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要入滇?

為什麼要入滇?




雲南,不只是一個地名,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文/孫琳琳




中國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其他地方,一個是雲南。中國人有兩種生活,一種是擁堵的朝九晚五,一種是陽光普照的雲歸。




入滇,不僅是去一個地方,更是進入一種生活。




2300年來的入滇往事,可由楚國大將庄蹻入滇說起。與中原文明相知相通的南詔國與大理國、顧彼得所描述的至今令西方人心醉神迷的香格里拉、星光璀璨的西南聯大諸位大師、揮灑青春與眼淚的知識青年,以及今日在雲南安家落戶找到新生活的各國友人,都是這段歷史的親歷者和書寫者。



入滇史,就是中國人和世界的雲南發現史。而每一次向雲南出發的浪潮,都引領著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變革。




雲南奇人多,詩歌之于堅、美食之蔣彪、藝術之羅旭、音樂之Kawa、公益之孫冕、遊走於中美之間之謝飛都安身安心於此。






孫冕,《新周刊》創始人、名譽社長。




悠悠彩雲之南,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變的。比如,四季如春的氣候,永不失約的紅嘴鷗,取之不竭的豐富物產,還有滇池洱海大山大水給予雲南人的豁達性格。而這一切的魂,都在於滇池。『最雲南』生活方式的萬千魅力,最終集於昆明,集於古滇王國。



來雲南吧,只有來這裡,才能開啟真正屬於你的生活。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經濟奇蹟,中國人過上了前所未有的富裕生活。北上廣深這樣的超級大城市,聚集數千萬人口,持續創造著經濟輝煌的成績。從霓虹閃耀的輝煌都市開始,很多人努力打拚,邁向了財富和成功,他們擁有了豪宅、名車、名牌,他們享用著洋酒、雪茄、米其林美食。消費主義甚囂塵上,將人們引向無休無止的購買、攀比與淘汰。




但與此同時,新富階層的幸福感並沒有增加。他們還共享著霧霾、擁堵、人心浮躁,所有人的生活都指向單一目標,即成功、成功、成功。10年前,《新周刊》用一整個封面專題犀利地指出:有一種毒藥叫成功。「在成功學的邏輯中,如果你沒有賺到『豪宅、名車、年入百萬』,如果你沒有成為他人艷羨的成功人士,就證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越來越多的「成功人士」發現,他們過的只是別人的生活——假裝在生活。




為了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人們開始了跨越世紀的遷徙之旅。




在雲南,才有「生活」。







中國人該往何處去?




2017年,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GDP增速有望達到6.8%—6.9%,出口增速8%,實現了2010年以來年度經濟增速首度企穩回升。北上廣深四大一線領頭城市之外,新一線實力之城正全力以赴爭奪第五城的位次。經濟、房價、教育、人口、醫療、旅遊,樣樣都可量化比較,然而生活呢?




生活是唯一不可橫向比較而全在於個人體驗的東西。對理想生活的渴求,將中國人從大城市引向別處。然而又有何處可去呢?




中原不宜居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籠罩在大範圍霧霾的陰影之中。擁堵的早晚高峰、避之不及的車輛限行、頻發的呼吸系統疾病,這些都抵消了精英們身處祖國中心的優越感。




江南轉型了。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不再是杭州以及環杭州城市的核心吸引力。富庶江南的柔美氣質,被一家突飛猛進的大公司改變了,田園牧歌之地,成了電商的天下、財富的大本營,這座城市從未像今天這樣揚眉吐氣又焦慮功利。



沿海擠爆了。2010年國務院正式批複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以來,最受益的是旅遊地產。源源不斷的外地客,將每一片海濱飛地都買成了超級大盤。最愛一次性付清全款的東北人,承包了海南60%的物業,然而跟不上的生活配套,讓想像中的養老生活停留在規劃和投資階段。




海外斷裂了。更有實力的中國人,能夠在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氣候宜人的度假勝地規劃未來的生活。然而語言不通限制了交往,地理不熟禁錮了腳步。如果數十年的辛苦打拚換來的只是一套人跡罕至的豪華別墅和寂寞的海外生活,這筆投資到底值不值得?




給我生活,地方在哪兒?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的遷徙線路圖,最終指向了雲南。





雲南是中國人的理想居住地。





雲南的魅力何在?




雲南有山有水,然而雲南最大的魅力不是山水,而是其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這塊土地已經成為現代化進程之下,中國僅存的「生活大師」。




雲南得老天眷顧,這裡空氣清新,遍地奇花異木,有超量供應的陽光、空氣和水。人均水資源超過10000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四倍。這裡有滇池、洱海、撫仙湖、程海、瀘沽湖、杞麓湖、異龍湖、星雲湖、陽宗海九大高原湖泊,其中面積300平方公里的滇池不僅是中國西南最大的湖泊,也是雲南的精神所系、靈魂所在。



古滇王國遺址及滇池沿岸出土的青銅器,是中國青銅史上的最後一抹晚霞。絢麗的古滇文化神韻、濃郁的雲南地方民族風格和先進的鑄造工藝,照亮了雲南2300年的歷史。生活大於皇權的滇文化精神,影響持續至今。




雲南是動物王國、植物王國,也是菌類王國。這裡有脊椎動物1737種;全國約3.2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就有1.5萬種;野生菌更是雲南特產,約250種,佔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如此豐饒的物產養成了雲南人富足、平和的氣質,這裡自古少戰亂,延續400多年的大理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大量禪讓。雲南人的豐富思想與藝術創造力,是因為他們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天馬行空。




而多元融合更是雲南的獨特魅力。自戰國以來,這裡就是東亞文化、南亞文化與東南亞文化的交匯地和絕對中心。26個民族「大雜居、小聚居」,民俗、宗教和藝術交相輝映,不管是外地人還是外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雲南,怎能不養人?這樣養人的地方,怎能不令人流連忘返? 




雲南藝術家葉永青說:「雲南讓很多人慢慢地釋放出自己的束縛,原來的偽裝或者禁錮,一點一點地在這個地方剝落掉,人變得越來越本真,本真到最後甚至有一點任性,甚至回歸到一種比較頑童或者童真的狀態。」






雲南讓人回歸童真。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雲南。




雲南極限挑戰者金飛豹,先後登頂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達過南、北極點,還是世界上最快完成「7+2」極限探險的探險家。他曾說過:雲南地廣物博,大山大水,沒有三五個月,不走遍村村寨寨,那你只是觀光過,看不到真正的雲南。




的確,雲南是一個越了解越想了解的地方。然而昆明為所有嚮往雲南的人提供了一個入口,每一趟飛往昆明的航班都將向前延伸,到麗江、到大理、到騰衝、到西雙版納。每一次到達昆明,都實在地進入了雲南。滇池南岸的古滇名城,集合了高峽出平湖的500里最美山水、1100畝濕地生態、108個露天森林泡池、600畝歡樂世界、700畝古滇博物館,還有15個原生民族部落的日常風情。你所能想到的雲南的一切美好,昆明都有,這座城就是一個家。




在雲南,沒有外人,沒有異客。




雲南容納一切奇人異事,給他們養分,縱容他們長成傳奇。




長在這裡的雲南人羅旭,用他的怪建築和好酒好菜眷戀雲南。上世紀90年代才第一次落地雲南的廣東人孫冕,來了之後也說再也離不開。台上唱雷鬼,台下養雞泡酸菜,這是來自中緬邊境的Kawa樂隊的日常,也是雲南的日常。






Kawa樂隊在無拘無束的自然生活里,汲取創作靈感。




雲南也接納一切普通人,他們在大城市裡所承受的壓力,所過的那種假裝的生活,在這裡都可以畫上句號了。




20年前,當中國人第一次踏上旅遊之路時,玉龍雪山是他們的聖地。那些傳說中的艷遇,有躁動,也不乏純真。不能停留,但可紀念。而當旅遊不再能滿足人們雲遊四海的願望,度假成了雲南新的吸引點。有多少人辭職奔向彩雲之南,又有多少人從這裡重新出發?




雲南,終結了疲憊;雲南,療愈了憂傷;雲南,給人勇氣從頭開始。時間指向2017年,當開客棧、買民宿的生活也成為一種人云亦云的俗套,雲南再次引領了中國人生活方式的第三次浪潮——到雲南安家,在日常之外,你還有第二種生活的可能性。






到雲南安家,找尋第二種生活的可能性。





對雲南愛之深切的人很多很多,于堅是其中最深情的一個。他在《昆明記》中寫道:「我以為,昆明給世界的啟示乃是:人類應該從那些血與火、污染、災難、毀滅、遠離存在的歷史中走出來,住在昆明這樣的地方,與花園般的大地相伴而終。」




千百年來,雲南這大地激發的不是征服世界的野心,而是回家、歸宿和享受生活的渴望。在海邊,在紅嘴鷗翱翔之地,在古滇名城,中國人擁有了一個新家。




更多精彩


見《新周刊》507期別冊


《入滇記》







點擊

閱讀原文


孫冕、于堅、羅旭、KAWA等7位雲南名人

講述


《生活,本該雲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誰在村裡替BATJ刷牆?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