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王勾踐劍是如何煉成的?

越王勾踐劍是如何煉成的?

最近有一檔介紹文物的節目叫《國家寶藏》,非常火。大家這麼關注這檔節目,不僅僅是因為其製作形式接地氣,還因為這個節目中展出的真的是國之重寶。這檔節目出來之後,介紹這些國寶的文字多如牛毛,由於這些國寶真的很牛,所以我也忍不住,想八卦一下這些國寶的前世今生。

這篇文章介紹的是:越王勾踐劍。

為什麼一上來先說劍?想想武俠小說中,行走江湖的劍客,是多麼瀟洒而有俠氣。還有古代那些裝逼文人、高官貴族,腰間都佩戴一把劍。所以劍,可以說是自帶高貴氣質。

越王勾踐劍現藏於湖北博物館,可以說是湖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而且在2013年的時候,國家文物局頒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就有越王勾踐劍。這次為了拍《國家寶藏》,湖北博物館把這件寶物請出來,看來也是拼了。

越王勾踐劍是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座楚國貴族墓中挖出來的,距今已經2300多年。

劍是冷兵器時代最常見的兵器,為什麼這把越王勾踐劍就成了國寶呢?這當然不是靠那位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為它增輝,而是完全靠它自身的「實力」。

它自身的實力可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越王勾踐劍在經歷2300多年的歲月後,依然光彩照人。1965年,當越王勾踐劍剛被發掘出來時,考古報告就說越王勾踐劍保存完好,鋒利如新。

想想我們在博物館參觀的時候,看到那些從墓裡面挖出來的青銅劍或者其他青銅器,都是銹跡斑斑,面目全非。

另外,我們經常看到的一些青銅器物總是綠油油的,就以為青銅器是帶青色,其實那是銅銹,青銅器本真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越王勾踐劍就展現出了青銅劍最本真的樣貌,呈現出光彩奪目的黃白色。

勾踐劍歷千年而不銹,保存了青銅劍最本來的面貌,這也成了一個謎。

中外學界如復旦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上海博物館、上海材料研究所和南京博物院、鎮江博物館與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等都投入力量進行研究。

不過到現在也沒形成統一的觀點。有人認為是劍身上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表層金屬輕度氧化形成保護膜,阻止了進一步氧化。也有人認為表面是硫化物。《國家寶藏》節目中,專家比較了其他幾把青銅劍,認為越王勾踐劍保存完好,是因為不含鉛,以及望山一號楚墓中含水的環境有利於保護。

第二,越王勾踐劍的製作工藝堪稱完美。這把劍鑄有黑色菱形暗紋,護手上鑲嵌著綠松石,劍首為圓餅形,圓圈裡有11道同心圓。在菱形格紋邊上,還有白色的條紋,是因為加入了錫,以使劍剛柔相濟。這種劍體的菱形暗格紋、劍首的同心圓和複合劍體被稱為「三絕」,是吳越劍系的典型製作工藝,可惜的是這三種工藝在秦漢就失傳了。

在勾踐劍劍身一面的下部還有鳥篆銘文,2行8字,自上而下、從左到右依次讀為「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就是「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由此判斷是這是勾踐的寶劍。而且這八個字銘文,與劍體也是渾然天成。

另外,在越王勾踐劍上,還有一項重要的發現,就是劍正面劍格上裝有俗稱「蜻蜓眼」的玻璃珠。不過這種玻璃屬於煉銅的副產品,與西方鈉鈣玻璃有明顯區別。但這也讓春秋時中國不可能有玻璃製品的說法被證實為錯誤。

第三,越王勾踐劍可以說是神兵利器的代表。勾踐劍出土的時候,除了完好如初之外,關鍵還鋒利如新。當年在望山一號楚墓中的黑漆木箱里被發現後,一名考古人員的手指被割破。後來,為了再試一下它的鋒芒,用勾踐劍從16層白紙划過,16層白紙被一划而破。真有點武俠小說中說的「削鐵如泥」、「吹毛斷髮」的意思。

吳越在先秦時期,是非華夏族地區,文化比較落後,為什麼能製作出比其他諸侯國更加精良的兵器呢?

《考工記》上說:「吳、粵(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地氣的說法有點玄。其實主要原因是:

一是吳越地區自古水網縱橫,開闊的平原較少,盛行於中原地區的戰車作戰方式在這裡很少有用武之地,步兵才是吳越軍隊的主力,而步兵最需要適合於近身作戰而且要既輕便又鋒利的武器,而劍恰好具備了這些特點。

二是佩劍成為貴族的習尚,是身份的象徵。在公元前544年,吳國的季札出使中原。途徑徐國時,徐君很喜歡季札的劍,但季札「為使上國,未獻」。因為季札要出使上國,不能沒有佩劍,所以沒有獻給徐國國君。這時帶劍不帶劍就不只是裝束儀容的問題,而是禮儀制度的要求了。

同時,吳越之地還富藏銅、錫,這為鑄造寶劍提供了資源上的保障。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是吳越地區最重要的兵器。在《殷周金文集成》中著錄的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之子劍、越王者旨於?劍、越王州句劍、越王不光劍等,就達到幾十件之多。20世紀以來,考古發現的吳越王室所鑄之劍已有21件,僅河南淮陽一地就先後出了3件越王劍,而1976年一年中就在湖北襄陽蔡坡、河南輝縣百泉發現了兩件吳王夫差劍。

吳越之地的青銅劍比其他諸侯國的精良,這主要是因為其鑄劍工藝。青銅劍其實是銅和錫混合製成,使它兼有銅的韌性和錫的堅利。

但這種複合鑄造工藝很難掌握,銅過多就太軟容易變形,錫過多容易折斷。像兵馬俑中出土的秦劍檢測硬度數據是296HV,這種劍錫含量接近20%,硬度雖然超過早期鐵制武器,但卻犧牲了韌性,非常容易折斷。秦陵俑坑中就發現過折斷的青銅劍。一些博物館也發生過青銅劍摔斷的事件。(比如1997年8月,壽縣博物館在挑選文物進京參加「中華文物精品展」時,由於違反操作規程而將館藏國家一級文物越王劍摔斷為三節)。

吳越劍高出其他諸侯國,就是掌握了合金配比的獨家秘訣。為了克服含錫多的青銅脆而硬,含錫少的青銅柔而堅的缺陷,吳越劍製作的時候,脊部用含錫較少(約10%)的青銅製作,而刃部用含錫較多(20%)的青銅製作,這樣製作出來的劍剛柔相濟,成為戰場上拼殺的利器。這種劍由於脊部呈黃色,刃部光澤淺淡,接近白色,從而被稱為複合劍或雙色劍。《呂氏春秋·別類》說:「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韌也,黃白雜則堅且韌,良劍也。」

現在,曾有人試圖用複合鑄造法,仿製吳越青銅劍,但是工藝非常難控制,三千把劍里只有五把成品。

因其製作工藝精湛,春秋戰國時期吳越之地成為出產寶劍的地方。《莊子·刻意》說:「夫干越之劍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

歷史上傳說的著名寶劍幹將、莫邪,就是吳國鑄造。《荀子·議兵》:「兌(銳)則若莫邪之利鋒,當之者潰」。

而越國鑄劍,更是天下無雙。中國傳說中的十大名劍,有三口都是越國製作,分別是湛盧、純鈞、魚腸,這是越王允常請制劍大師歐冶子製作。歐冶子一共為越王製作了五口寶劍,除了這三口之外,還有兩口分別是巨闕和豪曹(也叫「盤郢」)。

這五口劍製作出來之後,據說當時被稱為天下第一相劍大師秦國的薛燭到越國遊歷時,越王曾拿出這五口劍請薛燭品評。

最先拿出的是:豪曹和巨闕。

薛燭看了這兩把劍之後,對豪曹的評價是:「非寶劍也。夫寶劍五色並見今豪曹五色黯然無華,隕其光、亡其神矣。」對巨闕的評價是「非寶劍也。寶劍者,金錫和銅(同)而不離,金(今)巨闕已離矣。非寶劍也。」就是說這兩把劍都有缺點,豪曹光華散淡,巨闕質地趨粗,不能算寶劍。

越王不服啊,又取出純鈞劍。

薛燭看了之後,表情頓時僵住,好一會才說:「光乎如屈陽之華,沉沉如芙蓉始生於湘,觀其文如列星之芒,觀其光如水之溢塘,觀其色如冰將釋,見日之光,此純鈞也。」完美啊,光華綻放如出水芙蓉,劍柄雕飾如星宿閃出的深邃光芒,劍身的光象清水漫過池塘,從容而舒緩。劍的顏色就像見到陽光剛要融化的冰一樣晶瑩剔透。

聽了薛燭的評價之後,越王很得意,說:「是也。客有買此劍者,(有)市之鄉十,駿馬千匹,千戶之都二,其可與乎?」意思就是「有人要用千匹駿馬、三處富鄉、兩座千戶人口的大城來換這把寶劍,你看行嗎?」

薛燭曰:「不可。臣聞王之初造此劍,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溪涸而出銅。雨師灑道,雷公發鼓,蛟龍捧爐,天帝壯炭,太一下觀。於是歐冶子曰:『天地之精悉其技巧,為此劍,吉者宜王,凶者可以遺人。』凶者尚直萬金,況純鈞者耶?」意思就是這把劍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是為王者準備的,現在這把劍已成絕唱,區區駿馬城池何足道哉……

最後,看到湛盧時,薛燭說:「善哉!銜金鐵之英,吐銀錫之精,奇氣托靈,有游出之神。服此劍者,可以沖伐敵。人君有逆謀,則去之他國。」

所謂湛盧,就是湛湛然而黑色也。這把劍通體黑色渾然無跡,讓人感覺不到它的鋒利。據說歐冶子鑄成此劍時,不禁撫劍淚落,因為他終於圓了自己畢生的夢想:鑄出一把無堅不摧而又不帶絲毫殺氣的兵器。

據說後來此劍為吳王夫差所得,結果「湛盧之劍惡闔閭之無道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王卧而寤,得吳王湛盧之劍於床」。 所以,這把劍是一把仁者之劍,君賢能,劍在側,國興旺。君無能,劍飛棄,國破敗。

因此,在古代,要是能得到一把吳越出產的寶劍,比千軍萬馬還寶貴。據《越絕書》記載,說湛瀘劍被楚王擁有後,「秦王聞而求之,不得」,乃「興師擊楚」。為了一把劍,甚至不惜大動干戈。由於對吳越劍的追捧,當時就有很多人仿冒。《呂氏春秋·疑似》說:「相劍者之患,患劍之似吳干者。」

而現在被列為「天下第一名劍」的越王勾踐劍,卻不在當時的名劍之列,可見吳越之地制劍水平之高。

越王勾踐劍被發掘後,還有一個疑問,就是這是越王自作用劍,但為什麼是在楚國貴族的墓中被挖出來呢?對這個問題,引起很大爭議,目前主流的觀點有兩種:

第一種觀點:是當年楚懷王看著越國內亂,認為機會來了,就派楚國軍事家邵滑,去把越國給滅掉了。勾踐劍就作為戰利品隨邵滑到了楚國(湖北)。

第二種觀點:據說當年晉國曾經聯合吳國對抗楚國。楚國腹背受敵,很不爽,於是就扶植越國來牽制吳國。越王勾踐趁機向楚王提出聯姻,把女兒遠嫁楚地。傳說這把劍是作為嫁妝,隨著越國公主來到湖北的。

越王勾踐劍,將普通的青銅鍛造無數次,變成至強至堅的利器,代表了中國青銅劍的最高水準。同時它歷經千年也不腐蝕生鏽,讓我們今天也能看到它身上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實用價值,不愧是國家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雜讀雜說 的精彩文章:

TAG:雜讀雜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