滿天星,你我共開心」。

後來,吳縣電視台成了現在的蘇州有線5套,

以至於現在,換上天線,

看的最清楚的還是蘇州5套。

與吳縣電視台同樣讓人記憶猶新的,

就是當年的《吳縣日報》了。

如今的《吳縣日報》已經算是古董。

改版成《城市商報》之後,

似乎少了一些曾經的味道。

18年前,吳縣人是全國最會吃的地方

吳縣人對於吃,

總是很講究。

那時候,醬油、黃酒、雪花粉

都是可以零拷的,

所以在吳縣,我們都只說拷醬油,

而不曾說打醬油。

那會,能吃上一次蘇州東西山的料紅

就會覺得很幸福,

小小的模樣,通紅的顏色,

只是現在,

越來越少的人還記得這個了。

住在太湖邊的人,

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有吃不完的白魚白蝦。

而住在其他地方的人,

總會羨慕車坊的小夥伴,

有吃不完的藕和荸薺。

黃埭的西瓜子

瓜子殼又薄又脆,

放到嘴裡一咬,

瓜子殼立刻分離的清清爽爽。

藏書鎮的羊肉

小時候都是論碗賣的。

在蘇州,很多人都喜歡吃甘蔗,

而蘇州的大部分甘蔗,

都產自吳縣。

18年前,我們在吳縣這樣過節

曾經的吳縣,

保留了太多的風俗,這些,

都是印在我們身上的記號。

有一種排場,

叫吳縣人木園堂里的流水席!

其實,老早的時候,還沒有木園堂,

一辦酒席,就到隔壁鄰居家借個場地。

後來,人多了,就辦起了木園堂,

隔夜落座、整日、回門,

一辦就是三天。

看過吳縣人的流水席,

才知道什麼是南方的「滿漢全席」。

十個冷碟、八個炒菜、

四個大菜加上兩湯兩點心。

親朋好友一起準備的食材,

這種才叫做聚會。

擺一個木園堂,

有時家裡還會請上一個音樂班,

吹吹打打的一天,熱鬧!

曾經的每一個我們,

一生里一定有一個這樣的生日,

就是13歲的「留頭髮」。

13歲的生日,

家裡人一定會給孩子辦酒,

寓意著孩子已經長大了。

現在的我們已經說不清為什麼叫「留頭髮」,

但習俗,被傳了下來。

家裡但凡遇到一些喜事,

還會給街坊鄰居發個松糕,

討個喜慶。

那時候的這些風俗,很熱鬧。

或許我們更多的想借著這些風俗,

鄰居之間可以相互走動,

嘮嘮家常,相互多一些了解。

「你家為啥發糕?」

「我家孩子上學了。」

這一刻,我們是親近的。

18年前,吳縣的物價還是很便宜

那時的物價很便宜,

那時泡泡餛飩只要一塊錢一碗,

但就是覺得那時的格外好吃。

GIF

遇上媽媽帶著去石路,

就會吃上一碗期待已久的面。

總是覺得以前的糖比現在的甜

一毛錢能買2塊糖,

買一次,能甜一整天。

那時候剪頭髮,

5塊錢都不到,

沒有叫Tony的總監,

也不會有人讓你辦卡。

記得當時滸關到石路的單程車票是1毛,

虎丘到石路的單程車票也是1毛。

最明顯的還是房價,

那時候還是自己建房子,

最早的時候,

不少吳縣人的家裡還住著草屋。

後來,蘇州房價漲了。

2007年蘇州房價還是6200元/平,

2017年就已經突破20000元/平。

18年前的生活,

簡單而美好,

平靜中透露著小確幸。

這一刻,我們都是吳縣人

吳縣是一個時代,

我們從它的身邊打馬而過。

我們無法阻止城市的迅速變遷,

就像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流淌。

那時候,吳縣還是鄉下,

鄉里鄉親的非常熟悉。

有個什麼問題,鄉里鄉親都會過來搭把手。

也會買了什麼好的東西

還一定要炫耀給隔壁相鄰看,

這個叫別苗頭。

與人民商場的營業員阿姨忒凶不同,

從鄉下去城裡賣菜的阿姨總是格外親切,

一直都是笑眯眯的。

那時候,

我們總是拿最好的菜挑到城裡賣,

自家吃最蹩腳的菜,

而現在似乎正好相反。

要是村裡誰家有瓶裝牛奶,

總會讓其他家的孩子羨慕。

記得瓶子上還寫著消毒牛奶的字樣。

大人們總會把牛奶放到鍋里,

燒的滾開,再讓我們喝。

每到趕集市的日子,

都是全鎮最熱鬧的時候,

那一天,大家都早早爬起來,

去老街上買東西,見朋友。

小時候水還是清澈的,

村後一大片水塘,

一到夏天,塘里就開滿了荷花,

一邊玩,一邊釣蝦子,

是我們最喜歡的事。

一打眼,吳縣已經離開,

18年的光景,

似乎吳縣的一切都消失了,

似乎一切又還存在。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蘇州地方志、吳縣中學官方微信、吳縣中學貼吧、@ 詩詞小苑、@望亭小鎮、@家在望亭、東山旅遊、@半帆53、@姑蘇老沈、@蘇州博客、@玩轉相城、@Mydearlou(蜂鳥攝影)、@wulitu(博客)、@蘇州晨光,@牆角梅50(貼吧),孔夫子舊書網,Smile·Cat(貼吧),@子非影像、百度百科「蘇州微生活」編輯發布,未授權嚴禁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州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你們都在曬18歲的自己,而我卻想晒晒18年前的蘇州

TAG:蘇州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