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錄2017我的書單

記錄2017我的書單

1.《病是教養出來的》一到三

是跟著幼兒園讀書會讀的,0-7歲主要是要孩子身體多多運動,還沒到發展腦的時候。0-7歲要發展生命覺、觸覺、運動覺和平衡覺。看過書我覺得小夏的觸覺有些缺失。

2.《陽台上種菜》我的小小夢想之一,在廚房種菜,綠色健康,拔下來直接做了就能吃,看了書,還記了好多幾月種什麼菜怎麼播種,夢想實現了一半,盆買了種子種了,就是長不起來啊,就把盆給賣了。

3.《每周工作四小時》

確定幾件影響收入的重要事情,用非常短和清楚的時限計劃。

問自己如果你有心臟病,每天只能工作2小時(每周只能工作2小時),你會做什麼?

如果這件事是我今天唯一完成的事情,我會對今天滿意嗎?

書中提到的如何快速頂尖專家我也很感興趣。

這本書太適合我時常翻閱了,我的問題是,每天都覺得自己沒有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鐘,覺得不滿意。

4.《人類簡史》

家裡貼了一個歷史牆書,本來想給孩子講,卻發現裡面的東西幾乎全都不知道,都不知道旁邊的文字具體對著哪個圖,於是開始看歷史方面的書,對著牆書和地球儀,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在認識這個世界。這本書每一頁對我都是思考與震撼。人類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每一次的進步是節約了勞動和時間,還是帶來更大的枷鎖?

5.《記事本圓夢計劃》不記得具體看完沒有,還跟著作者畫了自己的人生計劃表,應該經常拿出來。

6.《武則天傳》前半生是勵志、後半生是狠辣。

7.《世界是我念過最好的大學》如果一生有過這些經歷和經驗,真的值得了,況且,作者孫一帆是88年,和我同年,卻活出了好幾個維度

8.《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

翻轉課堂: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在家中聽課,然後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一起解決疑問。這真的是翻轉了現代的教育模式啊,也真的有道理啊。我現在在著手錄製的鋼琴課是不是也可以靠近這樣的模式。

學生如果想要掌握更高難度的知識,就必須深入理解最為基本的概念。想起四月參加的雙語鋼琴教師培訓,聽到最多的詞就是Review。此後我在我自己的教學中也更重視Review。

9.《激蕩三十年》1978-2008中國三十年企業史,生在這個時代必須要看的,聽說又出了激蕩十年,講08-17的,也要看一看。

10.《遇見未知的自己》以小說的形式寫的,真的很好看。人真正的能量應該是向內尋找的,跟自己的身體對話,呼吸,散步,都是有意義的事情。

11.《我的工作是母親》

蔡穎卿,很嚮往這種安寧的心態,真正會生活的人,她的書陸續在大陸出版了好多,明年再讀一些。讀這本書的那天很有紀念,那天是我的生日,我陪劉先生去面試,我在車裡餓著肚子幾乎看完了一本。

12.《極簡歐洲史》歐洲史當然是一件很深奧的大骨頭,不過,能寫的讓人看進去還蠻有趣不枯燥的就是好的歷史書,看了極簡的歐洲史,起碼以後再看到希臘、羅馬,都不陌生,和西方音樂史的進程也有很多聯繫,再對著我的牆書,查理幾世的看下去也還有點意思。

13.《紅樓夢》是聽的《蔣勛細說紅樓夢》,喜歡得不得了,停不下來。從七月開始聽,聽了整個後半年,每天送完孩子的路上,做家務的時候,跟著他們又經歷了一次青春王國,蔣勛講到80回,進度很慢,聽完再聽其他一些網課的音頻根本聽不了,太快了,太機械了。現在又聽80-120回的原文的音頻,還是俗人還是想知道大結局。

14.《明朝那些事兒》1-3,這套書打算看完,跨年了。邊看邊記,還畫了時間軸,要不然真的就跟小說一樣忘掉了。還寫了文章記錄。發現了還有評分很高的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就讓明朝的這幾百年陪我過吧。

對自己的2017年讀的書還算滿意,雖然跟大神們動轍四十本一百本比起來少的可憐,但對我自己而言,今年開始有記錄地看書,都有做讀書筆記,都是精讀的,也形成了我的一些認知。打算2018年可以再加點輕鬆的,分成幾個方面來讀,親子、歷史、社科、音樂、生活、小說。

現在想讀list里有:

1.窮查理寶典

2.絲綢之路

3.萬曆十五年

4.貝多芬傳

5.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6.遊戲力

7.超級版圖

8.一路走來一路讀

9.泛若不系之舟

10.咖啡苦不苦

11…

會不斷調整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s瀟生活志 的精彩文章:

TAG:Ms瀟生活志 |