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畫家王鐸書畫藝術欣賞

清代畫家王鐸書畫藝術欣賞

王鐸 跋 千秋館學古

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號十樵、石樵、嵩樵、雪山、煙波漁叟等,河南孟津人,是明末清初的書畫家、詩人。明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崇禎年間官至禮部尚書。南明弘光朝官至大學士,貴為次輔之位。清軍南下,攻陷南京,王鐸與弘光朝諸多大臣迎降,後受命以原官禮部尚書管弘文院學士事。清順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歲,謚文安。

王鐸書法

明代中葉,以蘇州為中心的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等吳門名家各有所擅,多以行草書稱勝,能並蓄前賢之長,或娟美清雅,或樸拙疏簡,不一而足。及至晚明書壇,董其昌遠追晉唐名家,行筆運墨能得古法之美,而形成疏秀平淡、風華自足的藝術特徵。然而,部分書家並不滿足於其時妍美流變的書風,而是思考如何求新、求變,欲以雄強奇崛的氣勢與縱橫開闔的筆墨另闢蹊徑,獨樹一幟。於是,以怪為美、追求視覺效果的風潮蔓延開來,張瑞圖、黃道周、王鐸、倪元璐等為其代表。

王鐸書法的個性化極強,筆墨濃重,線條恣肆,結體險峻,在明末清初的書壇可謂標新立異。彭而述《擬山園選集·序》載:「四十年來,薦紳士大夫罘罳綺疏,無先生一字,則以為其人鄙不足道。」由此可見,是否庋藏王鐸的書跡已然成為彼時衡量為人清雅與否的一個標準。或許,此言有誇張的成分,但王鐸書法深得時人讚譽與喜愛應該是毫無疑問的。王鐸生活的年代去今不過四百餘年,存世的書法作品頗多,就內容而言可以大致分作臨古與詩文應酬兩類。從臨古的作品中,能夠見到他求法先賢的刻苦精神和汲取古人筆法、體勢優長的態度。從詩文應酬的作品中,能夠見到他勇於突破藩籬、自領風標的藝術面目。

王鐸 行書送友詩軸

王鐸 草書臨郗愔帖軸 綾本 縱249厘米 橫51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對於王鐸臨古,龔鼎孳曾評云:「文安公書法妙天下,真得晉人三昧。」這道出了王鐸書法的一個源頭——求源晉人。王鐸臨古的主要對象是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旁及王筠、郗愔等書家。在晉人之外,王鐸取法古人的範圍有限,其小楷源自曹魏的鐘繇,大楷宗學唐代顏真卿、柳公權,行書最重宋代米芾。王連起先生在論述王鐸學古以羲獻為宗之際指出,在體味晉人法度嚴謹之外,王鐸對其時書體自古草向今草、隸書向楷書的轉化,筆法與行氣章法的空前豐富與創新意識更為重視,其「認準羲獻,就是認準了書法藝術發展的正確方向。……晉唐以後,王鐸只學米芾一人,也是因為米書有縱肆奇險、筆勢凌厲、鋒開八面而沉著痛快的雄強之風」。不難感受到,王鐸臨古是要借古開今,以塑造自己的藝術風格、成就個人的書法藝術。

王鐸 草書臨王羲之帖軸

王鐸 行書思台州詩軸 綾本 縱84.3厘米 橫25.3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仕清的九年間,王鐸無意政事,沉心文藝,書法則信筆揮寫,落墨成趣,雖無以往的縱逸奇險,但在平和內斂一道多有所得,所謂「縱而能斂,故不極勢而勢不盡」(馬宗霍《書林藻鑒》卷十二),確是此時的寫照。總之,在明末社會審美趣味的變化與鼎革之際亂世時風的條件下,王鐸對於書法藝術的潛心研究與堅持實踐,使之最終成就不凡,獲譽殊多,頗具影響。

王鐸 行書自作詩軸 綾本 縱172.8厘米 橫52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王鐸繪畫

關於王鐸的繪畫,我們可以見到有山水、蘭草、竹石諸類的作品,皆為墨筆繪寫,山水多有雄壯高闊之風,花卉則以飄逸靈動稱美。從存世的作品來看,仕清之前以蘭草、竹石為眾,仕清之後則常作山水。張庚言其「畫山水宗荊、關,丘壑偉峻,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蔚,意趣自別」(《國朝畫征錄》卷上),講得較為客觀、明白,堪為的論。以筆者所見,王鐸山水畫作(尤其是大幅畫軸)構圖專取五代荊浩、關仝慣用的高遠之法,嚴整穩定、博大沉雄的氣魄躍然紙上,崇峰高峻、山石崚嶒觸目皆然,間或注重墨法的運用,令畫面不失於單調、重複。

王鐸 墨竹圖軸

王鐸 山水圖軸

創作於順治六年(1649年)的《溪山紫翠圖》軸是王鐸精心傑構,布局飽滿,圖中峰嶺高峙,林木蔥鬱,飛瀑倒懸,近處溪流潺湲,古木蔽日,左側石坪之上有二文士對坐閑談,旁有二仆煮茶侍候。用筆不圖細膩秀潤,盡為短粗墨線狀寫形象,墨分濃淡,以別遠近高低。王鐸以此畫相貽三弟,在排遣身仕兩朝的糾結情緒之外,尚有詮釋林泉志向與期冀致仕隱衷的含義。兩年後的五月,王鐸在奉旨祭告華岳等處的途中,為長子王無黨作《仿董源山水圖》軸,畫上峰巒險峻,瀑布曲折,粗木成林,溪水奔流直至山腳。款題言「學董源遺意」,儘管畫面著重淡墨渲染以烘托雲霧顯晦,近乎董氏,然而觀其筆法粗疏簡括,並無北苑筆下平遠幽深的溫和秀潤。模仿王維筆意的《山水圖》扇,以淡墨染出陰沉天色,群山靜默,村舍無言,雪景疏林,分外蕭瑟。咫尺之間,運筆、用墨較寬幅立軸更為精緻,顯示了畫家雄壯風格之外的另一面貌。王鐸題云:「吾家摩詰畫,初見於許氏,次同三弟見於金魚池別墅。己丑偶仿之,意象相跂正,不在形似也。」儘管以上三圖與王維、荊浩、董源等名家有相類之處,但總令人有似是而非的感覺,加之王鐸「仿之,意象相跂正,不在形似也」的自我表白,我們可以體悟其從事繪畫創作的憑藉「臨古」而求「創新」的開拓、探索精神。

王鐸 溪山紫翠圖軸 紙本 墨筆 縱95厘米 橫36.4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王鐸 仿董源山水軸 綾本 墨筆 縱186.8厘米 橫51.2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王鐸的山水畫與作書相近,取法古人,菲薄近人,借古開今,重在以一己之筆抒發胸臆。對於明中期吳門畫家以及明末董其昌以來的疏淡清和為宗的筆墨意趣,他始終不屑一顧,語多排斥。即使身得「元四家」之譽的倪瓚,其平淡雅潔的畫風也難以得到王鐸的推重。王鐸畫作的「臨古」最為青睞氣勢壯闊、構圖飽滿的五代、兩宋妙墨,再潤之以元人筆法的悠長韻味,形成自己理想中的雄強兼具委婉、奇奧自得氣韻的個性畫風。其繪畫既能從中汲取古人優長,又能不拘泥於前賢繩墨,敢於突破「形似」的羈絆,強調藉簡括樸拙的筆墨表現雄強高闊的萬千氣象。這正是他的經由「臨古」之途,實踐「創新」之思,得以在明末清初的山水畫壇佔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

原文作者:《王鐸及其書畫藝術談略》-汪亓

原文來源:《紫禁城》 2016年4月刊總255期


《紫禁城》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有獎問答第七彈!2016年紫禁城電子雜誌送給你!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