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秦完備的禁衛系統:將領用多少兵才需要虎符?

大秦完備的禁衛系統:將領用多少兵才需要虎符?

文 | 原廓

要想了解大秦帝國軍隊的兵器與戰術體系,最好的素材模版莫過於著名的秦始皇兵馬俑了。就如有「秦俑之父」美譽的袁仲一先生所指出的那樣,秦俑「象徵著秦始皇生前的宿衛軍」。

自戰國時代廝殺出來的大秦帝國,建立了完備的禁衛系統,更將核心精銳力量納入其中。帝國會抽調戎卒中的精銳去宿衛咸陽。公元前306年,秦昭王即位後,命魏冉屯兵護衛咸陽,以此開創精銳衛戍咸陽的制度。此後,秦國的統治者也將掌控住禁衛軍視作掌握住權柄的關鍵。如秦二世就曾徵集5萬善於射弩的精銳,屯衛咸陽。為了照顧這些人的飲食起居,秦二世還特意命令下面郡縣調撥郡縣豆類、小米以及乾草等物資進行「特供」。

這些秦軍中的精銳是保衛咸陽和關中地區的主力,也是帝國的重要戰略機動部隊,平時按野戰軍模式駐紮,遇有情況由君王直接指揮。而帝國指揮軍隊的工具,則是著名的虎符。

/杜虎符,戰國秦

虎符,亦稱兵符,因為被做成伏虎狀,所以被稱作虎符。它是君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所用的憑證。虎符能分成左右兩半,用兵時,左一半交給帶兵的將帥,右一半由君王保存。要動員和調動軍隊時,帝王將右一半交給差遣的將領。領兵的將領將右一半和帶兵將領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才能驗證命令可信,方有權調動軍隊。秦國法度嚴酷,凡用兵50人以上,都需要通過虎符。不過考慮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況,秦國也規定,如果突然遭遇烽火軍情,將領不通過虎符也可以用兵。

因此顯然,如前面所說,以秦軍中的精銳、虎狼中的虎狼為模版的秦始皇兵馬俑,是現代人研究大秦帝國武備體系的最好模版。

目前已經出土的「兵馬俑坑」,一共有4 處,分別編號為一、二、三、四號坑。坑中共有8000餘件「兵俑」加「馬俑」,另有駟馬戰車130 余輛。各坑中的兵馬俑均列成方陣排列,構成了一個宏偉的古代軍陣。

一號坑長230米,寬62米。根據發掘的情況推算,坑內共有徒步步兵和車兵俑6000左右,駟馬戰車30餘輛。坑內雖有馬俑,但均為戰車用馬。

二號坑長124米,寬98米,分為四個不同編組的小方陣。第一小陣為弩兵陣,共有160個跪射重裝俑和172個立射輕裝俑,並有軍官俑和軍吏俑各一。第二小陣為戰車陣,共有戰車64乘,每車有甲士三人,無配屬步兵。第三小陣為步、騎、戰車混編指揮方陣;合計戰車19輛,其中指揮車一輛,264個步兵俑,8個騎兵俑。第四小陣為車騎混編陣,共計戰車6輛、108個騎兵俑。

三號坑佔地520平方米,共有戰車一輛,68個武士俑,判斷為兵馬俑的指揮機關所在。

四號坑則空無一物,可能未建成,就被迫停工。

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西安臨潼

根據秦俑和相關文獻的配合研究來看。秦軍的基層步兵編製為六級: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仕,設仕長一人;五仕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設五百主一人;兩五百,設千人將一人。騎兵編製為四騎一組,三組為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騎為一隊。車兵編製為八乘為一偏,二偏為一組,四組六十四乘為一隊。

一般說,一支千人隊,再配屬一定的獨立騎兵與戰車部隊,就構成了一個具有獨立作戰效力的曲,曲有軍侯一人。若干個曲構成一部,部的長官為校尉。一般秦軍由將軍統領若干個校尉,但兵馬俑作為秦始皇禁衛部隊的模型,其校尉必然直轄於皇帝本人。這正和三號坑中未見統帥俑相對應。另外,五百主以上的軍官就擁有自己的親兵衛隊,其兵力大約是該軍官所轄兵力的1/10,也和三號坑的情況相對應。

不過說到這裡,我們特別要提出陣法的概念與兵馬俑所處的態勢。為了戰勝敵人,指揮官就必須按一定組織形式將戰士統合起來,便於指揮和控制,以適應不同的戰鬥模式,這就是陣法。不過陣法其實是兩個詞,陣是某個狀態下軍隊的組織形態,法是如何指揮陣變化的方法。陣法總體而言是動態的,是不斷變化的。

兵馬俑所處的態勢則屬於「陳兵」狀態,類似禁衛軍處於檢閱狀態而非臨戰狀態。如果轉入行軍或接戰狀態,禁衛軍的布局和組織形式必然發生變化。因此不能形而上學地從靜態理解兵馬俑所提供給我們的軍陣信息,只有從實戰角度,配合相關歷史記載才能真正了解秦軍的作戰方式,並破除之前對於秦軍作戰模式的很多誤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出土的兵馬俑中兵器上萬,為何裡面沒有一頂頭盔?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