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訊|《稿本王文韶日記》(全五冊)出版發行

書訊|《稿本王文韶日記》(全五冊)出版發行

原標題:書訊|《稿本王文韶日記》(全五冊)出版發行



稿本王文韶日記(全五冊)


編著者:杭州圖書館


定價:¥3,000.00

ISBN:978-7-5013-6159-5


出版時間:2017-09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影印-傳記文獻



內容簡介


王文韶(一八三〇—一九〇八),字夔石,號耕娛,晚號退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咸豐二年(一八五二)恩科,得中進士三甲第三十二名,從此步入仕途。初授戶部主事,後遷員外郎、郎中。同治二年(一八六三),京察一等,記名以道府用。同治三年,出為湖北安襄鄖荊道,旋調漢黃德道,任內協辦糧餉有方,頗受左宗棠賞識。同治六年,由左宗棠、李鴻章舉薦,擢湖北按察使,後署布政使。同治八年調署湖南布政使。同治十年擢署湖南巡撫,次年實授。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入都署兵部侍郎,充軍機大臣,補禮部左侍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光緒五年調戶部左侍郎,仍兼署兵部。光緒八年署戶部尚書,不久仍回戶部左侍郎任,兼署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光緒十四年,出任湖南巡撫,次年,升雲貴總督。光緒二十九年,晉武英殿大學士,開去外務部會辦大臣,管理戶部事務。光緒三十三年,病退告老還鄉。次年,病逝於杭州,清廷追贈太保,謚文勤。


其日記現存二十冊,約八十萬字,記事自同治六年(一八六七)一月至光緒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十二月底,前後達三十六年之久,其中同治十二年、十三年,光緒三年、八年、十六年、十八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四月至二十五年缺失,其餘大部分完整,現藏杭州圖書館,為王文韶手書稿本。


王文韶歷仕咸豐、同治、光緒三朝,日記記載了其政治生涯的複雜經歷及心路歷程,為研究其本人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他在光緒時期入值軍機處,身居高位,深得寵信,為清廷所倚重,參與或經歷了晚清一系列內政外交事務,因此日記中也廣泛涉及了晚清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制度、人物等各方面,其中許多內容為他書所未載,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除此之外,日記所記載他的社會生活內容,也同樣具有重要價值。如日記中的天氣晴雨記錄、物候記錄和感應記錄,對研究當時該地的氣候情況有重要參考價值。又如其中的觀劇記錄,涉及宮廷演劇、官府演劇及私家堂會等,宮廷演劇所記錄的觀眾人數、座位次序、著裝穿戴、行止飲食、叩拜賞賜等內容,可補昇平署檔案之不足,對研究晚清宮廷演劇大有裨益。

亮點


1.198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王文韶日記》為點校的整理本;《稿本王文韶日記》為王文韶原手稿的影印本。


2.《稿本王文韶日記》原樣保留了光緒五年三月、閏三月、四月的隨滬記程的原稿件和謄抄稿,為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整理本《王文韶日記》以謄抄本為底本,將初記內容按敘次補入,但前後文字略有增刪處未標註,敘事字句順序有變更者亦未做註明。


原書書影






內頁書影






前言


王文韶(一八三〇—一九〇八),字夔石,號耕娛,晚號退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咸豐元年(一八五一)浙江鄉試中舉人第八十四名,咸豐二年恩科,得中進士三甲第三十二名,從此步入仕途。初授戶部主事,後遷員外郎、郎中。同治二年(一八六三),京察一等,記名以道府用。同治三年,出為湖北安襄鄖荊道,旋調漢黃德道,任內協辦糧餉有方,頗受左宗棠賞識。同治六年,由左宗棠、李鴻章舉薦,擢湖北按察使,後署布政使。同治八年調署湖南布政使。同治十年擢署湖南巡撫,次年實授。在湖南期間,值張秀眉領導貴州苗民起義,王文韶決策命將,不遺餘力,最終將起義鎮壓下去,此後又條陳苗疆善後事宜,留軍鎮守。軍務之外,亦重內治,如增貢院號舍,加書院膏火,以惠寒畯;選各校高才,以課實學;創設候審所,以恤刑獄;建恤無告堂、棲流所,以養窮甿;此外奏請設立湖南機器局,開近代湖南洋務之先河,《清史稿》記其撫湘期間「內治稱靜謐焉」。


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入都署兵部侍郎,充軍機大臣,補禮部左侍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光緒五年調戶部左侍郎,仍兼署兵部。光緒八年署戶部尚書,不久仍回戶部左侍郎任,兼署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雲南報銷案發生後,王文韶因受賄嫌疑遭到彈劾,遂乞回籍養親。次年,以失察戶部司員書吏收受雲南報銷案內津貼銀兩,並濫保劣員,降兩級調用,不準抵銷。旋丁母憂。


光緒十四年,出任湖南巡撫,次年,升雲貴總督,時英法佔據緬甸、越南,與清廷議定邊界,王文韶與薛福成往複咨商,援據公法,索還界地。期間,還撫恤諸路土司,令各自為守,並多次平靖匪亂。光緒二十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王文韶奉詔入都,派充幫辦北洋事務大臣。光緒二十一年,調補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任內疏陳統籌北洋海防,籌修旅順、大連灣炮台,開辦吉林三姓金礦、磁州煤礦,墾天津新農鎮營田,疏永定河淤,治潮白河故道,築溫榆河各壩,設水利總局以除患興利,鑄北洋銀圓,創京漢鐵路,設北洋大學、鐵路學堂、育才館、俄文館、西學水師各學堂、上海南洋公學等以培養各種應用人才。此外,還減免部分縣糧賦、差役、米稅等濟恤民眾。光緒二十四年,再入軍機處,補授戶部尚書。次年,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充經筵講官。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慈禧太后與光緒帝離京西奔,王文韶追至懷來縣,後隨扈至西安,升體仁閣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光緒二十七年,授外務部會辦大臣,署全權大臣,會辦東三省中俄條約及合約未盡事宜,又派督辦路礦總局,轉文淵閣大學士。光緒二十九年,晉武英殿大學士,開去外務部會辦大臣,管理戶部事務。光緒三十三年,病退告老還鄉。次年,病逝於杭州,清廷追贈太保,謚文勤。


與清代很多士大夫一樣,王文韶有記日記的習慣,每日擇要記錄所歷所聞。其日記現存二十冊,約八十萬字,記事自同治六年(一八六七)一月至光緒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十二月底,前後達三十六年之久,其中同治十二年、十三年,光緒三年、八年、十六年、十八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四月至二十五年缺失,其餘大部分完整,現藏杭州圖書館,為王文韶手書稿本。日記使用「懿文齋」「松竹齋」「石竹齋」「開泰蓉記制」「四寶齋」「榮寶齋」六種規格不同的朱、藍格稿紙;全文用行楷書寫成,結體秀美,點畫嫻雅,筆酣墨濃,通常以墨筆書寫,偶用硃筆;文中採用抬頭、空格等表示敬稱,間有小字夾注,文字極少有刪節塗抹;日記開本大小不一,裝幀不盡相同,其中六冊為毛裝,其餘為線裝。上世紀八十年代,袁英光、胡逢祥曾據此點校整理《王文韶日記》,一九八九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王文韶歷仕咸豐、同治、光緒三朝,日記記載了其政治生涯的複雜經歷及心路歷程,為研究其本人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同時,他在光緒時期入值軍機處,身居高位,深得寵信,為清廷所倚重,參與或經歷了晚清一系列內政外交事務,因此日記中也廣泛涉及了晚清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制度、人物等各方面,其中許多內容為他書所未載,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胡逢祥曾撰《〈王文韶日記〉的發現及其史料價值》一文詳細介紹,茲不贅述。

除此之外,日記所記載他的社會生活內容,也同樣具有重要價值。如日記中的天氣晴雨記錄、物候記錄和感應記錄,對研究當時該地的氣候情況有重要參考價值。又如其中的觀劇記錄,涉及宮廷演劇、官府演劇及私家堂會等,宮廷演劇所記錄的觀眾人數、座位次序、著裝穿戴、行止飲食、叩拜賞賜等內容,可補昇平署檔案之不足,對研究晚清宮廷演劇大有裨益;官府演劇所記載的儀式和禮樂性質,其他文獻甚少記載,史料價值尤為凸顯;此外,有關戲班、藝人、劇目以及對表演的比較評價記錄,為研究戲班活動、聲腔傳播及藝人技藝等提供了珍貴數據。再如日記中所附光緒四年至八年的收入細賬,對於研究晚清京官薪俸收入有重要參考價值;王文韶對西洋事物的欣賞及對洋務運動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晚清社會風尚的變化。即使是曾被視作流水賬的宴飲記錄,亦不失為飲食史的珍貴史料。


此次《稿本王文韶日記》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出版,以真面目化身千百,避免點校整理出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文字識讀、句讀標點等錯誤,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數據。同時,可與中華書局一九八九年點校整理版互為補充,研究者可相互參考,提高數據使用的準確性。另外,此次影印出版也將為推動日記數據的深入挖掘、解讀以及重新評價王文韶,提供一個良好的契機。如王文韶因有「油浸枇杷核子」「琉璃球」的綽號,後人在推斷日記部分年份缺失的問題上,往往認為其為避禍有意銷毀。然而清代吳慶坻《蕉廊脞錄》記載《王文韶日記》曾為吳氏收藏,其云:「余嘗得文勤日記數十巨冊,皆其官京師及鄂、湘時所紀,論人論事皆有識。」除此還徵引了「辛丑三月某日日記一則」,與館藏稿本此條日記內容相吻合。此外,書衣上冊次的標註,也可反映日記部分年份的缺失,並非王文韶有意為之,如光緒七年「辛巳日記」冊次為十二,光緒九年「癸未日記」冊次為十四,因此所缺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壬午日記」冊次應為十三。故,《王文韶日記》從吳氏收藏時的「數十巨冊」到如今僅存的二十冊,應非王文韶有意銷毀,而是在流傳過程中不幸散佚。


二〇一七年七月金新秀於杭州圖書館


目錄


第一冊


同治六年(1867)三


清同治七年(1868)一五七


清同治八年(1869)二九三


清同治九年(1870)四〇三


第二冊

清同治十年(1871)三


清同治十一年(1872)一二三


清光緒元年(1875)二〇五


清光緒二年(1876)二六一


清光緒四年(1878)三八九


清光緒五年(1879)四六三


第三冊


清光緒五年(1879)三


清光緒六年(1880)八五


清光緒七年(1881)一九五

清光緒九年(1883)三二一


清光緒十年(1884)四〇七


第四冊


清光緒十一年(1885)三


清光緒十二年(1886)二一


清光緒十三年(1887)六三


清光緒十四年(1888)一四三


清光緒十五年(1889)一七七


清光緒十七年(1891)二五七


清光緒十九年(1893)三四一

第五冊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三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一四五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二六五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二九九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三四九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四七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現代史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書訊|《跨學科視野下的近代中國文學、教育與社會》出版發行

TAG:近現代史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