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另一個世界繼續唱吧

去另一個世界繼續唱吧

早上坐進辦公室,一開電腦就看到新聞,TheCranberries的主唱Doloris去世了…….她才46歲啊……

若不是因為Doloris辭世而再度被提及,我甚至不記得有多久沒有聽過TheCranberries的歌。但這隻愛爾蘭樂隊,確實在我的高中時期,尤其是高考那段殘酷的歲月里,給了我最多的慰藉,平復了我的憤怒和叛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2011年夏天,他們在北京五棵鬆開過一次演唱會,我曾經前往欣賞。從電腦里翻出了當時寫下的觀後感,小修後再次發出來,算作是對這位女歌手的憑弔。

20多年前的我,曾經那麼那麼的愛你,謝謝你陪我走過了人生中也許是最難的一段路。

Ode to My Cranberries

(2011夏)

1

最近似乎是寫了太多的演唱會,太多的電影。

歌舞昇平,難道不是用來粉飾地球生活安全感日益匱乏這一嚴峻事實的最佳方式……

2

要我從何說起呢,且從那個叫做王靖雯的女歌手開始吧。

還叫做王靖雯的時候,她一點也不酷,會在演唱會上和觀眾聊天,會在TVB的綜藝節目中跳俗艷的排舞,而且她還滿自得其樂的。只是不明白,為什麼後來改了個名字,她就徹頭徹尾的變了一個人,對自己的過去不僅迴避甚至否定。更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會有一群人姑息甚至追捧她的這種自我。

我當然也愛過王靖雯小姐,甚至是後來的王菲,但她的歌其實從來沒有讓我感動過,特別是她演出一副「容易受傷的女人」和「執迷不悔」這種歌都與我無關的態度時,我就徹底對她死心了。

Anyway,王天后的走紅與大量的模仿借鑒當時歐美盛行的Alternative風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1993年的專輯「十萬個為什麼」中,她徹底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模式,造型上百分百的抄襲當時風頭正勁的Bjork,唱腔和態度上明顯扒上了Tori Amos的空靈和詭異,並有了那首讓樂評人徹底愛上她的「冷戰」。嘗到甜頭之後,在94年,她發行了自己演藝生涯中兩張里程碑式地位的唱片,分別是粵語的《胡思亂想》以及國語的《天空》。

那時,她還叫王靖雯。

這兩張唱片雖是同年發行,但在曲風上卻有著顯著的區別。《胡思亂想》中首次出現了竇唯和CY Kong的名字,無論是原創或是翻唱的作品都走徹底的歐洲Band Song路線。翻唱自The Cranberries「Dreams」 的「夢中人」因為被電影《重慶森林》選為插曲而唱到家喻戶曉。她的演繹似乎和原唱相差無幾,但聲線始終是沒有Doloris的金屬感和厚度,只是用些花腔來欲蓋彌彰。真正昭示了她日後唱腔模式的,是唱片中翻唱自Cocteau Twins的《知己知彼》和《胡思亂想》(選自專輯《Four Calendars Café》)。精研了Tori Amos,4AD廠牌的偽歌劇+偽搖滾的仙樂式唱腔對她來說只是信手拈來,承襲的毫無難度,並在竇唯的影響下,放入了更多的隨性感。這次的翻唱也讓她為國際樂壇所矚目,Cocteau Twins甚至在《浮躁》這張專輯中為她度身打造了兩首歌曲,也邀請她在自己的專輯中獻聲。之後的翻唱專輯《菲靡靡之音》,與其說是對鄧小姐的致敬,更不如說是對Cocteau Twins的致敬,層層疊疊的和聲與電音效果完全如出一轍。

這張《胡思亂想》讓王靖雯徹底變成了王菲,那個樂評人的寵兒,奪去了《天空》這張唱片不少光彩。《天空》是專輯製作人楊明煌生前最後的遺作,他也是最了解王菲聲音特質的人,將她那不成熟的仙樂式唱腔發揮到了極限,可以空靈(「天空」,「天使」),可以幽怨(「棋子」,「影子」),可以細膩(「矜持」,「眷戀」),可以搖滾(「不變」,「誓言」)。可以說,這是一張極好的展現了台灣情歌各種優點和王天后本人駕馭各種曲風能力的唱片,但它完全被低估了。

客觀的說一句,The Cranberries對王小姐確實有影響,但也沒那麼大,更不像近期為了演唱會而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通稿那樣,說翻唱了該樂隊多首作品,模仿了該樂隊的唱腔。The Cranberries沒那麼好模仿,也沒那麼好翻唱。你以為Doloris的唱腔已經是樂隊的標誌,那你就小看這樂隊了。

愛爾蘭這個神奇地方造就了一系列出色的歌手和樂隊,並非巧合。

3

認識The Cranberries絕對不是因為王小姐的翻唱。93年的時候,他們那首「Linger」就已經大紅大紫,在MTV台每日數十遍的播著。只是,後來能完整聽到專輯,倒是因為天后的翻唱而有了引進版。一直以為那個畫著黑眼妝,短髮金色到發白的女孩兒只是會唱任性哀怨的情歌,卻想不到,那張專輯裡有著意想不到的憧憬、幻想、不滿,甚至憤怒。

從那時起,這個樂隊便成了我枯燥無味的高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種課堂上,我和同桌都在手抄Doloris那些奇妙的歌詞,討論它的含義。

我們聽著Ode to My Family,眼見青春虛耗的過程被地球另一角落的女人直白的唱著。

我們聽著Linger,和女主角一起心碎。

我們聽著Zombie,告誡自己不要像周圍那些高考機器一樣麻木。

我們聽著I Can"t Be With You,在每個補課晚歸的黃昏騎著自行車大聲的唱著。

《Everybody Else is Doing That, Why Can』t We》和《No Need to Argue》這兩張專輯,幫我熬過了可怕的高考。直至進了大學,哥哥去香港度蜜月,帶回了他們的新專輯《Tothe Faithful Departure》給我,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張。專輯的主題是生死離別,歌詞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內省和釋懷,曲風上除了有「When You』re Gone」和「Joe」這樣的作品延續之前的抒情柔美,也有「Salvation」這樣硬朗犀利的Hardcore Rock.同樣的風格也延續到了後來的《Bury the Hatches》和《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

隨著樂隊解散消失,我也幾乎不再聽英文歌了。

4

「In the day, everything』s complex, there』s nothing simple, when I』m not around you.」

關於這次的演唱會,真的沒什麼好說的,不是親自到現場的人,感受不到那種張力和震撼。一個40歲的女人,操著一把能披荊斬棘的好聲音,一口氣唱了5張專輯中近20首最為膾炙人口的歌曲。她幾乎沒說什麼,也只換了一身衣服,賣力的一直唱著,偶爾彈一下吉他和鍵盤。但每首歌只要前奏一響,所有的人開始忘乎所以的尖叫,接著就是整齊動聽的大合唱,台上台下的互動讓人興奮。

我一直在祈禱,只要能讓我聽到「Ode to My Family」,就算值回票價了。演唱會進行不到一半,我就聽到了熟悉的吉他前奏,興奮的大叫。

「Unhappiness was when I was young, we didn』t give a damn. 『Cause we were raised to see life as fun and take it if we can.」

當她唱到「you did not find me, you did not find」,我的心被揪了一下,年少時的孤獨無助全數涌回心頭。

「Does anyone care?」

於是我又在想,如果能聽到「When You』re Gone」就太完美了。幾首歌之後,綿密的電音吉他響起,全場一起唱著「shoo do wa, shoo do wa」…….

「And I miss you when you』re gone, And it』s have to carry on.」

這是我在心底想對某些人說的話。

5

很久沒有這樣的經驗,想聽的歌都聽到了,表演者的狀態完美,音響效果震撼。

我很滿足很喜悅的離場,心裡想著,今年,這樣就可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瑜伽玩咖 的精彩文章:

TAG:瑜伽玩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