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成長:叫孩子我沒法替你成長……

有一種成長:叫孩子我沒法替你成長……

今天周末參加孩子的親子運動會,收穫頗多。

孩子在一周前就心心念念地說:「爸爸媽媽要一起參加!要穿藍色的衣服!還有小卡片,上面還要集印章然後領禮物呢!」

於是我滿懷欣喜地與孩子一起期待著...

其實我知道孩子綜合方面還可以,只是在團隊活動這塊有點讓我苦悶,因為他不樂於參加很多人一起的活動。

心裡一直想:為什麼會是這樣呢?我反思我的性格——小時候的我可是活潑開朗、樂於溝通、積極主動;為什麼我生的娃一點也沒有隨我,苦悶的同時夾雜著焦慮、一焦慮就沉不住氣就想對孩子生氣。

眾所周知養育孩子的階段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容不得偷半點懶。

每一個生長的過程與重要時機,是極其珍惜且不可怠慢。

看了太多的例子、聽了太多的故事,就是不想孩子成為最大的遺憾。

至少孩子長大成人,我們內心是欣慰和包容。

我知道:對於孩子的焦慮,源於養育者焦慮的本身。

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比身高、體重,比出牙比講話,比走路...

大一點比活潑程度、比吃飯快慢、比招不招人待見...

慢慢比成績、比懂事、比升級的速度....

走路慢的時候,恨不得直接提著孩子往前走。

吃飯慢的時候,恨不得自己為孩子吃了。

不愛講話的時候,恨不得社交自己替孩子做了。

做作業拖拖拉拉的時候,恨不得自己咔嚓兩下把孩子作業做完。

不愛運動的時候,恨不得自己跑兩圈完成任務。

為什麼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焦慮呢?

有時候我站在自己的角度深思這個問題時,得出結論:大部分孩子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孩子表現出種種不令自己滿意的行為及做法,往往是自己出問題了!

一、有沒有認真思考並執行科學合理的養育計劃。

二、種子生長出問題,首先從土壤上排查。

培育孩子就像辛勤耕耘土壤、等待發芽一樣,土壤我們可以不斷地調整到最佳的條件:營養+、陽光+、水分+、空氣+,但種子本身的成長卻是不可言喻的過程,再怎麼使勁也需要慢慢成長,等待吸收的一個過程。

我時常勸導我自己:

個體發育有其普遍性與特殊性,普遍的東西好掌握接納,那特殊的特點是不是可以把它作為一種個人潛質,好好呵護呢?

小公子不喜歡參加團建活動,但他喜歡競技類運動:打籃球、踢足球、玩遊戲;

小公子不喜歡人來熟,但善於觀察人物、並且有自己的見解與想法。熟了並且有自己的感情所好。

小公子喜歡黏我,那是因為在他成長的過程,我是最穩定的養育者與呵護人,這是愛與信賴。那我就不用勉強他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非要打電話給這給那敘感情。

小公子有很好的秩序感,從來沒有被破壞:

回家第一件事情換鞋、關門;

每次洗手之前會用心地用洗手液洗手、不沾濕自己前胸。

睡覺前會乖乖地擺好自己的鞋子,還會幫我擺好。

同時他記憶能力也很強:

玩具一般不會買重複的,除非特別喜歡的玩具壞了需要添上。

帶他去過的地方多幾次,他就會記錄,通過事物進行聯想。

我一般帶他出去,他都會很乖地跟著我,不吵不鬧,會哼著小曲、時不時跟你對話引你注意。

在家的時候,我忙自己的,他可以在他車的世界裡,自己虛擬畫面,一邊玩、一邊說。

他有長處、也有待發展的地方。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下子可以把大人所有的能力都過渡給孩子,然後期待著孩子比自己更強更出色。

孩子的成長: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諄諄教誨;是教育者的本身。

孩子的成長不是同一個起跑線上、同一種標準上比誰長、誰短、誰厲害。

孩子的成長:是捕捉孩子某一方面的潛質、引導發揮為特長、專長。

孩子的成長不是比快慢、比集贊速度、比收穫大小。

孩子的成長:是生命探索與體驗、追求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0-3歲更多的是給予物質上的「土壤」營養:培養好的餵養與睡眠習慣、給予足夠多的安全感與愛護。這時候真的不難,稍微用心就可以成功渡過。

難的是4歲以後,孩子生命探索從此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有了物權與個性、有了想法與思維、有了喜惡、大人的標準與孩子的行為有了碰撞....這是「鬥智斗勇」的開始。

這時候如何來看待這個生命的發展,家庭的教育作用至關重要。

對於4歲孩子的媽媽——我來說,我常常也會陷入誤區,後來發現,家庭教育培養中最重要的是包容。社會給了我們太多的壓力、也給了我們很多的選擇。

壓力讓我們努力去追逐,

選擇讓我們重新去思考。

彭想說:

相信很多養育孩子的媽媽會有我同樣的感受,在孩子表現與一般孩子有差異時,內心就會升起莫名其妙的焦慮。生怕孩子在某些方面不盡人意。雖然我目前也不能舉證說明這是否存在問題與弊端,但我知道這時候作為大人的我們,肯定要深思自己在哪個環節造成了目前的這種情況。是不是孩子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是不是在養育孩子的家庭氛圍中出現了問題,或者是孩子本身的特質就是這樣?多一點耐心與陪伴,孩子的內心應該也會慢慢舒展開來,呈現出最本真的自己。

緊張收攏自己的內心源於害怕,畏縮的前提是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愛與探索的前提,父母是孩子勇往直前堅強的後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童年創傷的人格融合和重建,在這部劇里全部被愛治癒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