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機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1941年 ,日本以 6 艘航母上的 423 架艦載機成功地偷襲美國海軍珍珠港基地之後,使美軍遭到重創,美軍認識到預警系統的重要作用,一直激勵著海軍發展早期頂警系統的念頭,戰爭期間,為了及早探測敵海上及空中目標,通常派雷達哨艦在艦隊前面開路。後來,隨著艦載機飛行速度的提高,這種雷達哨艦的作用越來越小,其主要問題就是艦上雷達天線的高度大低,對海探測距離只有 20 海里左右,對空也不過幾十海里,真正發現目標後再通知艦隊作好戰鬥準備也只有幾分鐘的預警時間,可見早期預警是海軍面臨的一個主要難題。
根據登高遠望、居高臨下、站得高看得遠這樣一些常識,人們意識到只有將雷達天線升高,才能擴大雷達的視距。計算表明:如雷達天線高度為 5 米,探測飛行高度為 100米的來襲飛機時,其發現距離只有 50公里,也就是說只有 1~2分鐘的預警時間;如把雷達升至1萬米高空,探測同樣高度的目標時,其發現距離便增大了 10倍,可達 500公里,預警時間就可增至 20分鐘左右。為此,人們想到了發展空中預警機的問題。
早在 1945年底,二次大戰剛剛結束,美國海軍就開始研究預警機。當時,把較先進的警戒雷達裝上了小型 TBM3W型飛機,改裝成世界上第一架「 柯德爾克」 型艦載預警機。之後,又將 C-IA小型運輸機改裝雷達後成為 XTF-IW 型預警機,並於 1958 年 3 月 3 日試飛成功,定名為 E-IB「 跟蹤者」 艦載預警機,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預警機。該機是一架雙發動機小型機,總重只有 11噸,天線罩呈橢圓形傘狀,長達9.7米,寬 6.1米,占機身總長的 4/5,以高出機身 1.5 米的高度背在機身上。這種飛機搜索雷達的探測距離為 200公里,1960年 1月 20日正式服役,共生產 88架。
TAG:天府觀察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